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亮
(哈同高等級公路管理處)
(1)“路面的破壞在于基層的不穩定”,首先是基層的損壞,包括:基層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本身的開裂、松散等強度損失;基層中有害物質(如易溶鹽)所引起的脹、陷破壞;路面局部裂紋或邊溝水的浸入基層,引起基層濕陷、翻漿等破壞;半剛性基層由于板體拉應力而產生的裂縫,引起路面面層的反射裂縫破壞。
(2)路面面層材料本身的問題,所引起路面面層早期破壞(如瀝青的針入度、延度、軟化點及含蠟量超標等,骨料的酸堿性不符合要求,而使附著性降低等)。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及拌和的問題(如礦料級配、馬歇爾穩定性、密度、空隙率、車轍試驗不佳,油石比過大等)。
(3)在混合料拌合運輸,攤鋪碾壓過程中溫度控制不好,或過高造成瀝青老化,或過低碾壓不密實,空隙率大而導致滲水、松散。
(4)由于施工工藝不良而造成接頭處銜接不好,邊角碾壓不好,厚度不均,造成裂縫、啃邊,或搭接未注意錯縫等,給水的進入提供機會。基層處理不干凈,透層油灑布情況差,而造成推移、夾層等及基層表面平整度差,甚至高程不準,造成面層薄厚不均,薄處早先破損。
(1)材料質量檢查;材料質量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保證,必須對材料來源、材料質量、數量、供應計劃、材料場堆放及儲存條件等進行嚴格的控制。
(2)設備檢查;機械設備是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另一個保證措施。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施工機械和設備杜絕采用。
(3)在施工過程中應對施工質量進行自檢,施工中加強材料的抽樣試驗,其內容應符合規范的要求。薄瀝青面層的平整度取決于基層的平整度,基層的不平整都將反映到面層上,因此,保證基層的平整度是保證面層平整度的先決條件,工地上所謂“土基不平,基層找補,基層不平,面層找補”的思想與做法是錯誤的,實踐證明是有害的。
(4)面層與基層的良好結合,對于面層的使用質量十分重要,它可以減小面層底面拉應力和拉應變,避免瀝青面層發生滑動、推移等破壞。為此,基層表面應穩定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表面結構均勻,無松散顆粒。鋪筑瀝青面層前,表面應干燥無塵。粒料基層表面不能有薄層砂石,穩定土類基層表面不應用薄層找補。
(5)攤鋪瀝青前,必須對基層的施工質量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基層若有不平、松散凹坑和軟弱之處,應在攤鋪瀝青前整修完畢,并達到規范要求。
瀝青路面施工前對各種施工機具應做全面檢查,并應符合攤鋪、碾壓的質量要求。
(6)根據瀝青路面各種施工機械相匹配的原則,確定合理的施工機械、機械數量及組合方式。
(7)瀝青加熱溫度和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是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重要參數。瀝青混合料出廠正常溫度為140~165℃,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20~150℃,攤鋪溫度不低于110~130℃,碾壓溫度不低于110~140℃,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
(8)加強瀝青混合料的取樣和測試工作,做好檢測記錄,雨季施工時,應注意氣象預報,加強工地現場與拌和廠聯系,對未經壓實即遭雨淋的混合料,要全部清除,更換新料。
(9)接縫壓實的程序是先壓橫向接縫后壓縱向接縫。接縫處必須仔細操作,保證緊密、平順。碾壓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瀝青混合料的壓實質量,混合料溫度較高時,用較少的碾壓遍數,可獲得較高的密度和較好的壓實效果,因此,在實際施工中,要求在攤鋪完畢后及時進行碾壓。
在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的穩定性是十分關鍵的,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路段做具體的施工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路面的穩定,從而提高整條公路的質量,保證公路的持久和耐用性。
[1] 劉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研究[J].科技資訊,2010,(15).
[2] 尚彬.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0,(4).
[3] 陳永樂.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的質量監督與控制技術[J].福建建材,2010,(1).
[4] 劉濤.集料密度對瀝青混合料空隙率影響及應用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9,(1).
[5] 張志友,蘇旭盛.瀝青攤鋪機作業質量的評價指標[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