羅 云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231)
高師大一新生對心理健康的態度及其教育對策
羅 云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231)
目的:了解高師大一新生對心理健康的態度。方法:采用自編態度問卷對514名大一新生進行測試。結果:大部分高師大一新生對心理健康有所了解且對心理健康教育持積極支持態度,人際交往、情緒情感、學習問題成為最關注的問題。對策: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學方面的公選課、實施全員育人等方面著手提高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意識。
高師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態度;教育對策
當今世界是競爭的世界,面對競爭,未來人才不僅要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掌握現代科學技術,而且要具有強健的體魄以及健康的心理[1]。長期以來,人們對健康的傳統認識存在著許多的片面性,比如談起健康就認為是醫學的事,或者只認為只要身體健康就行了而忽略心理的健康。故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重視身體鍛煉而不重視培養健康的心理。在出現身體狀況不好的情況能會及時就醫。而碰到心理不舒服時往往卻不知道要怎么辦。隨著醫學的進步和生活的不斷變化,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指軀體上沒有疾病,還應當包括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健全與最佳狀態[2]。”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發展的階段,人生的許多理想和抱負都在這個階段成型。大學一年級是大學生成長的適應階段,而在大一剛入學的這段時間是最關鍵的時期。這一階段對每一位大學生來說,既是成長道路上的新起點,又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轉折點[3]。另外,這群學生也將會是未來教師的一員,作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的一舉一動將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對他們來說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平衡健康的心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至關重要[4]。
2.1 研究對象
對廣東省湛江師范學院2008級在校學生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了11個班級,發放540份問卷,回收514份,回收率為95.19%;有效問卷497份,有效率為96.69%。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是了解高師大一新生對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情況,也就是他們的態度,故根據學生們的情況,湛江師范學院心理咨詢中心自編了一份《大學生心理發展與健康》調查問卷,該問卷共有18道封閉式題目(16道單選,2道多選),2道開放式題目。
2.3 研究方法
采用 Microsoft Excel錄入數據,統計方法主要是百分比。封閉式題目的數據分析是采用統計軟件完成,而開放式問題是根據人工統計。
3.1 高師大一新生對心理健康的關注狀況
3.1.1 對心理健康這一概念有所了解
在“您對什么是心理健康這概念有多少了解”問題中,有 4.63%的新生表示“非常清楚”,54.73%的新生表示“有所了解”,40.64%只是“朦朧知道一點點”,無人表示“很不清楚”。
3.1.2 較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且較滿意自身的心理狀況
在“對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您的關注度如何?”問題中,有89.54的新生選擇了“很關注”或“比較關注”選項,而只有1.41%的新生選擇“無所謂”選項。在“您對自己的心理狀況感到滿意嗎”問題中,有 78.27%表示“非常滿意”或者“比較滿意”,只有2.21%的新生表示“非常不滿意”。
3.1.3 人際交往、情緒情感及學習問題成為關注的重點
在“您希望了解心理健康哪些方面的知識”中,分加有83.10%選擇“人際交往”,74.25%選擇“情緒情感”,60.56%選擇“學習就業”。說明人際交往、情緒情感、學習就業都是新生們較關注的重點。
3.1.4 學習成為最困擾學生的問題。
在“在大學里,您覺得最困惑的是哪個方面?”問題中,60.56選擇了“學習”這一選項。
3.2 對心理健康教育持肯定積極態度
在“您認為開設《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必要嗎?”問題中,有34.41與57.75%的新生分別選擇了“很有必要”與“有必要”,而只有0.2%的新生認為“完全沒必要”開設該課。并且人際交往、適應、學習以及情緒情感等問題是學生希望在課程中有所涉及的內容。另外,還對心理健康教育課提出一些建設意見,比如在開放式問題中分別有 66與63名學生提出“師生互動,共同交流”與“聯系實際,結合案例”的教學方式。
4.1 我國國情對高師新生心理健康理念的影響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仍處于初級階段,不論是在專業隊伍建設、還是理論建設上,包括經費支持上,與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5]。這些相應的基礎設施的缺乏也相應的導致了觀念的跟不上。雖然近幾年,各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是還沒有達到根本的改變,特別是觀念的更新更需要一個過程,而對于從中學到大學的大一新生來說,尤其如此,故出現大一新生雖對心理健康有所了解,但還有待于回強。
4.2 環境的改變對大一新生造成的影響
由于從中學到大學,學習環境發生變化了,原有的學習方式已經不適應新的需要。盡管有些學生高考分數很高,但自學能力并不強。面對新的知識體系,新的講授方式,大一新生往往感到困惑而不知所措,故出現學習問題成為最困擾大一新生的問題。另外在中學,學生的人際關系比較簡單。因為他們交往的對象基本上就是一些有著相同語言、相同習慣的本地同學,他們談論的話題也都互相熟悉,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他們不會感到有壓力。但是進入大學后,環境和場合變了,他們缺乏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和適應能力,怎樣處理好人際關系,怎樣待人接物,不少大一新生對此感到很不適應[6];同時,不少學生在中學時是不用住集體宿舍的,而且學習是他們生活的重心,但來到大學之后,基本都要住集體宿舍,與人的接觸交往也多了,各式各樣的社團招聘等等都需要涉及到人際交往,人際交往問題成為大一新生們越來越關注的主題。
4.3 年齡特征及環境對大一新生情緒情感的影響
處于青年期的大學生,情緒情感的體驗豐富而深刻,情緒的起伏和波動比較大,情感體驗易受外界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也容易陷入各種情緒困擾。另外根據相關研究[7]高師學生的職業定位是教師,這在平時的學習生中就已經體現出來(大一新生也開始慢慢感受其影響),其情感發展特點有別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大學生,他們的情感并不是十分奔放,情感的表達方式更含蓄,在高師學生中,有消極情緒體驗的學生很多,他們大多長期處于高焦慮狀態,內心感到緊張和惶恐卻沒辦法找到解決辦法,故綜合共性與個性的影響,情緒情感成為高師大一新生較關注的問題。
5.1 重視和加強高師大一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加強高師心理健康課程的建設,目前,學校已針對大一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講授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但因是2008年剛開始開設,還不夠系統與完善,在講授課程時還存在許多問題。在今后的開課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們的主要問題,有主有次并讓學生積極參與進課堂。在結合本調查的基礎上,在人際交往、學習以及情緒情感這些方面增加一些內容,且內容要與高師學生的情況相結合,比如在人際交往方面,要體現我校學生所出現的情況。另外,進一步加強上課老師的專業素質,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定期地給上課老師進行培訓并加強教學研討。真正做到老師上心,學生關心。
5.2 增加健康教育途徑,提高新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識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途徑,做到點面結合。不僅有面向整個學校的大型活動以及宣傳,也有面向班級甚至宿舍的活動,拉動班級參與的積極性,為此可以經常性面向班級開設一些心理活動;把心理健康教育帶進公寓,長期在公寓的公告欄上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同時加強宿舍文化建設,適時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室友,我想對你說征文比賽、宿舍形象設計大賽、創建文明宿舍等多項活動,把自尊和互助、互敬相結合的理念灌輸給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把寢室當成自己的家,促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使學生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樹立起真誠、平等的交際原則[8]。
5.3 實施全員育人,幫助新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在引導掌握學習方法上,科任教師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科任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具備觸類旁通的自學能力。學校可以通過開設講座的形式介紹大學的學習方法,包括:如何培養學習興趣;制定學習計劃;怎樣讀書;怎樣利用圖書館;怎樣使用工具書與查找文獻資料及怎樣寫論文等。此外還可以邀請高年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與大一新生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除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外,還要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自覺的過程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引導學生養成早上早讀,晚上至少一個半小時的自修,在班里、宿舍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氣氛和你爭我趕的競爭意識[9]。
5.4 優化高師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其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是由校園文化、校風和學校人際關系等綜合構成的一種影響力量。校園文化是尤其要重視的一種環境影響力,它是大學生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主要陣地,是影響大學生成長的一個主要環境。高師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如充分發揮心理學專家教授這一人力資源,以及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帶動作用。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發展的環境氛圍,使心理健良教育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活動的方方面面[11]。
[1] 劉欣,徐海波. 15年中國心理衛生雜志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總結[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2).
[2] 陳家麟.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 單光磊. 我院大一新生適應性問題的調查及應對策略[J].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院刊,2008,(1).
[4] 劉艷. 教師心理健康淺論[J]. 教育理論與實踐,1996,(4). [5]大學生抑郁癥數據有問題[EB/OL]. 人民網,http://health.people.com.cn/GB/14740/22121/5092640.html. 15.
[6] 田開錦. 對大一新生不適應現象的思考[J]. 教育在線,2008,(5).
[7] 從茂國. 高師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Z]. 2003,(12).
[8] 陸釗. 對大一學生教育的思考[J]. 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08,(1).
[9] 歐陽效升. 大一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對策[J].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10] 樊富珉. 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11] 張公社. 關于高師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中國高教研究,2003,(9).
The Attitude on Mental Health of Normal University Freshmen and Educational Counter -Measures
LUO Yu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ttitude in mental health of normal university freshmen. Methods: 514 freshmen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ma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most freshmen were knew of the mental health, But should be reinforced. And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relationship、emotion and study. Counter Measures: should take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 terms of improving the freshmen’s attitude, strengthening the group’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all-around education, Enhancing the freshm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s.
Normal University Freshmen; Mental health; Attitude; countermeasures
G444
A
1008-7427(2012)09-0041-02
2012-06-19
作者系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咨詢中心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