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傳軍
(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二溝醫院 高郵225632)
帶狀皰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非傳染性急性炎癥性皮膚病,既傷及皮膚又會累及神經的一種自限性病毒性疾病,以皮膚紅斑、灼熱刺痛、簇集皰疹為特征,沿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并且伴有明顯的神經痛和局部淋巴結腫大等,因多纏腰而發,故中醫稱“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蛇丹”,全病程2周左右,嚴重者可遷延日久,一般不會超過1個月。筆者近3年對門診42例帶狀皰疹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42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齡14~74歲,平均51歲;病程最長8 d,最短1 d,平均3 d。皮損受累部位:頭面部6例,頸部2例,胸脅部12例,腰腹部17例,上肢2例,臀下肢3例。
1.2 中醫內治
1.2.1 肝膽濕熱型 紅斑水皰明顯、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口干,口苦,心煩易怒,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止痛。藥用:龍膽草20 g、梔子 10 g、黃芩 20 g、柴胡 15 g、生地 15 g、當歸10 g、大青葉20 g、板藍根20 g、蒲公英20 g、澤瀉15 g、車前子10 g、生甘草10 g,發于頭面、頸部者加牛蒡子10 g、野菊花10 g;發于腰腹部、下肢者加黃柏、蒼術各15 g。
1.2.2 脾濕內蘊型 皮疹色淡紅,周圍紅暈不明顯,水皰較多,皰壁松弛,疼痛較輕,水皰破后,糜爛有滲液,食欲不振,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滑。治宜健脾利濕,解毒止痛。藥用:蒼白術各10 g、陳皮15 g、豬茯苓各10 g、澤瀉10 g、厚樸10 g、板藍根20 g、生苡仁25 g、生甘草10 g。
1.2.3 氣滯血瘀型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心煩不寐,精神不佳,舌質紫,苔薄白,脈弦細。治宜理氣活血,和絡止痛。藥用:當歸15 g、白芍15 g、桃仁 15 g、紅花 15 g、金鈴子 10 g、玄胡10 g、柴胡 10 g、丹參 15 g、白術 10 g、虎杖 20 g、枳殼 20 g、珍珠母40 g、牡蠣30 g。均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
1.3 中醫外治 取六神丸和季德勝蛇藥各等分研末用溫開水調成糊狀涂擦皮損處,4~5次/d。另外,若水皰不破、較大者,可消毒后用針灸針刺之,使瘡液流出,以減輕脹痛,再涂擦上述藥物。
1.4 西醫治療 西藥以抗病毒、止痛、營養神經、防止感染為原則,發病早期給予阿昔洛韋5 mg/kg,2次/d靜滴,或200 mg/次,4次/d口服,或利巴韋林400 mg/次,3次/d口服;聚肌胞2 mg,1次/d肌注;維生素B120 mg,3次/d口服;消炎痛25 mg,3次/d口服,根據病情適當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1.5 結果 痊愈:疼痛消失,皰疹全部結痂或消退,36例;好轉:疼痛減輕,皰疹基本結痂或消退,無新皰疹出現,5例;無效:疼痛無減輕,仍有新皰疹出現,1例。治愈率86%,總有效率98%。
劉某,女,48歲,農民,2011年9月10日初診。患者右胸脅部大面積片狀皰疹,赤腫脹痛劇烈3 d。查體:T 37.0℃,一般情況可,舌質暗紅,苔黃膩,脈弦數,心肺腹無特殊陽性體征。治療:內服中藥,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止痛,藥用:龍膽草20 g、梔子10 g、黃芩 20 g、柴胡 20 g、生地 15 g、當歸 10 g、金銀花20 g、大青葉20 g、板藍根20 g、蒲公英20 g、澤瀉15 g、車前子 10 g、生甘草 10 g、黃柏 10 g,每日 1劑,水煎飯后服;外用六神丸和季德勝蛇藥研末后溫開水調成糊狀涂患處,每日4次;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阿昔洛韋250 mg,2次/d靜滴,聚肌胞2 mg,1次/d肌注,維生素B120 mg,3次/d口服,消炎痛25 mg,3次/d口服。治療3 d,病情好轉,皰疹明顯吸收,疼痛減輕,無新發皰疹;第5天皰疹結痂,感輕微疼痛;第8天疼痛消失,皰疹消退。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該病毒具有親神經及皮膚的特性,其發生、發展與機體的細胞免疫缺陷有關,以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性水皰為特征,常伴有明顯的神經痛[1~2]。中醫學稱之為“蛇串瘡”、“纏腰火丹”、“火帶瘡”、“蛇丹”等,《外科啟玄·卷七》中又叫“蜘蛛瘡”,并說“此瘡生于皮膚間,與水窠相似、淡紅且痛、五七成攢,亦能蔭開。”此病多由于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妄動和脾經濕熱內蘊,又兼感毒邪,以致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成,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滯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可分為:肝膽濕熱型、脾濕內蘊型、氣滯血瘀型,故中藥內治依型辨證施治達到了清熱、利濕、解毒、止痛的功效。中藥外治中六神丸具有消炎止痛、清熱解毒、斂瘡生肌的功效,季德勝蛇藥有很好的消炎、消水腫及止痛的作用,二藥合用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西藥中阿昔洛韋對皰疹病毒有高度抑制作用;聚肌胞為一種高效干擾素誘導劑,具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利巴韋林能抑制多種病毒的生長[3];維生素B1可以營養神經及緩解神經痛;消炎痛具有較強的抗炎功能和鎮痛效果。中西醫結合,相輔相成,治療帶狀皰疹,療效快,治愈率高,既縮短了病程,又減少了皰疹后神經痛,值得臨床推廣。
[1]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9
[2]劉海蘭,邱桂榮.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18例體會[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2,12(1):13-14
[3]國家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01,6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