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冬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226)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 在實行商品買賣、服務交換過程中,由于其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 語言等方面的區別而導致經營習俗和經濟領域用語的不一致。 自1990 年以來中越兩國睦鄰友好關系不斷得到鞏固與發展,交往的領域也不斷擴大,特別是在經濟合作方面,現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可見,在此合作過程中,語言的不同是兩國企業交往的最大障礙。 各種行業用語和經濟術語在表達上的區別給兩國企業帶來了諸多不便。 因此,經濟行業使用語言及行業術語的翻譯要求及方法的研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漢越語經濟翻譯過程:
翻譯活動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它要求譯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內容,然后使用另外一種語言文字把所理解的內容表達出來,并能使人理解。 以下是翻譯過程中必經的幾個階段:
正確、全面的理解原文是翻譯的前提。 如果不理解原文,譯者不能把原文內容轉達給聽者或讀者。 理解原文是要弄清楚原文的每一個詞、 每一個句子和原文中的修辭手段等等。理解過程往往通過三個途徑:
理解原文的語言文字、語音、語法、詞匯、修辭,其中最關鍵的是語義單位的內容、句子結構、修辭格。 只要把三者理解正確、徹底才能理解原文的內容及風格。
如:在俄羅斯中央銀行大幅度提高貼現率和俄政府采取了其他措施后,俄金融危機出現了緩解跡象,但形勢仍然不穩定。

具體事物是原文所反映的客觀現象,譯者只有徹底弄清楚原文里所述的事物, 特別是一些特有的事物和那些成語、典故和專門俗語所表達的概念,才能用譯文語言準確地轉達原文中所反映的客觀現象。 經濟領域中有很多術語,若不掌握其意,就難以完成翻譯工作。
如:外高橋分區的開發將從1991 年建設現代化海港和發電廠開始。區內將建設出口加工區和外商投資區。希望能引來較多的中外合資企業和獨資企業, 特別是跨國公司在這里經營。 計劃中的保稅區將建設成為轉口、儲存和運輸中心。

以上例子中的“出口加工區、外商投資區、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跨國公司、保稅區、轉口、儲存等都為術語,如不理解這些術語,就無法完成翻譯工作。
鄉深刻理解原文,不僅要從語言現象,具體事物上弄清原文,而且有事需要從上下文中理解其邏輯關系,在翻譯過程中,我們得仔細推敲原文的含義,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合乎邏輯,合乎情理。
表達階段就是譯者從語言中選擇恰如其分的表達手段,把已經理解的原文內容再現出來。 表達是理解的結果,理解正確并不表示表達一定正確。 在表達上有許多具體方法和技巧問題要解決。 這里就談一談表達是應該注意的事項:
漢語里常趨于把句、短語協調配合成為三字格、四字格。所以表達時要注意這特點,講究選擇既正確又具有修辭性能的短語,使得譯文更加清楚準確。

譯文:從1993 年的布萊克島到1996 年的蘇北克,亞太經合組織走過了制定計劃、確定前途、建立目標和展望未來等發展過程
如:為了鞏固外商對越南投資環境的信心,越南政府不得不制定穩定的法律政策機制。

”
。
表達時一般以句子為單位。 因為句子有比較獨立、完整的意思。 但是,有時根據譯文語言的表達習慣,可以把一個句子拆成幾個小分句,或把幾個分句合并成一個句子。

譯文: 據統計數據表明至4 月20 日為止的全國今年頭四個月已增加了注冊資金總額為4.74 美元的141 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4%,其中,工業、建筑領域占57.6%,服務業占22.5%,農、林、水產加工占19.9%。
我們已經把上述原文的三個句子合并起來譯成一個句子。 這樣翻譯即能保留原文內容,又能符合漢語簡潔的原則。
這主要表現在語言、語料選擇上。 不同的譯者翻譯同一個原文會產生不同的譯文。 譯者可用不同的方法把原文表達出來。 在這些不同的表達方法中你克選一種即能正確表達原文的意思,又能符合譯文語言的表達方式。 如上述例子可有以下2 中表達方式:
譯法一:據統計數據表明,至4 月20 日為止的全國今年頭四年已增加了141 個為外國直接投資項目。 其注冊資金總額為4.74 美元。 其中,工業、建筑領域占57.6%,服務業占22.5%,農、林、水產加工占19.9%。
譯法二:據統計數據表明,至4 月20 日為止的全國今年頭四年已增加了注冊資金總額為4.74 美元的141 個為外國直接投資項目。 其中,工業及建筑、服務業、農、林、水產加工等領域所占投資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7.6%、22.5%、19.9%。

譯文:在美國、法國等工業發達國家,反對多國家公司的呼聲日益激烈,美國的某些地區甚至把外國投資是為洪水猛獸。
這個階段只限于書面翻譯。初稿完后,需進行修改。首先需將原文與譯文一一對照分析,看譯文是否忠實于原文。 如出現漏譯、畫蛇添足或用詞不當需及時改正。 再者看句與句、段與段之間聯系是否密切。 如果思想內容或文字形式上前后聯系不密切,及時修正至流利為止。
在經濟領域翻譯過程中, 除了遵循一般標準與原則外,譯者必須經過理解、表達及修改表達三個階段,確保保證譯文的準確性、科學性及專業性。
翻譯之于經濟領域的重要性,隨著我國與越南經濟交往的頻繁,如對越投資、外貿活動等廣泛展開已顯而易見,這也給漢越語經濟翻譯的探索和研究提供廣闊的空間。 確保翻譯質量,翻譯工作者肩負重任,要不斷加深修養,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1]李蓉.試論經貿英語中的“信、達、切”[J].商務現代化,2008-8-10.
[2]梁遠,溫日豪.實用漢越互譯技巧[M].民族出版社,2005,8.
[3]阮友求.翻譯理論[D].越南河內國家大學—外語大學,2001.
[4]祁廣謀,主編.越漢—漢越經貿詞典[G].北京師范大學音像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