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鴻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的道路網規模越發龐大。市政道路作為城市經濟社會運行載體的作用越發顯著,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投資多為政府投資,當然也出現與地產開發相配套等其他社會投資共同參與建設的格局;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出現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和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相結合的較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但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也存在一些較為普遍的共性問題。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好壞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公共利益,為了有效實現市政道路建設投資效益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筆者結合地方實際提出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
市政基礎設施是社會公益性項目,多冠以民生工程之名。由于其公益性其投資效益不顯著故而市政道路的建設資金大多為政府投資。而政府投資的資金實際上是納稅人心血。由于市政工程受到交通、用地、周邊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市政道路工程的工期一般不會太長。市政工程的建設單位多為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政府委托的單位如城市資產投資公司,這些單位由于自身的權力或其所處特殊地位以政府名義,在實施市政項目往往不執行基本建設程序,不進行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不進行招投標,也或不委托監理等。有的工程開工多日甚至到工程完工還沒有簽訂正式施工合同、監理合同;有的工程不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和施工許可證,有些工程沒有土地、規劃手續甚至沒有正式的施工圖紙;為追求所謂“政績”,一味壓縮工期,甚至縮短設計周期,這極易導致工程項目設計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質量隱患,造成工程質量內在品質的降低,運行后出現大量質量問題。為了所謂的“政績”一再壓低價格追求最低價,讓一些賺黑心錢的施工隊伍進入市場,還美其名曰“少花錢、多做事”甚至提出“花一分錢做五分錢的工程”這樣的要求。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很多為了獻禮、形象、政績或應付檢查,往往重視工期而忽視質量,有時出現搶干和蠻干。各責任主體不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或對強制性標準不熟悉。工程實施后,重政治,輕技術;重工期,輕質量的現象應運而生。從政府主管部門或監督機構乃至社會各界較普遍認為道路工程即使壞了修修補補就行,正是這樣的忽視,給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質量埋下了一定的質量隱患,造成了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
現在施工企業質量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很多搞所謂項目承包制,即項目部只向公司交管理費,類似轉包掛靠的行為使得企業對項目部的質量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只收費不管理,項目部隨意性很大常唯利是圖,產出品質量低劣;有些施工單位不具備相應資質,只好掛靠施工;施工單位或其項目部質保體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圖紙施工,擅自變更設計。有些企業以低于成本價中標,為了獲得利潤保證企業生存而采取偷工減料賺黑心錢。
監理企業也存在內部項目承包制,低價獲得監理業務,一個總監找一兩個監理員,專業不配套、人員配備不足,監理工作不到位形同虛設。
市政道路建設單位多為政府或其職能部門,多有少花錢多做事,做出政績的思想。不履行基本建設程序,一味追求進度,甚有自以為是,強制改變設計意圖體現自身意志;不尊重實際,不認可技術規范想怎么辦就怎么辦,造成造價增加、質量下降達不到使用功能等。
應該增強工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每一條道路都是城市整個系統的一根血管,哪根血管不通哪就要出問題,質量上出現問題,將給國家和群眾的財產帶來損失。
首先要理順、規范市政工程建設市場。加強對質量責任主體執行法律、法規的監督。嚴格市政工程法定建設程序,規范工程建設各方行為。按照法定建設程序辦事,規范運作而不為了所謂政績而知法犯法,出現對待其他項目嚴格按照建設程序,對待自身作為業主的工程卻不履行程序的局面。所謂“己不正何以正人”,工程源頭就出了問題,環環相扣如何能建設精品工程。
眾多工程實踐證明,提高工程質量必須建立層級落實的質量責任制,政府投資工程及其他資金的市政民生工程無論其大小,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應該指派專人負責,明確其責任并有可行的問責機制。同時對于參建責任主體如勘探、設計、施工、材料設備供應、監理等要按照其法定權利及義務,對工程的各個環節負責,并將責任分解落實到人,出了質量問題,就要查找問題,追究責任。尤其是那些建設單位為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特權”部門實施的工程對所謂“首長要求”要有足夠的約束與問責,避免其隨意改變設計,胡亂指揮給工程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認真貫徹執行建設部《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不良記錄管理辦法(試行)》,對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所規定的質量責任和義務的行為,以及勘察、設計文件和工程實體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技術標準的情況進行記錄、上報、通報,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保證工程質量和優秀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亦呼喚上級主管部門加大對所轄范圍內市政工程的監督檢查,對下級“特權”部門一些“不良做法”多敲警鐘,減輕一線監管人員或責任主體“有苦說不出”的壓力。
很多地方市政道路工程設計出現業主(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找“星期六工程師”私人設計。有資質設計單位的圖紙不經過審查直接交付施工。有的審查機構缺乏市政公用工程勘察設計的專業人才;有的審查機構沒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圖審查的資質;另一方面,市政工程建設單位施工圖審查意識淡薄,不少建設單位跳過施工圖審查這一法定程序;有些市、縣(市)的施工圖審查機構不設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圖審查內容。
建設工程中,施工單位質量自控是基礎,監理單位有效監管是關鍵。要提高工程質量,監理就要著眼于工程的工期進展和質量客觀實際,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進度、質量、工程造價和合同管理,協調生產過程中各有關單位的關系。配備必要的人員與設備科學規范的開展監理工作。特別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建設單位的市政工程,監理單位要積極取得其理解和支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按法律法規開展工作,避免政績工程成為問責工程。
市政工程質量監督必須體現政府監督的“權威、公正、科學”。質量監督人員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術和方法,體現技術權威性;要提高監督執法能力,質監人員要學法、懂法、守法,嚴格按程序執法體現公正性;采用必要的儀器設備對實體質量進行規范化監督、檢查、抽測,體現科學性。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樹立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的社會責任感。依據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編制有針對性的質量監督方案,切實加強工程實體質量監督,特別是重要部位、關鍵工序、隱蔽工程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和現場抽測頻次,對工程質量控制資料要進行認真核查。同時,要深入調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工程質量通病。
很多的市政工程存在管理問題,有些是地方政府法制觀念不強,相關負責人沒有正確的政績觀導致其他參建責任主體在無奈之下只有順從,不得不違法違規。比如沒有任何手續,領導說要在這修條路三個月通車就出現了沒設計、沒圖審、沒施工許可等多無工程的盲目上馬與推進。領導說此節點不美觀就出現了沒有任何設計變更的自主返工施工。這些或許出發點是好的但往往留下了很多隱患,好心做壞事。按程序辦事,切實遵守法律法規、執行技術規范、尊重客觀實際才能真正保證工程質量。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才有正確的指令才可以讓以上種種成為可能。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項目與其他工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質量要求高,市政道路人、車流集中,其設計和施工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綜合效益。2)工期要求緊,市政基礎設施很多急需改善,政府和民眾往往都希望工程項目盡快開工、盡快投入使用。3)市政工程的效用特點也使其必然成為“民生工程、政績工程”。市政工程影響因素眾多,社會各界要求不斷提高,問責和信用機制的建立健全必然要求完善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對市政工程建設進行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管理,確保工程項目的投資、進度、質量、安全等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