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江蘇鹽城 224051)
21世紀是人類從傳統工業社會向高新技術為主的新經濟社會邁進的時代,是從資源推動型增長方式向可持續發展轉化的時代。合理利用資源,重視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是這一時代的主流,也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使得人類對水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建筑節水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全局性問題,是我們要認真看待和應對的重大課題。本文針對民用建筑節水實施的關鍵要素作了分析。
建筑節水有三層含義:1)減少用水量;2)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3)防止泄漏。在實際生活中,水量的浪費隱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管道銹蝕。眾所周知,鍍鋅鋼管容易生銹,這也就很容易導致水質污染,人們使用時放空銹蝕的水造成極大的浪費。與此同時,鍍鋅鋼管接頭處也容易銹蝕,因而也經常導致漏水、滲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埋在地下的看不見的更不知道有多少[1]。
2)閥門、水龍頭的質量問題。日常用戶的水池、水箱或是馬桶的閥門、水龍頭質量低劣,經常出現浮球閥損壞、水龍頭漏水等現象,這將直接導致大量水從溢流管流出或直接流失。另外,普通水龍頭結構落后、質量差、易壞易漏,浪費水量。
3)用水設施的缺點。一些用水設施不易調節,這就增加了無用的耗水時間。如浴室淋浴采用雙管供應,操作麻煩,延長了沐浴時間。全自動洗衣機雖然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耗水量大[2]。
4)干管循環浪費。現在多數熱水裝置都要放掉管道中的冷水后才能獲得滿足使用溫度的熱水,時間長了浪費的水量也不少。
隨著生態的惡化,水資源短缺成了最受關注的問題,珍惜水資源、節約、合理利用水資源,已成為生態環境建設第一位的問題,開發節水型建筑成為當務之急。而要推進節水建筑的發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政府扶持。政府主管部門要在建設項目開發前,先對項目進行生態環境評價和水資源利用評價,將水資源論證作為項目的前置條件,使項目在使用期內的水資源供給合理、有保障。同時政府要對建筑物必須達到具體的節水標準制定強制性的政策規定,不達到就不能通過驗收,將可能面臨高額罰款。實行強制措施,對現有不符合節水要求的設備,應限期更換,對達到房屋建筑節水標準的開發商給予享受稅收優惠、電價優惠等激勵性政策規定。同時,要加強經濟調節手段,生活用水標準要與各地不同自然狀況相結合,規定定額用水量,定額內的用水部分采用平價,超定額部分用水要提高價格,并且對節約用水者有獎勵,在全社會形成節水風氣。另外,在政策法規體系中,可以通過政績考核手段推廣節水建筑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對用水設施的質量嚴格把關,重視研制水龍頭、衛生器具等日常所需產品的節水功能,同時應推廣高質量的新型節水設施。
2)注重方案設計。建筑給排水設計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節水的重要性,并把節水作為設計的重要環節。a.采取必要措施,減少剩余水壓。剩余水壓的存在是必然的。用戶分布在管網的各個位置,低處、近處的用水點自然就會出現剩余水壓。應根據配水器具的標高以及管道的水頭損失等因素合理設置各配水點水壓,減少剩余水壓。b.合理利用市政管網余壓,采用分區給水方式。豎向分區供水可以使高層、超高層建筑的水系統安全可靠且經濟合理,同時適當的安裝減壓閥、減壓孔板等減壓設施也可以起到節水作用。c.選用節水的衛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推廣使用節水器具是實現建筑節水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節水最直接的方法。作為水的最終使用單元,衛生設備節水性能的好壞對節水工作的成效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節水性能是選擇衛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時重要的考察點,切不能只考慮價格因素。大力推廣使用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節水浴具等節水器具,如自閉式龍頭、感應式龍頭等,以達到節水的目的。d.積極開發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統。水資源匱乏,天然的雨水污染少,作為重要的水資源要積極的加以收集利用。將雨水按照屋面集水和地面集水兩部分分別收集,并且把單體建筑的節水和區域節水結合起來。鼓勵地方政府和公共投資介入,制定強制性法規和鼓勵性政策,不能都讓開發商和消費者負擔,這樣收效才會顯著。e.研發中水系統。家庭用水,主要有四個方面:飲用、食用和衣用,包括洗菜、洗水果、洗衣服和洗碗用水;洗漱,包括洗澡;沖洗廁所;擦洗用水,擦地、擦桌子等。在這四類用水中,第一、二類用水,只能是純凈的自來水,而第三、第四類用水,可以使用一、二類水之后的中水,循環利用,達到節水的目的。f.以戶為單位安裝用水警示系統。根據合理節水的原則制定生活用水標準,用戶用水量達到額定用水標準時,警示器就會自動報警,提示住戶注意節水。g.使用優質的管材、閥門。科技的發展使得新型給水管材不斷出現,這些管材不僅外形美觀,而且性能也明顯優于傳統的鍍鋅鋼管,能有效減少管道漏損。同時,新型管材閥門作為給排水中最常見的配件,其類型和質量的好壞對節水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閥門和管網的配套也非常重要。在設計中,應優先選用性能好、關閉嚴的閥門。
3)保證施工質量。施工是將設計落實到現實的環節,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給水系統的使用和節水措施效果。管網的跑、冒、滴、漏使得水資源浪費嚴重,而這種現象在民用建筑給水系統里普遍存在,這與管道、附件的施工質量有很大關系。如所用材料質量把關不嚴;溝槽基礎和土方回填不合格;接口質量不好;閥門安裝、閥門井砌筑不規范;管道防腐措施不當等。為此,要嚴把施工質量關才能真正實現節水。
4)用戶的管理。用戶的管理是工程項目實現節水的最終環節,及時檢查維修對嚴防水資源浪費起著重要的作用。民用建筑給水系統管道使用年限長,酸、堿的腐蝕以及其他機械損傷使得管道、配件及其連接處會出現滲漏水的現象。閥門使用一段時間,填料受磨損,容易出現關不住或關不嚴并且滲漏的現象。水箱浮球閥損壞也常導致大量的水從溢流管中溢出……可見,及時檢查維修也是節約用水的途徑之一。
目前節水最關鍵的不是建筑節水技術,而是人們節水的意識,人們的用水習慣。節水要從細節做起,讓人們形成自覺節水的良好習慣。推行節約用水,增強節水意識對具體的節水措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現在很多人節約用水意識極為淡薄,認為多用水就多交錢,甚至也有人認為水花不了什么錢,沒必要珍惜。因此,在社會上樹立節約用水觀念,倡導人們珍惜水資源,是保證建筑節水的關鍵。1)加強宣傳教育和社會監督。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各種宣傳形式加強宣傳教育,讓全民了解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和水環境形勢,認識到建設節水型社會的重要性,轉變用水觀念,提高每一個公民的節水意識,從根本上改變公民的用水習慣。節約用水既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文化。要積極加強節水文化教育,通過滲透式宣傳讓人們了解水資源歷史與現狀,調動人們節水的積極性,使節約用水的意識上升到道德層面,樹立“浪費水可恥、節約水光榮”的社會道德風尚。加強學校節水教育,在學校課堂教育中增加節水知識,讓孩子成為節水宣傳員,形成孩子帶動家庭,學校帶動社會的良好氛圍,提高節水意識。同時要強化輿論監督,對浪費水、污染水的不良行為要堅決公開曝光。2)降低節水成本。推廣建筑節水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節水設施價格偏高,容易損壞,短期又看不出什么經濟效益,因此,要引導公民從大局出發,從遠處著眼來看待節水這一問題,其長期節水效益完全可彌補較高的初期投資。推廣建筑中水利用,在缺水城市建設一批單體建筑和居民小區中水利用的示范工程,推廣小區住宅循環用水技術。當然,推廣中水系統設計首先要大力組織開展中水系統的宣傳推廣和普及工作,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加強新技術的開發,加快研究新產品,降低中水處理成本。與此同時,要研制更易操作且高質量的節水器具。
節約水資源,強化水資源意識已刻不容緩,大家需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滴水。建筑節水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節約水資源。發展節水型建筑,關鍵是健全政府調控、加強市場引導、引導公眾參與。作為給排水工作者,就應該時刻把握給排水發展的新理論、新技術,注重平時積累,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1]劉連賦,張來山.對建筑給排水一些節水措施的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6(5):60.
[2]劉海濤.建筑給排水節水措施的探討[J].黑龍江紡織,2008(1):18-19.
[3]肖 敏.淺談民用建筑節水的幾點技術措施[J].科苑論壇,2008(9):119.
[4]楊高峰.淺議住宅給排水設計的幾項節能措施[J].山西建筑,2011,37(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