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曉蘭
(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 上海 200231)
建設中職學校精品課程,可以參考高校、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經驗,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中職精品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精”不僅要體現其引領性強、輻射性強,能帶動一批課程的建設,更要體現與企業的深度合作,突顯其鮮明的“職業”特點。教材的編寫、教學方法、學生管理、學生的頂崗實習都應體現與行業、企業的密切合作,以全面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為目的。
《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檢測》課程是我校建筑工程材料專業的核心課程,2010年被立項為上海市教委百門精品課建設項目。本文基于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探索中職精品課程建設,以任務引領打破傳統的教材編寫方式及課堂教學模式,將企業中的崗位需求細化到教材內容中,以大項目引領若干任務的方式編排教材。教學過程將課程涉及的專業知識與企業崗位需求通過網絡在線對接,從而提出課堂任務。這樣的任務更具針對性,不是教師的要求或教材的要求,而是實實在在企業的要求,把以往的教師要求變成企業的崗位要求,將企業工作流程融入到課堂中,真正體現“教學做”一體化。另外,還應把企業看重的一些隱性職業要求如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融入到課堂和課后拓展訓練中。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能更好地在企業需求和精品課程建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中職精品課程更加體現職業特性。
中職學校專業教材目前普遍存在短缺或內容相對市場滯后的現象。一方面,很多學校不得不使用高職高專教材,有的甚至使用大學教材,但由于中職生學習基礎薄弱,效果非常不理想。另一方面,專業教材從出版到使用相對于變化的市場有滯后性,教材涉及的專業知識、技術或設備在現實中經常處于面臨淘汰的窘境。因此,很多中職學校鼓勵專業教師開發適合中職生特點和基礎的校本教材。
《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檢測》就是我校材料專業針對建筑材料行業生產、應用、檢測領域編寫的校本教材。傳統的建筑材料教材側重材料的生產工藝,如《硅酸鹽工藝》。但隨著上海經濟結構轉型,相關重污染、重耗能企業逐漸淡出上海的經濟發展圈。取而代之的是從其他省市購進原材料進行進一步加工。如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混凝土,在上海混凝土攪拌站有約300家,與我校有緊密校企合作關系的上海建工集團的混凝土攪拌站有約20家。這些攪拌站直接從外省購進水泥、砂、石等原料,購進的原料需檢測合格才能進一步使用,從而衍生出大批檢測企業,如與我校有合作關系的浦東眾材檢測中心、申美檢測公司、通標標準檢測公司等,這些檢測企業每年需要大批懂檢測技術的人才。《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檢測》教材正是順應上海經濟發展需要,經過廣泛的市場調研后編寫的校本教材。教材編寫過程有上海檢測行業協會、企業專家參與指導,是深度進行校企合作的產品之一。教材的編寫打破傳統教材的章節結構,基于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要求,把各類材料按大的項目分類,每一項目根據企業崗位要求分成若干任務,以任務來引領材料的各項性能檢測。教材的編寫突出企業工作過程在課程框架中的主線地位,并按照工作崗位的不同需要劃分不同的任務,以工作任務來整合理論與實踐,從崗位需求出發,盡早讓學生進入工作實踐,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使學生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
新課標倡導的“任務引領型”教學用于專業課教學就是要使忽視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過分重視理論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崗位職業活動為單元組織教學,圍繞各崗位活動的開展,將知識型教學轉為能力型教學,淡化理論灌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從事崗位工作必須具備的能力。我們在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下堅持“任務引領,崗位驅動,目標具體,內容實用,教做學一體”原則,把任務的實施過程分為感知任務、體驗任務、實踐任務和實現任務目標四個階段,如表1所示。這樣,學生能真切感覺是為崗位而學,在模擬工作崗位情境下學,真正體現“教做學”一體化教學。

表1 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下的任務過程設計表
現以筆者在一次公開展示課的教學過程為例來說明。本次課的任務是涂料性能的檢測,教學過程如下。
廣告導入本課內容 中職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導致上課過程要花大量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學上。由于中職學生都愛看電視,如果我們的教學能設計得像電視節目那樣有吸引力就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本課開始通過一個生動的多樂士涂料廣告導入建筑涂料的教學。廣告一般都具備視覺、聽覺沖擊力,并且集中了諸多創意,或詼諧幽默,或令人耳目一新,通過獨特的技術手法或巧妙的創意設計吸引觀眾的眼球。本堂課采用廣告導入,使學生較快進入了學習領域。
利用網絡在線了解涂料企業招聘條件并據此提出本課的任務目標 進入涂料公司網絡招聘界面,能讓學生直觀了解當前涂料企業招聘職位和職位要求。讓學生了解企業招聘過程,自問“我是否具備進涂料企業的資質?是否滿足企業的要求?如果不行,我還缺什么能力?讓學生分組討論,根據企業要求我們需具備哪些技能?”然后教師根據學生自己總結的要求歸納總結并提出本課的任務目標,如表2所示。

表2 建筑涂料任務設計及任務目標表
分組體驗、實踐任務 首先由教師示范任務的完成要點,后讓學生在崗位要求下完成任務,最后由學生分組完成各任務。
評價任務 評價包括學生分組互評和教師評價。學生分組互評的分值比例占總評價考核的30%,教師評價占70%。
實訓條件是突出精品課程職業特性的重要環節。《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檢測》精品課程建設配備開放的材料實訓中心。實訓中心擁有14個主實訓室,建筑面積約3294m2,共配備334個實訓工位,每個實訓工位是基于企業的崗位要求而設置,能滿足不同的任務要求。如裝飾材料實訓室依據目前市場上用到的裝飾材料,檢測劃分為陶瓷、涂料、木材任務區,不同的任務區配備相應的實訓設備,不同的設備承擔不同的檢測任務,如表3所示。

表3 開放材料實訓中心表
除校內實訓條件,我校還與上海建工集團、上海市玻璃鋼研究院、耀華玻璃廠等企業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在學習階段提前進入企業實習,聘請企業專業人員指導學生的實習、實訓,讓學生與企業崗位“零距離”接觸,為學生將來的頂崗實習及就業打下基礎。
專業課的學習往往是下課鈴聲一響,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就暫時終止。但實際情況是,僅僅靠一兩節課學生很難達到對專業技能的熟練掌握。因此,針對就業方面的課后拓展訓練顯得尤為重要。傳統上各專業畢業生就業都統一劃歸就業辦負責,但是就業辦的教師畢竟無法勝任各個專業學生的專業指導。因此,我校提出,專業課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頂崗實習指導中。對即將進入企業頂崗實習的中職生,專業課學習應更具針對性,要讓學生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和技能對自身就業是有用的。這時專業課教師的指導甚至比班主任、就業辦教師的指導更具針對性。
課后拓展訓練應基于教師設計的恰當任務。這種任務應與就業或企業需要緊密相關,讓學生通過課后拓展訓練強化就業競爭力。如筆者在上“涂料”這一課后,設計了如下兩個課后拓展訓練。這兩個課后拓展訓練都與企業緊密聯系,是學生進入企業的“熱身”,通過訓練,學生不僅有機會對專業技能進行反復操練,同時還能訓練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等。通過訓練,找出自身的差距并不斷改進,使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制作應聘簡歷 根據自身特點制作一份適合去涂料公司應聘的簡歷,簡歷要突出自己在涂料基礎知識、涂料性能測試等技能方面的優勢,并利用網絡渠道與1~2家涂料公司聯系應聘,并在班級里匯報應聘情況。
涂料公司實地考察 教師帶領學生去與學校有校企合作關系的涂料公司實地考察、學習,讓學生與企業“零距離”接觸,把學生放在人才市場上去“稱一稱”,讓學生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人才,還缺哪些知識和技能。與此同時,向相關公司推薦我校即將畢業的學生,以便順利進入下一年的頂崗實習。
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是中等職業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業技能不僅包括顯性的專業技能,還包括隱性的職業素質。一個合格的人才應該具備良好的綜合職業能力。如何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體現綜合職業能力?綜上可知,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能較好地把職業要求和課程建設有效對接,更突出課程的“職業”特性,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
[1]劉玉娟.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5).
[2]沈莉.“任務引領型教學”在汽車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1(7).
[3]辜東蓮,丘東曉.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任務及其說課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8).
[4]宣以麟.任務引領型課程模式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5]錢明明.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程的任務引領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08(2).
[6]柳禮泉.論精品課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7]張信群.職業教育精品課程開發與建設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