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世穎
(沈陽理工大學 外國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淺析福克納的女性觀
畢世穎
(沈陽理工大學 外國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本文通過梳理福克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出福克納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厭女主義者”,而是對女性存在著一種敬與畏的復雜情感。對于繼承了傳統美德的女性,福克納表現出了深深的敬仰,而對于那些背離傳統、反抗傳統的女性,他卻表現出了恐懼厭惡之情。
女性形象;敬與畏;傳統
在福克納創造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中,福克納塑造了許多不同膚色、不同年齡、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這些性格鮮明、命運多舛,或溫柔或暴戾,或高尚或墮落的女性形象構建了一個豐富鮮明的女性王國,并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出現在福克納作品中的大多數女性都有著強烈的毀滅性,她們的出現為身邊的人特別是男性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據此很多評論家推斷福克納是一個有著“厭女情結”的男性。本文對出現在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進行梳理,試圖說明福克納對女性的態度不是單一的喜愛或厭惡,而是一種極為復雜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福克納對女性彬彬有禮,處處體現出了紳士風度。在弗吉尼亞大學接受訪問時,當被問及是描寫男性容易還是女性容易時,福克納回答說描寫女性更為有趣,而且他認為女性很偉大。然而,在談及其他跟女性有關的話題時,他的回答卻又大相徑庭。當記者要求福克納給年輕的作家一些建議的時候,他說成功正如女人,你鄙視她,她就追著你,但當你追著她時,她又看不起你。從這些矛盾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福克納對女性抱有一種矛盾的態度。
綜觀福克納的作品,我們發現其中的女性形象無論年老或是年輕,善良或是邪惡,都有著很強的個性,她們雖然缺少了女性的柔美,卻多了幾分男性的剛烈。事實上,如果探尋本質的話,我們會發現福克納對女性是懷有“敬畏”之心的。對那些有著高尚道德情操的老年婦女,福克納表現出了極度的尊敬。而對年輕的女性,福克納的感情卻是“愛”與“怕”的結合。在一些作品當中,女性充當了禍水的角色。例如,凱蒂的兄弟嘗盡了她所留下的空虛,痛苦和仇恨,有的過著悲慘的生活,有的直接走上了死亡的不歸路;譚波爾直接或間接導致了三個男人的死亡;妓女波比在克里莫斯悲慘的一生中充當了致命的角色,納西莎是如此的冷酷無情以至于不分善惡導致無辜的人死亡。從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反面”的角色只要她們愿意,就能夠輕易地摧毀身邊的人尤其是男性。在寫作中,作者對這些女性的恐懼之心是隱藏在對男性的批判之中的,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得出這樣的結論:福克納是一個“厭女”的作家,但事實上,他們卻忽略了他心中對女性懷有的深深的恐懼。當然,并不是作品中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是毀滅性的,其中也不乏積極正面的女性,從她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福克納對女性力量的尊敬和肯定。朱迪絲在經歷了人生的苦難之后并沒有失去自我,隨波逐流,而是堅強地面對著生活賦予她一切的幸福與不幸,和那些被一個又一個苦難所擊倒、生性軟弱的男性相比,她象征著生活的希望;另外一個是麗娜,這個看似單純簡單的鄉下女孩很好地處理了生活與自身的關系,并遠遠超過了那些找不到自我的男性;最值得一提的是艾米莉,雖然很難把她定位為善或惡,福克納仍然被她強大的女性力量所折服并送給她一朵“玫瑰”以表尊敬。
所以在福克納的眼中,女性是強有力的,她們可以比男性更強大更堅決,也可以比男性更固執更邪惡。她們可以好到成為生活的希望,也可以邪惡到殘忍地傷害他人的生命。她們可以是純潔的天使也可以是邪惡的魔鬼。所以對于女性,福克納的態度是“敬與畏”的雙重結合。審視福克納對不同女性的情感,我們會發現福克納使用了傳統的價值觀作為他衡量女性的標準。
首先,福克納對一些不負責任的母親的批判與他對傳統的基本態度是一致的。這些母親形象或是自私或是缺乏母愛或是諾弱膽怯,與傳統中的南方母親的和善、純凈、善于操持家務的形象相距甚遠,甚至是丑陋不堪。
其次,大部分來自上層社會飽受爭議的年輕女性都帶有新一代反抗者的特征。凱蒂和譚波爾都與傳統中的“南方淑女”形象背道而馳,她們的叛逆都主要是通過性墮落體現出來的。她們的所作所為為身邊的人尤其是男性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正如凱蒂對于整個康普生家族,譚博爾對于瑞德和古德溫,喬安娜對于克里斯莫斯。在他的多部小說當中,福克納的確提及了導致這些女性悲慘命運的歷史,社會,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他對這種“叛逆”的厭惡總是讓他強調女性的行為為男性帶來了嚴重后果與傷害。但同樣是年輕女性,朱迪絲是堅韌與犧牲的典范,是傳統美德的代表;德拉斯拉表面看起來叛逆不羈,但是卻最終與傳統的主流文化妥協,這正體現了福克納對傳統的依賴。在她們身上,我們更多的看到了積極而非消極的一面。
再次,福克納對老年女性的積極的態度反映了他對傳統的眷戀。小說中的老年女性總是與過去相關,她們是傳統美德的化身也是男性的支持者,她們理解、同情、庇護男性,從不去傷害他們。這種“向后看”的思想影響了他判斷女性的標準,所以在他的眼中,那些有著傳統美德的女性應該受到肯定,但是那些叛逆的女性尤其是性墮落的女性是應該受到批評和責難,從這個意義上講,福克納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作家。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福克納對于女性力量的敬畏與他對傳統的尊敬和依賴是密不可分的:他對那些繼承了傳統美德的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是非常敬仰的,但是對于那些不遵從傳統習俗甚至是反抗傳統的女性來說,他卻有著深深的恐懼甚至是厭惡。這就是福克納對女性最基本的觀點。
[1] Coughlan Robert.The Private World of William Faulkner.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54.
[2] Gwynn Frederic L,Blotner Joseph.Faulkner in University. Virginia: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1959.
I106.4
A
1008-7427(2012)07-0085-01
2012-04-24
作者系沈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