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微
(長春師范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當今,以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顯然已成為開發人類思維能力的獨創性工具,信息技術被應用于數學教育領域,對數學的課堂教學產生巨大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視野下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關系變革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革。本文就信息技術視野下數學課堂教學方面的變革做一初步探討。
多媒體和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廣與發展,對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著巨大影響。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數學作為人們認識世界和表征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必然要與現代信息技術聯姻,從而促進數學教育的變革。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的重要途徑,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教育部2003年頒布實施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的 “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的課程內容、數學的教學、數學的學習方式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常常是以用聽、做題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被引入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所改變,變被動地接受學習為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學習方式,開拓學生的學習空間和視野,在信息技術引入數學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從學習數學轉向操做數學實驗,使數學對象可以利用計算機畫圖像、圖表、制作動畫等形象直觀的表現出來。如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既能用表達式表示,又能用圖像呈現出來,圖像還能形象的描述出滿足函數關系式的點的運動軌跡,這就使得抽象的數學關系變得顯性化,抽象的數學概念可視化,學生便于理解接受,從而改變了數學課堂教學結構。
信息技術引入數學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從老師黑板灌輸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讓學生認識數學有多種形式和角度,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搜索與問題有關的教案、例題,尋求解決問題方法,這樣不同的智力發展水平的學生就可以有自己自由發展的空間,不受制約、限制,同時,學生可以在計算機網絡中存儲自己總結的學習不足,積累經驗,建立自己的錯題記錄本,以備復習參考,也可以在個人網頁展示,以和其他同學探討便于取長補短。
用抽象數學語言進行交流是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在傳統黑板灌輸教學中,學生遇到的問題或要他人參與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得以解決,實現互相交流。信息技術更準確、更便捷、更方式多樣化,從而幫助學生迅速而準確得到的數學結果,并利用多媒體中的Word、PPT或投影教學軟件將自己對數學結果的解釋數學符號、數學圖表形象化。同時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來交流數學思想,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
教師的教學方式取決于教學資源的性質和學生的接受方式。信息技術教育環境下的數學教育資源與以往大不相同,教學內容不再是單一的教材呈現,而是媒體、網絡、軟件等多渠道的展現方式,們可以自主地選擇要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多種軌道展現內容紛呈的數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并趣,在新環境、新方式、新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將會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編選生動貼切的有的經驗和需要去探究新的問題、吸收新的養分,從而找相關的并且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加以解決。
傳統的數學教師教學方式是以老師講授,黑板上寫為主的單向灌輸式課堂教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個按教課書講課的老師和一群學生,教學就可以進行。現在,信息技術的融入,給數學教學帶來了光明前景,使教師改變了一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有獨創的機會,通過問題創設情景,讓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函數思想,解釋、應用、拓展學習空間,積極探索和建立自己對數學思想的理解,掌握學會數學的方法和途徑,從而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信息技術進入數學課堂教學后,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改變了傳統課堂中師生間的主副角色地位。教師不再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自主意識和學習主動性的學生。學生不再是一味接受和被灌輸的對象,他們在學習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獲取數學知識,從而最大化地促進自身數學認知結構的發展。
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堂,實現了以信息技術環境和信息化學習為依托,使數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所改變。但在這場深刻的變革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實踐中,和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將直接影響著信息技術與數學教育融和的深度和強度。
在進行數學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論作指導是進行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的前提和基礎。信息技術在新課程、新教法的基礎教育改革中,使先進的教學的理念、教學實踐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同時使教師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可以全面的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中的要素進行分析、設計,隨著學校信息化環境建設的不斷完善,教師的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使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改革整合的層次水平跨上了一個新臺階。
[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孫名符,劉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課程整合的若干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