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利
(黑龍江省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總站)
定額日常管理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收集有關公路工程計價依據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國家以及交通運輸部、省交通廳出臺的政策、法規、文件。收集有關公路施工方面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資料,對現行的造價依據在項目立項、設計、招投標及施工過程中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并對各地施工單位咨詢的有關新定額和新辦法的使用等情況進行解釋。
(1)近年我省公路技術人員多次參與了交通部定額站多項計價依據的編制修訂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我省關于公路基本建設各階段的造價定額基礎數據。使全國交通行業各項定額與我省的公路生產力水平省情相適應。由于參加編制人員積極配合編制并提供大量我省定額資料,這些工作曾經受到了交通運輸部定額站的好評,并且曾經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定額管理工作先進典型。此外,還協助交通部定額站,對各計價依據的宣貫解釋工作。
(2)利用近二年時間完成對現行《公路工程預算定額》中部分內容及《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修訂考核工作
交通部定額站要求我省完成對現行公路工程預算定額的凍土定額和路面部分定額以及編制辦法征求修訂意見等工作。經過請示交通部站,決定結合我省公路建設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明確了“有什么項目進行什么相應項目的考核原則”。我們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重要定額,以及凍土項目進行了現場考核。利用近二年時間,已經完成了現場考核和內業編制修訂工作。
為了更好地滿足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我省公路工程造價管理需要,根據我省最新調整的有關建設用地片區綜合地價等政策法規,以及我省當前調整的公路工程人工單價水平,我站于2008年和2011年分別編制完成了《黑龍江省公路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資料匯編》,是目前我省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必備的工具書,很好地滿足了合理確定有效控制公路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需要。
根據我站管理職能,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制定我省公路工程人工單價水平。根據我省近幾年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上漲水平,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及時調整了黑龍江省最低工資標準,為此我站通過測查調查及時完成了“黑龍江省公路工程人工單價”調整工作。滿足了公路工程造價對人工單價的調整需要。
深入多條重點公路建設項目和瀝青加工廠等實地進行現場考核,僅僅三年決戰的“四新”定額考核工作量是平常年份的三倍以上。三年決戰期間共完成多年凍土、改性瀝青加工等多項“四新”定額成果22項66個定額子目。這些定額的及時考核補充編制,使科學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公路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成為了可能和保證。為我省三年決戰低價優質工程的造價管理成果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根據交通運輸廳的總體工作布置,結合關于后三年決戰時期“轉段轉型”階段工作要求,公路定額管理正在探索如何科學合理編制出我省公路養護計價依據,從而實現我省公路管理重點由“戰時”向“平時”的轉變,定額管理由公路基本建設定額管理向公路養護計價依據管理重心的轉移。
我省高速公路小修保養計價依據編制工作,經過二年的二次集中編制,已經于2011年年末編制出《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小修保養預算定額》和《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小修保養預算編制辦法》的討論稿。2012年上半年邀請了省內外的專家以及大專院校的教授參會,成功的召開了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小修保養計價依據論證會。專家對這部我省第一部該項計價依據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意見與建議。
目前,國內各省份都較為重視高速公路小修保養定額管理工作,有12個省份陸續編制了相應的定額,但從實踐看,應用效果不理想。
我省定額編制充分借鑒了國內有關省份的經驗,并結合我省養護生產實際,充分考慮了養護生產中的輔助工序、養護機械化程度、養護作業環境、區域自然環境和交通量等對養護造價的影響因素;充分考慮了小修保養工程點多、線長、面廣、工程量細小零散等特點對養護造價的影響因素;充分考慮了路面病害受通車年限、路面質量、車流量、貨車超載比例等多種因素對養護造價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定額項目和造價項目的細化完善,力求貼近工程實際,突出定額成果的實際操作性、科學性、準確性。
同時在編制過程中體現了四項創新:一是在“定額”單位選取上的創新,以“年·公路公里”、“年·次”、“20m2”、“60m2”等定額單位,這是由小修保養的特點所決定的。二是制定了連續降雪對清除冰雪的影響系數和除雪工程量計算規則。三是通過綜合取費法,使小修保養預算編制過程清晰簡潔、簡明適用。四是將日常保養費用與交通量等因素掛鉤,保證了計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些都是我省乃至全國在這項編制工作中的技術首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推薦性標準《公路工程估算指標》(JTG/T M21—2011)要求,綠化工程指標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并發布。結合黑龍江省“三年決戰”期間重點公路建設項目綠化工程實際水平,按照《公路工程估算指標》的編制原則、方法進行編制,經過對相關單位征求意見后,現已編制出黑龍江省《公路綠化工程估算指標》(試行),于2012年7月1日起實行。及時填補了我省公路綠化工程估算指標空白。為造價管理提供及時可靠的計價依據。在全國造價(定額)局(站)中率先完成了這項計價依據的補充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