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了《中原經濟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繼國家出臺指導意見后,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
《規劃》明確了中原經濟區的具體范圍,包括5省的30個省轄市和3個縣(區),區域面積28.9萬平方公里,2011年末總人口1.79億,地區生產總值4.2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的3%、13.3%和9%。《規劃》提出,中原經濟區必須大膽探索,創新體制機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化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新型農業現代化基礎作用,努力開創“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新局面;同時,進一步明確了中原經濟區的五大戰略定位;在中原經濟區的空間布局上,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軸兩帶”放射狀、網絡化發展格局;《規劃》內容還包括推進“三化”協調、區域聯動發展、加強環境保護、改善民生、政策支持等方面。《規劃》的批復實施,使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目標任務更加明確,發展布局更加清晰,政策支持更加有力,標志著中原經濟區建設進入整體推進、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河南省科技廳、財政廳近日聯合出臺《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河南省支持的科技計劃,包括各類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的財政科技經費使用,進行了統一規范。
《辦法》強化項目承擔單位法人責任,明晰責權關系;完善課題間接成本補償機制,明確補償渠道;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增加績效支出;提升預算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依據財政部、科技部的要求,此次科技計劃經費管理改革突出把握科學規律、創新管理方式的理念,通過改革經費管理適應科技活動規律的要求,確保經費使用規范、安全和高效。
日前,河南省首家科技特色支行——中信銀行鄭州商都路支行正式掛牌運營。未來3年內,中信銀行將為鄭州市科技型企業提供100億元貸款授信額度,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貸款程序,傾力扶持科技型企業融資發展。首批4家科技型企業獲得貸款授信,其中對鄭州華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授信5億元。
中原經濟區建設需要科技支撐,科技創新需要金融支持。首家科技特色支行的掛牌運營,標志著河南省的科技與金融結合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今后,全省將以科技特色支行及科技支行建設為突破口,推進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和全面合作,以點帶面,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加快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資體系。
日前,河南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建立河南省科技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建立河南省科技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共有科技廳、省委組織部、省發改委等11家省直單位組成,負責對全省科技人才工作的指導協調、組織推動。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省科技廳,負責科技人才的日常管理工作。
科技人才聯席會議制度的建立,標志著河南已形成科技人才宏觀管理統籌協調機制,將對開創河南科技人才工作新局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日前,新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掛牌儀式在新鄉高新區舉行,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副省長張廣智為高新區授牌。
新鄉高新區成立于1992年,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實驗監測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創新型試點企業10余個,培育壯大了國內聞名的華蘭生物、新飛家電、科隆電器、娃哈哈果茶飲料、天豐鋼結構、新能電動汽車等企業,吸引了800多家各類企業入駐,形成了電子電器、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和汽車零部件及食品飲料等支柱產業。2012年9月,新鄉高新區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是河南省第5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為鼓勵在全省科技特派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河南省科技廳近日表彰了一批優秀科技特派員和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與先進個人。劉武發等317位同志獲“河南省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鄭州市科技局等45個單位獲“河南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馮志昌等71位同志獲“河南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河南省在崗科技特派員總數9820多人,居全國前列,累計選派科技特派員12220多人。2012年,全省科技特派員共實施科技開發項目645個,項目總投資19多億元,實現產值100多億元,利潤3億多元。此次表彰將對進一步調動廣大科技特派員的積極性,推動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創新創業產生積極影響。
湯森路透集團近日發布了“2012年全球創新100強”,榜單中美國所占比例最大,為47%;亞洲占32%;歐洲占21%。
湯森路透集團自2011年起開始發布全球創新100強,其評價依據主要為專利授權量、國際專利申請情況以及專利的影響等。與2011年相比,2012年的榜單中首次有2所大學進入100強,均來自韓國;政府機構也首次進入榜單,分別為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此外,榜單中汽車企業的數量增加了133%,從3家增加至7家。
經過近半年的醞釀、起草和爭論,由俄羅斯教育科學部牽頭制定的《俄羅斯國家科技發展規劃(2013—2020年)》終于塵埃落定。近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簽署命令,正式批準了該規劃的最終方案。
該規劃確定了五大具體任務:發展基礎科學研究;在科技發展優先方向建立前沿性的科技儲備;統籌科技研發部門的發展,完善其結構、管理體系及經費制度,促進科學和教育的結合;構建科技研發部門現代化的技術裝備等基礎設施;保障俄羅斯研發部門與國際科技平臺接軌。俄羅斯政府在聲明中說,該計劃的目標是建立高效、有競爭力的研究部門,確保其在俄經濟技術現代化進程中的主要地位。
印度政府近日通過了一項新的科技創新政策。該政策呼吁在未來5年內對科學增加一倍的投入,以期在10年內使印度發表科學論文的數量躋身世界前5位。
“科學主導的創新是發展的關鍵。”在印度年度科學大會上,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如是說。他指出,印度旨在培育科學人才,鼓勵大學研究,培養科學領域的青年領袖,并對做出貢獻者給予獎勵。目前,印度每年在科技方面的投資約為120億美元,這一數字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印度的目標是到2017年將這一數字升至2%。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近日舉行專家會議,制定了包括多項防災措施的核電站安全新標準要點草案,以防再次發生福島第一核電站那樣的嚴重事故。在征求國民意見后,該草案將于2013年7月正式實施。
該草案提出,要對核電站進行新的設計,以應對地震、海嘯等大規模自然災害和飛機撞擊等恐怖活動;同時,設立擁有反應堆冷卻設備、電源和第二控制室等的“特定安全設施”,以保證一旦堆芯損壞就能有效遏制放射性物質大量泄漏;增設“緊急時刻對策所”,在發生事故時作為現場指揮部使用;此前的類似安全標準只設想了核電站“短時間內喪失電源”的情形,新標準則要求配備至少可供24小時使用的電池,并能用發電車充電,即使沒有外部燃料和備用品補充,也能在一周內確保核電站的安全。此外,草案還要求核電站內的電纜采用阻燃材料,同時能夠防止網絡病毒和網絡恐怖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