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偉
(黑龍江省農墾綏化管理局肇源農場交通科)
墾區農場公路養護面臨的新問題及應對措施
郭彥偉
(黑龍江省農墾綏化管理局肇源農場交通科)
黑龍江省“公路三年決戰”已經結束,黑龍江省農村公路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已經全部實現了村村通,墾區實現了場場通。由于黑龍江省地處寒區,季節及日溫差較大,加之近年災害天氣頻發,春融期,大量融水進入路表,造成了公路的破壞。目前,農村公路養護任務量非常大,而相對而言,養護管理工作按照以往方式存在著諸多弊端,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應用好養護科學技術是搞好農村公路養護的基礎必要條件,結合在農場實際管理工作經驗,就養護管理工作方面加以簡要闡述。
農村公路;管理;養護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工程,我局農場與農場之間實現了通油(水泥)路。搞好公路養護,是保證公路暢通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公路使用壽命及區域經濟發展,關系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同時養護管理工作的好壞,更是直接影響現有公路整體服務水平,及其耐久性的保持與提高,如果科學管理可以節省巨額養護資金,必將產生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目前,農場公路在養護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包括養護技術落后,機械原始,養護人員專業水平不高,沒有應用適合的養護材料及機具等,致使公路瀝青路面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養護和管理,路況逐年下降,養護工作逐年開展,部分路面破損仍然是越來越嚴重,難度越來越大。
“十五”期間,我局實施通鄉公路建設,因為建設任務量大,加之經費等問題,形成了重建輕養的思維方式,放松了養護管理工作,而偏重于公路建設,造成了“壞掉一段,新建一段”的惡性循環。
養護管理體制落后,沒有科學的管理及技術梯隊,仍然沿用傳統養路體制,集體圍攻某一任務,完成后再集體處理下一個,沒有真正實行責任制層層落實,人人負責制沒有形成。
由于歷史原因,養護機械較為原始,養護材料仍為瀝青或改性瀝青等原始材料,采用人工用水壺傾倒的方式,不但材料浪費,而且養護效果較差。
多數養護人員為以往養護砂石路的養護工人,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水泥、瀝青路面養護知識了解過少,造成了養護工作得不到科學有效的實施,養護效果得不到應有的提升。
當前農村公路管理應完全由建設管理向“建、管、養并重”方向轉變,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的思想觀念。
農村公路“點多、面廣、線長、分散”,不易于管理。建議農村應設立專職管理養護機構。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對本轄區的農村公路養護實行長效管理,使養護工作常抓不懈,以確保公路暢通。
(1)建立成本核算機制
隨著農村公路里程不斷延長,養護作業內容也發生了改變,養護技術含水量不斷提高,養護成本需要成本核算,眾多路段需要統籌管理與養護,不可顧此失彼。
以往砂石路的養護資金投入不高,即公里養護成本低,而瀝青路的投入養護資金,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重新分配、細化。根據油路路面結構、干線、支線,通過成本核算,參照國省道公里養護成本,瀝青路面養護成本為路面養護經費標準為250~300元/km,砂石路路面養護成本為800~1 200元/km。由于養護成本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必須確立成本核算機制,做到心中有數,方可合理調配養護物資,達到理想效果。
(2)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素質
實現農村公路管理規范化、標準化養護,關鍵在于人員素質的提高,而面對目前墾區養護人員素質低下的狀況,需要首要開展職工技術更新與培訓。①針對一線養護工進行現場崗位培訓,因為多數人養成了習慣,再象以往一樣使用簡單的機具及方法不能適應新的養護技術及材料的應用,必然會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費,達不到應有的養護效果。②結合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術考察與交流,學習先進管理與養護知識,擴大知識面,做好管理人員繼續教育與知識更新,使他們分工負責一線養護工的培訓,達到各層次養護人員整體素質快速提升。
(3)做好日常養具體工作
總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養護難度大的重多問題,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對農村經濟的發展,保證客貨流通具有重要的作用,廣大農村公路管理者必須從源頭上轉變思想,努力接受新的管理與實際操作知識,使農村公路得到及時高效的養護,為農村公路運營服務及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1]劉著春.淺談農村公路建設[J].科技風,2010,(17).
[2]沙慶林.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現象及預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沈金安.改性瀝青與SBS路面[M].人民交通出版社.
U415.1
C
1008-3383(2012)06-0152-01
2012-04-23
郭彥偉(1979-),男,交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