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軍
我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規定,高層建筑指10層及以上的住宅及總高度超過24 m的公共建筑及綜合建筑。高度為100 m以上的建筑為超高層建筑。
建筑高度不斷增加,“第一高樓”的記錄屢屢被刷新,高層建筑的設計與施工不斷完善和改進,呈現了許多新特點和亮點。施工特點主要表現在“高、深、長、密”這幾個方面:“高”指層數多、高度高,工程量大,技術復雜,露天、高空作業多,平行流水、立體交叉作業多,機械化程度高,高空安全防護要求嚴,垂直運輸量大,防火、通訊聯絡、用水及建筑垃圾的處理難度大。結構裝修、防水質量要求高。操作人員高流動性,生產工藝過程、操作場地不斷變化,建筑施工為高風險性與意外傾向性行業。“深”指基礎埋置深度深。為保證高層建筑地下埋深嵌固要求,設計地下室作為人防層、設備層、地下車庫及輔助用房,基礎埋深通常在室外地坪5 m以下。“長”指施工周期長。施工工期在2年左右,跨越冬季和雨季,冬、雨期季節性施工工效低、投入大,建設單位工期要求緊。必須周密細致的進行高層建筑施工方案設計和施工組織技術經濟分析,合理布置組織施工,縮短工期。“密”指施工工序多、配合復雜,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用多,施工準備工作量大,基坑支護和地基處理復雜,市區內施工用地緊張,周邊環境復雜。必須周密設計,合理安排現場臨時設施工程,加快周轉,減少材料的二次搬運和材料、設備的儲存量。
建筑施工傷害事故的誘因:因其具有不確定性和可變性,致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全面性、全員性、持續性、全過程性,施工過程的每個環節都不能松懈。從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入手,主要對誘發安全施工的深層次的管理因素進行分析。
1)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工作環境的不安全狀態。
2)間接原因。管理制度因素;教育;管理體制;技術因素。
3)分析。采用因素分析法將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后得出,間接因素導致的事故頻率高于直接因素導致的事故頻率;誘發事故的直接原因中,物的因素危險性最大,其次是人的因素和工作環境因素。a.人的不安全行為。情緒化:受生理及心理的影響,受到不公平待遇,人最易情緒化,會產生泄憤情緒,導致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章監督。習慣主義:以自己一貫的錯誤習慣,不學習,不接受教育,隨心所欲,堅持“習慣性犯錯、習慣性違章”。經驗主義:以以往的做法沒導致事故發生為經驗,不求改進,存在僥幸心理。b.物的不安全狀態。物具有潛在的破壞能力,隨著時間、操作工藝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是構成事故的物質原因。c.工作環境的不安全狀態。高度重視工作環境,不能按照生活環境的習慣處理工作環境中的問題,不可疏忽。d.管理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物及工作環境的不安全狀態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存在缺陷造成的。以科學管理為突破點保證高層建筑施工安全。
施工企業建立高素質的穩定的安全技術干部隊伍,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的管理,確保施工安全的順利進行。
1)力保控制目標,爭取完成計劃目標。2)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明確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由公司安全科負責監督執行,各級、各部門、各項目經理部組織實施。
5.2.1 施工組織設計
1)施工組織設計的安全技術保證措施,必須滲透分解到每個施工階段的每個分項工程。2)新工藝、新技術、新施工方法、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要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提出安全技術操作要求。3)消滅危險作業、改善勞動條件、減輕笨重勞動、消除噪聲、治理塵毒和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提出治理措施。4)施工組織設計審批后,涉及安全的設施和措施不得擅自更改,若更改必須報原審批單位重新審批。
5.2.2 專項安全方案
腳手架工程、吊籃、吊架、安全通道、“三寶、四口”及“臨邊”安全防護措施、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大孔徑人工擴底樁基礎、模板工程、施工用電、起重吊裝、外用電梯、門式架、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安裝、拆除作業等特殊工程要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有計算書,并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后執行。
5.2.3 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
1)開工前,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向參加施工的工地負責人、工長和職工,將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單項工程施工前,向工地負責人、工長進行重復交底,就安全技術措施的具體內容和施工要求,詳細交底和討論,使執行者充分理解,為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打下基礎。3)安全設施、防護設置列入任務單,落實責任到班組或個人,實行驗收制度。4)安全技術措施檢查落實。項目技術經理、執法經理、施工負責人(工程部長、技術部長、工長等)、編制者和安全技術人員,經常深入工地檢查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情況,及時糾正違反安全技術措施規定的行為,發現和補充安全技術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完善、更有效。5)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建立與經濟掛鉤的獎罰制度。
5.2.4 安全技術交底
1)分項工程施工前,工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到位,交到每個操作工人,履行交底手續。2)必須定期或不定期的分工種、分項目、分施工部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3)各班組每天要根據工長簽發的安全交底,進行有針對性的班前教育講話,并形成記錄。
制定安全教育制度,采取安全教育室、安全知識講座、報告會、培訓班、進行圖片和典型事故圖片展覽,放映,安全知識競賽,板報、墻報、簡報等形式落實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要做到制度化、經常化。根據接受教育對象,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和多種形式,把經常性的普及教育貫穿于管理全過程。
安全生產檢查是推動開展勞動保護工作的有效措施。包括企業本身進行的經常性檢查,地方勞動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聯合組織的定期檢查,專業重點或季節性檢查。
5.4.1 安全生產檢查注意事項
1)有領導、有計劃、有重點的進行;2)建立安全檢查的組織機構;3)制定安全檢查計劃;4)檢查重點要突出;5)防止搞形式、走過場;6)要講究實效,“邊檢查、邊整改”,發動群眾及時整改;7)檢查出問題,必須認真落實,整改到位。
5.4.2 檢查結果的處理
積極采取措施消除安全檢查發現的危險因素,把事故和職業通病消滅在萌芽狀態,保證安全生產。
推行施工現場安全色標管理,引起人們對不安全色的注意,預防安全事故發生。
推行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安全動態管理日檢表管理制度,施工現場項目經理、生產經理、技術經理、工長、安全員的責任分得十分清楚。層層把關,各負其責,全員管理。
安全經費必須認真落實,杜絕因減少安全投入致使防護不到位而發生的傷亡事故。施工現場重點做好以下安全防護:
1)觸電安全防護措施。根據施工現場用電設備布置情況,編制《臨時用電專項方案》。施工現場電工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及《臨時用電專項方案》執行。采用TN-S系統供電,三級配電,兩級防護。嚴格實行一機一閘一箱一漏一保護,嚴禁一箱多機。施工照明使用安全電壓。
2)高空墜落安全防護措施。患有恐高癥、心臟病、高血壓的高危人員不得從事高空作業,高空作業正確有效使用安全帶及防護用品。腳手架、操作平臺嚴格按專項方案施工,拆除腳手架注意腳下及周邊環境,腳下不失穩。夜間高空作業必須具備足夠的照明,五級及以上大風或雷電暴雨雪等惡劣天氣禁止高空作業。
3)防物體打擊安全防護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減少同一垂直面交叉作業。施工用的小型工具應隨手攜帶或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墜落傷人。
4)外腳手架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按《腳手架專項方案》施工,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腳手架材料。上料平臺在醒目位置標明允許載重值,并換算出常用材料的長度和根數,交底到操作工人。腳手架搭設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防坍塌安全防護措施。土方開挖嚴格按《土方開挖方案》進行,不可盲目大范圍開挖,致使應力釋放而造成基坑坍塌。
企業各級安全管理部門轉變傳統觀念,不良的工作習慣和方法,科學管理,以人為本,落實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和安全生產專項經費,確保專項費用的正常使用,落實安全措施防護,實現安全生產雙贏。
[1]GB 50052-2009,低壓配電設計規范[S].
[2]JGJ 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S].
[3]馬保忠.淺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與控制[J].山西建筑,2011,37(4):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