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林
(安徽三聯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議非日語專業的學生如何對日語產生興趣
林 林
(安徽三聯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到來,世界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等在不斷地深化。我國和鄰國日本之間各領域的交往也在不斷加深,特別是日本的電影、動畫片引入中國以來,對日語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其中老少皆有,且在逐年增加。又我國現階段處于一個向高學歷發展的時期,考研、考職稱的人群也越來越多,無論是社會各階層的職場人士,還是在校高校生很多人選擇把日語作為第二外語。隨時間推移至今,我國學習日語的人數將愈來愈龐大。如何使這些非日語專業的學生對日語產生興趣?如何順利獲得學分,通過考試?筆者從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總結了若干做法。
非日語專業;學習日語的動機;學習日語的興趣;興趣的培養與保持
非日語專業學習者是學習日語的特殊人群,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的各階層。學習日語的動機、心理準備、興趣以及年齡等不特定原因,造成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對日語的領悟、認知能力方面與專業學習者有較大差距。因他們的學習時間、精力、年齡、興趣及心理活動都各不不同,故教學時應抓住不同群體的特征,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考研、考職稱的人學習日語的動機只是臨時性用功,只求學習到能過關為止,最終目的是拿到文憑,其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要花在專業知識方面;又例如在職場上偶爾會遇到日語環境的在職人員,他們或許是出于自身對日語的愛好,或因時間、精力允許的情況下,可有可無的試探性地接觸,或因工作需要真的想學習日語,但他們對學習日語的心理準備不足,剛開始時還激情高漲,幾課學下來后,就逐漸失去信心,一遇困難就想逃脫,這便是非日語專業學習者的現狀。
據日本國際交流基金 2003年的調查顯示[1],中國高校的日語學習者約20萬人,而將日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生數僅次于英語。在教學中如何更有效地引導、開發非日語專業學生對日語感興趣,做好非日語專業工作呢?筆者認為首先要消除學生不安情緒。據專業問卷調查顯示[2],有近70%的非專業學習者,在課堂上都會有緊張情緒,原因在于聽和說兩個方面,因為年齡、心理、學習動機、精力等等因素造成的,這樣無疑對維持學習興趣是不利的。筆者認為在非專業日語教學過程中,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大家都要保持輕松的心態,這點很重要。其次老師要在情緒方面要對學生多加注意,鼓勵以及安撫,在表情上多微笑,對學生聽不懂的地方要耐心地反復講解。可采用肢體語言、實物、抑揚頓挫的聲音和夸張的表情等,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課堂上多使用“嗯,很好”、“你真棒”、“說得不錯,繼續”等等表揚稱贊的話語,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學生們會消除不安,樹立自信,并對日語產生渴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以上所述,要求我們在非日語專業日語教學中,老師須要做到從心理方面先了解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什么是興趣?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對事物的特殊認識傾向,是一種伴隨著注意而引起的從事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和感情狀態,是伴隨著快樂、欣喜、滿意等肯定的情感體驗[3]。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能使學生的神經系統興奮水平提高,使學生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求知識的原動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4]。擁有了強烈的興趣與求知欲望,實際上就是走上了成才之路。興趣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如何在日語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為學而學”變為“想學而學”,是非專業日語教學必須探討的一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學生對老師有親切感。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如果學生對某位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十分重視,肯花功夫鉆研這門課,因而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習興趣就會高漲,成績自然顯著。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對其教授的課失去興趣,成績自然就不理想。那么,怎樣做學生才會喜歡你呢?給學生一個寬容、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本著愛學生、尊重學生的原則,不諷刺挖苦,與學生保持融洽的關系,懂得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個體差異因素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對待每位學生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對學習好學習差的學生平等對待,不搞歧視。但對成績好的學生用高標準要求,對特殊生則適當要求,無論誰有了進步,都及時給與肯定。這樣,自然你就是一個受歡迎的老師,不愁學生不愛上你是課。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讓他們抱著愉悅的心情去迎接你的每一節課吧!
1.采用情景會話的形式,加強聽說訓練
高校的非專業日語教學時間僅為一周2~4學時,由于時間短,內容多,速度快,“填鴨式”教學仍占主導地位。學生在課堂上聽的能力的訓練主要來源于教師的說,但是受學生水平和詞匯量的局限,老師也無法進行全日語式教學,所以可采用情景會話的形式來刺激學生的聽和說。例如,設置初次見面場景,在機場迎接客人場景等等,在設計場景時,加入舊的內容,同時要求學生進行會話的擴充,這樣除了培養學生聽和說的模仿能力以外,也大大增加了師生間的互動,更好的活躍了課堂氣氛。另外,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方式也應有所不同。例如:教英語專業學生日語時,可以拿日語單詞的發音與英語單詞對應,這樣他們覺得不再陌生,容易接受;在學習日語句型“……は……です”時,你可以告訴他們這相當于英語的“This is……”,他們一定會認為這個句型很簡單??傊朕k法使日語與他的本專業聯系起來,這樣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2.利用多媒體教學,滲透日本文化知識
教學方法多樣化,能使學生的興趣穩定長久。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日本的照片、音頻、視頻、文件以及網絡資源用于立體教學,以學生喜歡的動漫、日劇、歌曲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和逼真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認知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5]。正如大家所知,學習外語關鍵是要有語言環境,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給學生提供這樣的語言環境,只有置身于日語語言環境中,在圖片,聲音和影像的刺激下,學生才能對所學內容有更深刻的記憶。例如:在講述日本歌舞伎和相撲等日本傳統文化時,可以播放日本歌舞伎表演和相撲比賽的相關視頻,在學生津津有味的欣賞中滲透日語的文化知識,加深對日本文化的了解。因為文化與語言是不可分割的,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語言都反映著某種文化,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同時,語言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學習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應該是學習文化的過程。
3.擴充課堂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眾所周知,日語入門比較簡單,但隨著教學的推進,不少學生覺得日語枯燥無味,覺得越來越難,會逐漸失去信心,喪失興趣[6]。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節課中老師可穿插介紹一些日本的飲食、服飾、藝術文化等相關知識,做日語詞語接龍游戲、猜謎等增添學生對日語學習的趣味性,寓教于樂,提高學習效率。此外,還可通過“日語角”、專題講座、請外籍教師、進行口語活動、組織競賽等多種形式,加深課外文化的滲透,激發學生學習日語的積極性,掌握日語這門語言的基礎知識和文化知識。
4.指導學習方法,加深興趣
達爾文曾經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與指導,現歸納如下:
①通過日語中的有趣現象學習日語
A.有趣的日語詞匯
日語中,有許多我們中國人熟悉的漢字,像:自由、人、手、口等等,這些單詞跟我們的漢語意思是相同的,也許有些人以此為依據,認為日語很簡單,可是還有相當一部分詞匯,它的寫法跟漢語一樣,但意思卻相差甚遠,像:大手(漢語意思是大型廠家)、汽車(漢語意思是火車)、丈夫(漢語意思是結實)、新聞(漢語意思是報紙)、床(漢語意思是地板)、是非(漢語意思是務必、無論如何)、放心(漢語意思是精神恍惚)等等,我覺得更有趣的是日語的“娘”漢語是“女兒、姑娘”的意思,另有些容易寫錯的日語漢字,像:提唱(中文是提倡)、臺頭(中文是抬頭)、地図(地圖)、処理(處理)、紹介(介紹)等等。
B.語言表達男女有別
日本是個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在語言中也很明顯的感覺到男人處于強勢地位。日本女人的溫柔賢惠在全球享有美譽,似乎是為了與之相對應,日語中某些用語分男性用語或女性用語。男性用語比較粗獷,女性用語溫柔、親切。
C.句子長短可判斷親疏關系
日本是個禮儀之邦,說話用詞非常的小心,我們可以從對話的用詞當中,知道說話的兩個人、之間的親疏關系。因為一樣的意思會因為對象不同,而有很多種表達的方式。日本人會根據對象來選擇用詞,如果對方是自己的朋友、家人,一般會用簡短的話語;如果感覺對方是不熟悉的,就會很有禮貌,語言表達上多用敬語,用詞就變長了;如果對方是自己的長輩或是上司,還會把他們要做的動作改成"尊敬語",把自己的動作改成"謙讓詞",因此用字就更長了。
D.聽話要聽到最后一個詞
中文的句子是主謂賓結構,而日文是主賓謂結構。日文中的動詞常常放在句末,例如我們在電影、電視中看到的“花姑娘大大的有”,就是模仿日語的動詞后置,譯成正確的中文應該是“有很多美麗的姑娘”。所以聽日本人說話一定要聽完最后一個詞,才能知道他的意思,跟日本人講話,不能心急。
②通過漫畫書學習日語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漫畫大國,漫畫書、動漫電影很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歡。漫畫書里面使用的是真正的日語,活的日語(不是教材中的日語),讓人被有趣的內容吸引的同時,不知不覺就能記住的日語,從而也就有了學日語的興趣。
通過漫畫學日語,讀起來沒有學習的辛苦,卻勝過學習的效果,這可稱得上是寓學于樂吧。
③通過影視學習日語
現在國內有很多日本的影視劇,一般都是日文發音中文字幕,而且很多都是日本影視的精品,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很多人都會在觀看時自然的沉浸進去,容易入迷,根本沒有學習的感覺,卻能引起你學日語的興趣,并達到學習日語的效果。
當然,日本的影視劇也有好多種,動畫的和非動畫的,難的和不難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及喜好自由選擇。
看看日本的影視劇,一來了解日本的文化,二來愉樂身心,同時又學習了日語,何樂而不為?
④改變思維,學習日語
語言是進行思維的基礎,也是思維表達的工具。任何一個國家的小孩在學他的母語時都學得很好,很多人去國外學相應的語言學的也很好,為什么?因為客觀環境強制他必須用這種語言表達其思維。久而久之,他就會形成用此種語言進行思維的習慣,達到學于應用之中的效果。一般人沒有這種條件,筆者也沒有。但我們也可以強制自己以日語思維,久而久之強制自己形成用日語思維的習慣。當你能把日語當作自己的“母語”時,你也就沒有理由學不好了。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非專業的日語學習者,在情感上比較依賴老師,對他們而言,第二外語更應該是在玩中學,學中玩。教師在日語教學中應通過設計一個個充滿趣味性、挑戰性而又富有現實意義的情景會話,通過多媒體教學,通過日本文化的滲透,通過各種游戲的方式,使學生沒有思想包袱,沒有壓力,敢問敢說,樹立自信心,提高日語學習興趣。
[1]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首頁——「調査、研究データベース」[Z].
[2] 周家驥. 教育研究方法[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丁家永. 現代教育心理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麗生. 英語新課程改革與實踐[M]. 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
[5] 陳琳琳. 提高高職日語專業學生日語能力方法探析[J]. 遼寧高職學報,2009,(08).
[6] 劉娜. 淺談高職二外日語教學中的情趣教學[J]. 科教文匯,2009,(9).
G423
A
1008-7427(2012)09-0145-02
2012-06-14
安徽三聯學院2012年院級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