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商學院 盧方元 周 超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焦科研
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研究
鄭州大學商學院 盧方元 周 超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焦科研
工業企業,尤其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自立創新能力是區域創新能力的核心,是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企業只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提高市場競爭力,使自己在本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筆者從自主創新活動能力、自主創新投入能力、自主創新產出能力和自主創新環境4個方面對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實際情況進行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從而全面揭示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狀況及特點。
1.自主創新活動能力。筆者用有科技活動的企業數和有科技機構的企業數這兩個指標來反映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動能力。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18 251個,其中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有1 690個,有科技機構的企業有915個。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占全部企業的比重為9.3%,低于全國11.6%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倒數第2位;有科技機構的企業占全部企業的比重為5.0%,低于全國5.3%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也排在倒數第2位。由此可見,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2.自主創新投入能力。自主創新投入能力是指企業能夠投入到自主創新過程中的主要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的能力,主要包括人員投入和經費投入。
(1)人員投入。R&D人員是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活動的人力因素。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R&D人員全時當量為52 481人年,占從業人員的比重為1.3%,低于全國1.4%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5位。由此可見,相對于企業從業人員而言,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R&D人員是不夠的,企業R&D人員的投入力度不大。
(2)經費投入。R&D經費支出水平是衡量一個企業自主創新實力和能力的重要指標。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R&D經費投入為97.6億元,占主營業務投入的比重為0.4%,低于全國0.6%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最后。這表明,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的投入力度不大。
3.自主創新產出能力。企業的自主創新產出包括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和自主創新所實現的經濟效益。其中,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可以用發明專利來反映,自主創新的經濟效益可以用新產品產值來反映。從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來看,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 587件,而企業發明專利平均申請量為0.09件,低于全國0.14件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居第5位。從自主創新活動所實現的經濟效益來看,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新產品產值為1 449.8億元,占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1%,低于全國11.3%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最后。由此可見,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創新產出效益不高,自主創新產出能力較低。
4.自主創新環境。為了能直觀地描述創新環境對創新能力的影響,筆者采用了政府資金在科技經費籌集總額中的比重以及金融機構貸款在科技經費籌集總額中的比重來描述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自主創新環境。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科技經費籌集總額為211.8億元,其中政府資金7.4億元,金融機構貸款8.7億元。政府資金占科技經費籌集總額的比重為3.5%,略低于全國3.7%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4位;金融機構貸款占科技經費籌集總額的比重為4.1%,低于全國5.8%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4位。由此可見,河南省政府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不強,金融機構在企業自主創新中的作用也不大,企業進行自主創新主要靠自身的資本積累。
1.自主創新活動能力。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18 251個,比2004年增加了58.9%,年均增長率為9.7%,略高于全國8.7%的年均增長率,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5位。其中,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有1 690個,比2004年增長了18.7%,年均增長率為3.5%,低于全國8.1%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最后;有科技機構的企業有915個,比2004年增長了42.7%,年均增長率為7.4%,低于全國9.8%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2位。從相對指標來看,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占總數的比重為9.3%,比2004年降低了25.4%,年均下降率為7.1%,而全國的年均增長率則為-0.6%,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最后;另外,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科技機構的企業占總數的比重為5.0%,比2004年降低了10.5%,年均下降率為2.0%,而全國的年均增長率則為1.0%,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3位。
以上數據表明,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雖然在企業總數上的擴張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的增長速度卻趕不上全國平均增長速度,從而導致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的比重低于全國平均增長率。同樣,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的增長速度也低于其企業總量的增長速度,從而導致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的比重連年下滑。有科技機構的企業所占的比重亦是如此。
2.自主創新投入能力。
(1)人員投入。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R&D人員全時當量為52 481人年,比2004年增長了108.28%,年均增長率為15.8%,低于全國17.8%的年均增長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僅居第5位。從相對指標來看,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重為1.3%,比2004年增長68.6%,年平均增長率為14.0%,與全國基本持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3位。數據顯示,河南省無論是R&D人員總量還是其占從業人員的比重在這幾年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但增速均沒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也僅排名中下游的位置,這充分說明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R&D人員投入強度不高。
(2)經費投入。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R&D經費共97.64億元,比2004年增長了255.1%,年均增長率為28.8%,高于全國22.7%的年增長速度,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2位。然而,從相對指標來看,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2008年為0.4%,比2004年降低了2.5%,年均下降速度為0.5%,低于全國1.7%的年增長速度,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5位。數據顯示,河南省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R&D經費總量的增長速度較快,但相對于主營業務收入而言,R&D經費的投入力度還是不夠。
3.自主創新產出能力。從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來看,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共1 587件,比2004年增長了256.6%,年均增長率為37.4%,高于全國30.5%的年均增長速度,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3位。從市場方面看,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為1 449.8億元,比2004年增長了190.2%,平均增長速度為30.5%,高于全國26.2%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5位。總體來說,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自主創新產出方面的增長速度較快,不足的是新產品產出率有所下降。
4.自主創新環境。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籌集科技經費211.8億元,比2004年增長151.6%,年均增長率為25.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2%,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最后。其中,政府資金7.4億元,比2004年增長250.0%,年均增長率為36.6%,高于全國27.2%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3位;金融機構貸款8.7億元,比2004年增長37.7%,年均增長率為8.3%,低于全國14.3%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5位。從相對指標來看,政府資金占河南省科技經費籌集總額的比重,2008年為3.8%,比2004年增長了38.3%,平均增長率為8.4%,高于全國1.5%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2位;金融機構貸款額占河南省科技經費籌集總額的比重,2008年為4.1%,比2004年降低了45.3%,平均下降率為14.0%,高于全國8.7%的平均下降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4位。總體來說,河南省的融資環境相比以前還是有較大的改善。
1.靜態上看,2008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各指標的總量水平都較高,但相對量上的優勢均不大。
2.動態上看,近5年來,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從總量上看,相對于2004年,2008年河南省各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除有科技機構的企業數、R&D人員全時當量及金融機構貸款額這3個指標的平均增長速度低于全國水平外,其余指標的平均增長速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然而,大多數指標的相對量卻沒有太大的優勢,除了R&D人員全時當量比重、企業平均發明專利申請量、政府資金占科技經費籌集總額的比重這3個相對量比2004年有所增加外,其余指標的相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綜上,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要想獲得自主創新的長足發展,就應該在增加創新投入總量的同時更加注重投入的力度和效率,尤其是高層次研發人員和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自主創新的各項法規,改善企業自主創新環境,以促進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活動,進而促進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