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生
預拌商品混凝土是以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據需要摻入的外加劑、礦物摻合料等組分按一定比例,在攪拌站經計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運輸車,在規定時間內運至使用地點的混凝土拌合物。它與過去傳統的施工現場攪拌相比有更多的優越性和特點:商品混凝土具有專業化生產的特性,且質量相對穩定;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廣使用散裝水泥;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建設工期;促進文明施工、有利于保護環境、減少粉塵噪聲的污染。由于上述優點,商品混凝土越來越受到建設、監理、施工各方主體的重視,得到社會的認可。
忻州市自2005年第一家商品混凝土公司(攪拌站)成立以來,先后建成了國旺、享旺、禹東等多家混凝土公司(攪拌站),它們為忻州市城區的建設工程質量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近期通過對這些混凝土公司(攪拌站)的監督檢查,我們認為:進一步加強對商品混凝土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和施工現場質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1)原材料進場時,供方未依據國家有關標準規定,按進場批次(檢驗批)提供質量證明文件。2)忻州市地材資源廣泛,生產廠家良莠不齊,如豆羅砂、奇村砂及碎石等質量差異較大,經抽樣檢驗,不同產源砂子的含泥量、泥塊含量等指標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嚴重超過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3)砂、石料堆場混亂,不同產地、品種、規格混雜堆放,無明顯標識。
1)原材料進場時,未按進場批次(檢驗批)進行隨機抽樣檢驗。2)部分試驗儀器設備超過計量檢定周期,且無維修保養和定期校驗(自檢)記錄。3)實驗室混凝土配合比使用的原材料與生產現場使用的原材料的檢驗批不一致。4)無不合格材料登記臺賬和報告制度。5)實驗室人員流動性較大,素質有待提高。
1)電子計量設備雖有法定計量單位的檢定證書,但在檢定周期內無定期校驗(自檢)記錄。
2)對于原材料計量,無粗、細骨料含水率變化時對混凝土配合比調整的記錄;在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過程中,無根據混凝土質量動態信息及時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調整的記錄。
3)無混凝土質量出廠檢驗(混凝土強度、拌合物性能及施工要求)的相關質量證明資料。
1)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后,交貨檢驗應當由需方或供、需雙方協商認可的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承擔,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實際仍是由供方來替代進行。2)交貨檢驗的檢驗項目如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的取樣方法、取樣頻率未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和澆筑成型的過程中隨意加水易導致混凝土結構構件產生裂縫,并影響混凝土的實體強度。
1)GB 50164-2011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第6.2.1條規定:混凝土原材料進場時,供方應按規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質量證明文件。質量證明文件應包括形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與合格證等,外加劑產品還應提供使用說明書。2)砂、石料應按不同品種、不同規格分別堆放,并設置明顯的標識牌。3)原材料進場時應隨機抽樣,按規定的檢驗批進行質量檢驗。散裝水泥按每500 t為一個檢驗批,袋裝水泥按每200 t為一個檢驗批,粉煤灰或粒化高爐礦渣粉等礦物摻合料按每200 t為一個檢驗批,硅灰按30 t為一個檢驗批,砂、石骨料按400 m3或600 t為一個檢驗批,外加劑按每50 t為一個檢驗批。4)電子計量設備和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周期檢定和定期校驗是商品混凝土計量準確性和可靠性的質量保證。5)根據《山西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的規定:實驗室必須單獨建立不合格材料登記臺賬。檢查表明:混凝土公司(攪拌站)實驗室不僅未建立不合格材料登記臺賬,也無不合格項目的報告、反饋和處理制度。經抽樣檢驗,商品混凝土使用的粗、細骨料的含泥量、泥塊含量和針片狀含量等指標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有時甚至嚴重超標。由此可見,為杜絕不合格材料的使用,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建立不合格材料的登記、報告、反饋和處理制度顯得非常重要。6)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導生產和現場計量的主要依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符合現行標準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的規定,并應滿足混凝土施工性能的要求,強度以及其他力學性能、耐久性能和長期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粗、細骨料含水率發生變化時或在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過程中,比如氣候和施工情況的變化則需要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適當調整,并應有相關記錄資料。7)實驗室應當建立長效的培訓制度,以提高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技術水平。人是一個企業質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的業務素質不高,技術能力不強,沒有高度的責任心,就很難勝任試驗檢測工作。加之現實的經濟社會,一些業務素質較高,經驗較豐富的人員,很難在一個實驗室長期工作,人員的流動性也是企業管理的一大難題。8)預拌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交貨檢驗。用于出廠檢驗的混凝土試樣應在攪拌地點取樣,用于交貨檢驗的混凝土試樣應在交貨地點(施工現場)取樣。檢驗項目應包括混凝土的強度、坍落度和施工性能等要求。出廠檢驗不能代替交貨檢驗,而交貨檢驗也不能替代出廠檢驗,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后,監理人員應在現場旁站見證,對混凝土拌合物進行隨機抽樣檢驗,按GB/T 50107-2010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的有關規定制作標準養護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和拆模試塊等。取樣應隨機從同一運輸車中抽取,并應在卸料過程中卸料量的1/4~3/4之間采取。對不能滿足施工現場要求的混凝土,供方人員應及時反饋混凝土質量的動態信息,以便出廠時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進行調整。9)因混凝土收縮變形產生的裂縫,長期以來一直是商品混凝土未能解決的一大難題。監督調查證明: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和澆筑過程中隨意加水是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之一。《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第6.1.2條明確規定:“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和澆筑成型過程中嚴禁加水”,該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如因夏季氣候炎熱、運距過遠,交通或現場等問題造成坍落度損失較大而卸料困難時,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摻入適量減水劑(而非加水)的措施,減水劑的摻量應有經試驗確定的預案。10)對單位工程的主要結構構件實體強度檢測結果表明:剪力墻、柱的實體強度偏低,甚至達不到設計要求,從商品混凝土角度而言,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隨意加水是結構構件實體強度降低的根本原因,這與“強柱弱梁、強剪弱彎”的設計原則相違背,從而使工程存在嚴重的質量隱患。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和發展的動力。商品混凝土公司(攪拌站)應樹立質量意識和服務理念,加強內部質量管理,建立和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進一步強化事前控制和過程控制,積極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為全面提高工程質量,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做出自己的貢獻。
[1]GB 50164-2011,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S].
[2]GB/T 14902-2003,預拌混凝土[S].
[3]GB/T 50107-2010,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S].
[4]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