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美 陳揚華
(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
目前,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工程項目愈來愈多,且規模日趨壯大,測量工作作為施工進場后一項基礎工作,在為工程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準備條件的同時,也為校核工程施工的準確性提供了必要信息。測量工作不僅為工程質量檢查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最重要的是給施工質量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測量工作雖是一項基礎工作,卻是一個合格成品建筑的重要開始。
工程測量貫通整個工程建設的前后,服務于建筑各個階段,一般來說,建筑工程項目可分為:規劃設計階段、建筑施工階段及建筑投入運營運轉三個階段[1]。而在建筑施工階段中,測量工作又服務于建筑放線及基礎定位、結構施工、結構變形觀測三個階段。其重要性在各個階段體現均有所不同。
在規劃設計階段,測量工作需提供各種比例尺寸的地形圖,明確工程占地使用范圍,并通過測量工作取得詳細的工程周邊管線分布情況,以及設計待建建筑與周邊建筑、設施的地理位置關系,從而避免工程建設過程中對周邊地下管線、建筑、設施等產生損傷。
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測量工作首要進行的是按照圖紙的設計進行定線放樣,以此作為實地施工依據。在建筑施工階段,測量工作主要是根據施工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放樣方法,將圖紙上設計的內容測設到實地,為下一步工作提供基準,而作為定線放樣的基礎,需根據工程現場的地形、工程的性質,以及施工的組織與計劃等,建立不同形式的施工控制網。
2.2.1 測量在基礎施工階段的重要性
基礎作為建筑定位的主要參考指標,其定位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結構質量的好壞,此時的測量工作的準確定位直接關系到建筑的定位及結構受力分布,會引起原承臺設計的變化,從而增加了工程成本,并給建筑物埋下了無法預控的質量隱患。
2.2.2 測量在結構施工階段的重要性
測量工作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主要進行的是平面控制網的施測,高程控制點的施測以及構件的平整度控制。在工程主體工序實施過程中,對墻柱鋼筋綁扎、模板施工的質量都將產生影響。同時,精準的標高控制,是模板施工和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保證。
2.2.3 測量在結構變形觀測中的重要性
在結構施工過程中,通過工程結構沉降觀測的數據,可以及時了解工程施工過程中結構基礎載重和承載力的情況,以阻止質量問題的擴大化,甚至重大事故的發生。
當建筑施工完成投入使用期間,測量工作一樣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各種原因,建筑物在投入使用期間,會發生沉降和變形,這些變化的產生,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都可以視作是正常的,但是沉降和變形的值超過了一定的范圍,將會給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帶來隱患,嚴重時將會危及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所以在建筑運營期間,要對建筑進行沉降及變形觀測測量,取得發生變化發展的數據,以杜絕不必要的安全及經濟損失。
很多的建筑企業,所擁有的測量人員大多是剛畢業的學生,除了無獨立工作經驗,同時也缺乏專業實踐操作能力,對常規的測量儀器的性能、操作及測量使用方法都一知半解,從而無法嚴格按照正確的使用方法操作,也就無法保障測量質量。
影響測量質量的監控因素,其主要體現在測量的質量監管與控制不到位,對建筑工程質量的監控,現有體制是政府監理和社會監理共同參與。就無法實現過程中的監管,因此對過程中測量質量無法掌控。對此,一定要做到“事先控制”的原則,加強對施工測量的監控。
測量儀器的選擇,將直接關系到測量質量。針對測量工程測量精度要求高的特點,應選擇精度高、性能穩定、操作簡便的測量儀器,如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等。
另一方面,儀器的管理也將影響儀器的使用,測量儀器的使用、保養、標定應按規定規程進行。如保管不當,引起儀器損壞的,或不按檢測周期對測量儀器及監測儀器進行檢測的,都會影響儀器的精度。
針對測量工作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工程測量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測量管理組織體系,對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監控,以保證測量的質量,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要加強檢查關鍵工序的質量,測量工作的記錄和計算的內容應完整、真實、清晰[4]。
在確立合理的工程測量管理組織體系的基礎之上,還應加強具體工程測量的技術及測量人員環節的建設,配備高素質的測量放線人員,并實行取證上崗作業。其次,盡量采用先進、質量高的測量儀器,并做好測量儀器的定期檢測和日常管理保養等。為確保測量質量,施工測量前應做好策劃,多角度進行測量分析,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到多管齊下,以確保測量質量。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是建筑工程實體施工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建筑施工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到測量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必須重視工程項目中的施工測量質量管理,在施工中建立健全的施工測量質量管理制度,按照施工測量的流程進行過程控制,層層把關,提高測量工作的質量,讓測量工作更好的為施工質量管理服務。
[1]洪立波.我國城市測量技術發展與成就[J].北京測繪,1998(1):32-33.
[2]羅烈響.工程測量中存在若干問題及應對措施[J].管理觀察,2008(14):20-21.
[3]陳 斌.淺談新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科學之友,2006(12):65-66.
[4]中國測繪學會工程測量分會,96全國精密工程測量研討會[Z].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