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龍
(江蘇省射陽縣中耀蠶種場,江蘇 射陽 224300)
江蘇省射陽縣中耀蠶種場創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經過幾代蠶桑人的不懈努力,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生產能力迅速增加,2011年生產一代雜交種近20萬張,全部銷售,蠶種不僅滿足本地需要,還遠銷國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究其原因,是狠抓質量管理這一關鍵,而冬季蠶種浴消,是關系到蠶種質量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筆者從事蠶種生產20多年,淺談一些做法,供同行們參考。
浴種時間的遲早與蠶種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洗落的過程中,各項操作都能使蠶卵受到物理刺激,加速蠶卵的活化性。如浴消過早,浴消后蠶卵易遇高溫,部分已解除滯育的蠶卵胚胎會慢慢發育,已發育的胚胎在低溫冷藏抑制種,對低溫的抵抗力減弱,容易造成蠶卵孵化不齊和催青死卵。浴消過遲,蠶卵已全部解除滯育,會耽誤冷藏適期。浴種時期,應掌握在平均氣溫穩定在5~10℃,氣溫略低于水溫進行,江蘇蘇北一般安排在12月上旬。浴種水溫以前一般認為10℃以下。通過多次試驗和生產實踐,目前江蘇蘇北浴種水溫一般掌握在10~15℃之間,比以往有所提高,因為水溫過低,加速蠶卵解除滯育,對以后的保護不利。
蠶種浴消前10~15d,對所有浴種用的蠶室、浴種室、浴種場地、浴種用具進行徹底清洗消毒。晾種室、蠶種保護室、稱量裝盒整理室要有降溫、防凍措施,安裝好空調機,準備好冰塊。
浴消前做好蠶種的肉眼檢查和排隊,仔細核對各批蠶種的品種、批次、數量、逐塊 (張)檢查卵面,刮去不符合品種形狀的蠶卵和純種卵。淘汰不良卵、死卵超過規定和微粒子病毒率超過規定的蠶種。原種以上各級蠶種,應先淘汰有微粒子病蛾的蠶種,然后以批為單位逐張逐圈調查,挖去無母蛾卵圈、產卵不規則卵圈,雙蛾卵圈。散卵原種必須先淘汰不良卵率和死卵率不合格的卵圈,然后才可洗落。
散卵的浴消的程序可分為:取種→浸種→脫漿→消毒→脫藥→比選→脫鹽→脫水→干燥→保護。
①取種。浴種前一日,取下散卵布,每10塊左右為一捆折好,蠶連紙每30張插入種架,分清品種、批次、核對數量。
②浸種。浸種水溫10℃,浸種時間1~1.5h。浸種過程要適當翻動,使其充分浸透,便于刮卵。
③脫卵。刮卵前先將散卵布拉挺,檢查散卵布背面有無蠶卵,刮卵時,應集中思想,帶水斜刮,動作輕巧,用力均勻,向下直刮,防止損傷蠶卵。刮完25塊布左右,收集蠶卵。
④脫漿。脫漿是否干凈,對消毒和比重均有一定的影響。脫漿先在清水中進行粗脫,脫去大部分漿液,漂去上浮的不良卵,吸取殘漿纖維物和卵殼等。然后移入另一水槽中進行細脫,除去布絲、雜物,并輕輕揉動疊卵,減少膠著卵。
⑤消毒。消毒必須掌握濃度、液溫、浸漬時間的標準化。漂白粉稀釋液以有效氯濃度以0.33%為中心,0.3% ~0.35%為范圍。消毒液溫以13℃為中心,10~15℃為范圍,浸漬時間10min。在消毒過程中要輕輕攪動蠶卵,已達到減少膠著卵和徹底消毒的目的,藥液用過一次后應棄之,不能再用。
⑥脫藥。消毒后的蠶卵移至清水中進行脫藥,先行初脫,脫去漂白粉。反復多次,脫藥時間40~60min。
⑦比選。保證蠶種質量,提高良卵率的關鍵是比重選卵,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一般蠶卵的比重范圍在1.075~1.095內,輕重比的開差為0.01,最大不超過0.015。保證大批中心良卵輕比時良卵沉在下面,上浮的大部分是不良卵、不健康卵,應全部淘汰。重比時,由于鹽水濃度大,良卵在上,不良卵在下,應分三段收卵,先放淘汰卵,再放浮游卵,最后放上浮的良卵。下層的淘汰卵應全部淘汰。對重必浮游卵可按原種開差在比重一次,回收良卵。但原種散卵重比時,浮游卵及云層卵不回收良卵。
⑧脫鹽:經鹽水比重選出的蠶卵盛放在散卵容器內,移入清水中輕輕翻動,換水數次,脫凈鹽味。若脫鹽不凈,鹽分潮解,會影響蠶卵干燥。脫鹽時間一般30min以上。
⑨脫水和干燥:脫水機的轉速是200~300轉/min,不宜太快或太慢,脫至無水滴飛出為止。脫水后的蠶卵立即送晾種室或散卵快速干燥裝置內風干。晾種室的溫度最好控制在5℃左右,防止3℃以下和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