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在康,崔寧寧
(濱州市公路管理局)
工程設計是軟弱地基橋梁質量保障的前提,其施工受到橋梁設計部門專業水平的影響,如果水平太低,將直接導致設計方案或者圖紙與工程實際情況脫節,施工工作將難以有效實行。譬如對持力層的預估不合理、基底處理不完善,或者承載設計不達標等,都很有可能引發橋梁施工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軟弱地基橋梁的質量控制需要統籌兼顧,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監督管理以及質量控制往往只集中在主體部分的施工,對于其他非主體的部分,不僅重視程度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從而引發排放洪水不通暢或者河、湖、海水淹泡橋體的質量問題發生。
以中原地區為例子,橋梁的軟弱地基現象表現為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松散粉細砂、粉土以及其他土層等。橋梁施工之前,必須通過勘察設計的手段將以上地基現象加以確定,才能針對性采取相應的施工措施。但由于勘察設計監督工作滯后性的原因,很多省市在進行勘察設計的監督力量薄弱,監督力度達不到相關法律規定、規章制度要求的水平。
作為橋梁工程竣工質量檢驗的一部分,排水措施對軟弱地基橋梁施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排水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將導致雨水倒灌坑內,使得軟地基基礎施工失去效用,其效果也無法體現出來,嚴重的時候將造成國家財產的損失和人員的傷亡。因此,軟弱地基橋梁施工過程中,在保證地基部分強度符合要求的基礎上,要加強排水措施的建設力度,采用科學有效的排水措施,減少雨水滲入地基內,同時將流入軟弱地基內的雨水、外界水體的等短時間內排出。這樣一來,就能確保挖掘出來的沙土不被各類水體沖進地基內,也能確保地基內用于施工的建筑材料不被沖進來的水體腐蝕,橋體的強度和荷載能力方能得到保障。
在軟弱地基橋梁施工中,影響施工的不利因素一般包括沙土、材料、機械的放置和天氣條件。首先是在工地開辟專門放置挖掘出來沙土的位置,在保證挖掘出來沙土不妨礙正常施工的前提下,保證可作為回填軟土的數量。其次是基本建筑材料和施工機械的放置,由于重量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機械會對軟弱地基的土層形成不同程度的壓力,一旦地面的荷載過大,軟弱地基施工將無法進行,因此,據相關規定,水泥、砂石、鋼筋等基本施工材料和大型機械要與軟弱地基施工點保持一定的距離。再次就是施工的氣候,因軟弱地基施工的凝固需要溫度和水分,建議盡量不在陰天或者雨天施工,避免出現剛完工的部分斷裂或者產生裂痕。
軟弱地基橋梁施工采用強度符合需求的支護結構,對軟弱地基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不僅能夠保證工程的質量,還能夠避免停工現象的發生。材料方面,對國內外軟弱地基橋梁施工支護結構進行了對比研究,認為支護結構的盡可能利用鋼筋混凝土施工形式,因為這種鋼筋混凝土施工形式一方面能夠節約建筑材料,一方面能夠保證支護結構的腐蝕強度,提高循環使用效率。監督管理方面,主要針對支護結構的強度和硬度,因為支護結構的耐用程度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建議建立工程質量監督和管控隊伍,對支付結構的質量標準、項目進度進行監督管理。
首先是地基加固方法的選擇,根據軟弱地基的通病,建議采用強夯法加固。加固前進行地質勘測,探清地質情況,并根據工程實際需求進行試夯。接下來是根據試夯確定的參數進行施夯,相關人員要記錄好總下沉量合最后二擊的平均下沉量,然后進行數據的綜合整理,作為質量的控制依據,并利用標準摜入對試夯效果進行檢測。
其次是監督部分對地基牢固程度的嚴格檢查,監督人員對施工單位提供的測量放線文件進行復核,經簽字確認后,方可開挖施工。另外施工人員對基坑開挖的土質變化進行記錄,一旦發現變化和設計參數相悖,必須及時同時監督人員,經監督人員現場確認并審批修改方案后,才可以繼續開挖。
橋梁建筑技術是應經濟發展的需求而產生的,因此,隨著經濟的發展,軟弱地基橋梁建筑在質量控制方面將有著更加嚴格的標準和要求,我們必須在質量控制手段方面進行創新。首先是引入科學的發展觀,研究國內外類似工程的經典案例,總結先進的施工方法,保證軟弱地基橋梁質量控制方法的與時俱進,滿足不斷出現的質量問題。其次是注意施工條件與質量控制標準的差異性,因為不同的施工條件,其施工質量控制方法的具體要求肯定有所區別的,而軟弱地基橋梁質量控制方法的創新,就是要全面結合橋梁工程的具體要求和施工條件,分解施工質量控制的方法,有效保證橋梁工程建設項目每一個具體環節的質量,這樣一來,軟弱地基橋梁無論是在抗震強度和抗洪能力,還是使用年限上,就能得到不斷的創新和發展。
[1] 劉文煉.橋梁施工質量控制及常見問題處理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6,(35).
[2] 李波,李玉梅.淺談中小型橋梁及涵洞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7,(3).
[3] 莫啟亮.淺談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J].山西建筑,2009,(12).
[4] 陳祥,金偉江.淺議我國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J].科技信息,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