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唐廷斌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唐廷斌
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指為了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準確、合法、完整,有效實施管理活動并保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而在單位內部制定的會計控制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合理有效地利用經濟資源,防止錯誤和舞弊發生,提高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內部控制意識薄弱。當前,一些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缺乏對內控制度的重視和了解,對建立健全單位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夠,沒有意識到內控制度是一項環環相扣的動態監督機制,是內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使這項行之有效的制度流于形式。
2.管理機制存在缺陷。迄今為止,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只是用一般的財經法規和規章制度代替內控制度,缺乏明確的崗位責任制,職權不明確,責任不清楚,程序不規范。
3.預算控制的作用難以發揮。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手段,盡管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實行了部門預算制度,但由于缺乏科學性、嚴謹性和計劃性,大部分沒有細化到某個具體的項目,實際操作不適用、不順暢,結果往往不時進行預算追加和變更,預算控制形同虛設。
4.人員素質低。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發揮作用的關鍵是執行人員的實際運作水平。執行人員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身體不適、理解錯誤、判斷失誤等人為因素都會導致控制失效。另外,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通常只能起到核算、付款的作用,對固定資產和其他物資重購輕管,不按規定定期進行財產盤點,不按時進行卡片和明細賬登記,導致對資產的管理過于粗放甚至放任,記錄的只是一筆糊涂賬。
1.依靠合法高效管理服務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更是法制經濟,這就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同樣要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以規范自身行為,加強管理,保證不“犯規”、不“出格”。內部控制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求行政事業單位管好用好國家資產,保證業務活動有序進行,從而服務國家政策方針的貫徹落實,提升單位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2.保障和維護國家資產的安全、完整。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是指由行政事業單位占有和使用的,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行政事業單位對自身所掌握的國家資產能否進行有效管理,關系到其能否更好地履行社會職能,能否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也是檢驗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能力的標準之一。
3.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財務信息真實可靠。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包括3個方面,即財務報告目標、營運性目標和遵循性目標。通過內部控制,各部門和人員之間相互審查、核對和制衡,可以防止舞弊行為,也能減少虛假財務信息的產生,保障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
1.明確內控責任,強化內控意識。新修訂的《會計法》明確了單位負責人是單位財務與會計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其對本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及內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負責。同時,還要保障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在單位內部為會計人員實行有效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2.遵守財經法規,健全內控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會計法》、《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自身情況和特點,制定切合實際的內部控制制度。不但要在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規定,而且要在崗位職責、監督權限、控制方式、反饋渠道等方面進行職責確認,并把內部控制的績效考評結果與有關人員的考核、晉升、評先等掛鉤。
3.健全會計工作組織體系。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獨立的會計機構,配備符合條件的專職會計人員。其次,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會計崗位的設置既要符合本單位實際需要,更要符合內部控制的要求。第三,會計人員應當對會計政策、法規有高度的敏銳性,持續學習相關知識,不斷提高職業判斷能力。
4.把好事前控制關,完善部門預算控制。預算編制是行政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也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年度預算方案的編制要遵循科學、合理、審慎、求效的原則,不僅要與本單位的發展規劃、管理目標相符合,還要反映本單位預算期內的經濟活動規模、成本費用水平和績效目標。
5.規范固定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的一項重要職責。要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效用,做到科學配置、物盡其用、管控到位、責任明確,就需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科學管理,對固定資產業務建立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努力做到授權適當、控制得力。同時,要將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貫穿于固定資產取得、驗收、使用、維護、處置和轉移的每一個環節。
6.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完善內控配套措施。內部審計制度是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自我監督、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有效預防和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不是各自獨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兼容”系統。實踐證明,建立內部審計制度,配備專職內審人員,明確內審工作職責,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績效,促進信息對稱,不斷提高內控效果的正確選擇。
綜上,我國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步認識到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的。近幾年,我國政府也相繼出臺了許多有關內部會計控制的法律法規,促使了會計內部控制不斷朝理性化的方向發展。但是,由于制度的不盡完善和一些人為的因素,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理論和實踐尚處于探索、完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