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王旬
(渤海大學 教育與體育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分析
王 王旬
(渤海大學 教育與體育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已經普及開來,但真實狀況卻不盡人意。分析當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的建議。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
對于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教育部門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雖然當今教育推行的是素質教育,但有相當一部分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學校的領導對推進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夠,認為升學考試中沒有信息技術課程,對信息技術教育真正的意義缺乏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因而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帶來一定的阻礙。另外,在教育部門和學校組織的有關教育教學的考核考察中,信息技術課又不在考核考察的范圍內,便認為此課可開可不開。即便是開設了這門課程,也是重視不夠,隨便應付,課也是可上可不上,不能保證其在中小學課程體系結構中的地位和課時,隨時受到其它主科課程的沖擊,使該門課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使信息技術課程處于一種極其尷尬的境地。
農村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數量有些不足,一般每個年級配有一名信息技術教師。甚至有的學校一名教師要承擔幾個年級的教學任務。信息技術教師除了承擔著本學科的教學工作,往往還身兼多職,如擔負著學校的電腦維修員、學科教師的課件制作員、網站編輯、維護等角色。面對繁瑣、復雜的工作,信息技術教師難以拒絕的同時,投入到本學科的教學研究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減少,影響了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從教師專業素養來看,農村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缺乏先進的教育意識與教育觀念,自身信息素質、專業水平不高,同時也不愿意動手、動腦,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鉆研,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學水平,固守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主觀上不想改變。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強調客觀因素過多、主觀努力不夠。
由于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課還是一門非統考科目,沒有期末考試,在學校的日常教學中不受學校領導和師生的重視。學校的老師、家長和學生都更加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將學習的重點都放在和升學考試相關的主科上。每到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前,信息技術課總會被英語、數學、語文等考試科目的學科占去,主科老師給學生加課,用來背誦、復習、測驗。沒有人把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計劃當回事,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常被占用,連最起碼的教學進度都不能保證,這也讓信息技術教師處于尷尬的境地。學生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態度也不夠端正,在學生的心中,上信息技術課就意味著放松休息,或者是上網、玩游戲的時間,而不是學習的時間。
農村和城市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育水平是存在差異的,但實際情況是同一地區甚至是同一省份所使用的信息技術課程的教材都是同一出版社的,這樣就很難照顧到不同區域學生的不同起點水平,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從小學到初中,學生所學的內容有很多是重復的,差不多都是office的應用等等,學習內容的重復,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失去了興趣,教師教學過程中對重復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也不易把握。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常憑自己的經驗上課,學生有和沒有教材上課的效果都是一樣的,有些理論知識學生不愛學,教材也起不到幫助學習的作用。
首先,教育管理部門、學校領導和教師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真正認識到在中小學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資金投入,改進信息技術教育的軟硬件環境,提高硬件配置和生機比,為信息技術教育的實施創造有利的物質條件;再次,要提升信息技術教育的地位,提高信息技術課程在學校的地位,形成有效地考核制度,使信息技術教育的內容成為對學校、對教師、對學生考核內容的一部分。
增加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數量,明晰信息技術教師的職責,才可以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增加教師學習、教研的時間,提高上課積極性,解決信息技術教師身兼多職的問題。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要定期開展對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工作,增加教師學習的機會,提升教師的自我發展能力。另外,可設置專職信息技術學科教研員來定期組織開展同一學校或不同學校教師間的教研活動。教師也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利用網絡的便利,組織小范圍的網絡教研,通過建立教師QQ群、博客群,在網上不定時的交流經驗、討論問題,進而有效地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農村和城市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育水平存在差異,統一的課程目標體系顯然不利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全面發展,不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教育部門應當結合本地學生的特點來設置配套更為實際有效的教材,同時要提高更新的速度。因為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同其他的學科有著很大的區別,知識更新變化的速度很快,所以我們更新課程教材的時間周期必須短,從而達到與實際知識變化統一的步伐,使該課程得到更好的發展。另外,信息技術教師也可在地區統一教材的基礎上,以指導綱要或課程標準為藍本,結合本校實際,自行編寫講義或開發校本教材,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和推進是我國基礎教育信息信息化的重要內容,要正視農村和城市中小學之間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差異,逐步縮小差異。解決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要靠教育部門、學校、老師等的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學生信息素養。
[1] 孫 艷,解月光,曾水兵.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目標的反思與重構——基于城鄉差異視角的分析[J]. 中國電化教育,2007,10.
[2] 黃輝,蔡冠群.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8.
G420
A
1008-7427(2012)07-0139-01
2012-05-12
作者系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