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儒
西北機器廠職工醫院,陜西岐山 722405
肺癌合并胸腔積液一般為中晚期的并發癥,由于大量胸腔積液的存在,患者表現為較為嚴重的呼吸困難,甚至出現發紺及端坐呼吸[1],反復的抽取胸腔積液使蛋白減低,反而加重了其產生的速度,更快的消耗患者身體,加速其死亡。筆者所在醫院采用胸腔熱灌注聯合靜脈化療治療肺癌胸腔積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31例肺癌合并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齡51~78歲,平均(59.0±4.2)歲。腺癌19例,鱗癌9例,小細胞癌3例。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且肝腎功能、骨髓造血功能均正常。
小細胞肺癌患者采用EP方案,足葉乙甙 (VP 16)加順鉑(DDP) 。EP方案也是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最可供選擇方案。其中順鉑75~80 mg/m2,分量分別于第1天靜脈應用,第2天胸腔注射,輔以局部熱療1 h,溫度保持在45℃,并于第9、16天單純局部熱療,時間及溫度同前。采用胸腔穿刺術,適量抽出積液,后注入60~80 mg順鉑,生理鹽水250 mL,加壓包扎穿刺點后使患者變換體位,使藥液在胸腔內分布均勻,定期監測肝腎功。應用2個周期后觀察效果。
影像學示胸水完全消失并持續≥1個月視為完全緩解;影像學示胸水減少≥50%,持續≥1個月視為部分緩解;影像學示胸水減少<50%視為輕度緩解;影像學示胸水維持原水平或增加視為無效??傆行?(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31例患者治療2個周期后,完全緩解9例,部分緩解13例,輕度緩解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70.97%。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臨床上根據白細胞減少程度[2],,分為Ⅰ度(4.0×109/L ~ 3.0×109/L),Ⅱ 度(3.0×109/L ~ 2.0×109/L),Ⅲ度(2.0×109/L~ 1.0×109/L), Ⅳ度小于或等于 1.0×109/L。結果表明,大多數為Ⅰ~Ⅱ度,無Ⅳ度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及脫發,經對癥治療后惡心、嘔吐消失。見表1。

表1 患者骨髓抑制表現(n)
肺癌是肺原發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其早期沒有特殊的癥狀,容易被忽略,當被發現時,往往已經是肺癌的中晚期,胸腔積液是中晚期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其產生的機制為肺癌組織累及胸膜,堵塞胸膜表面的淋巴管,破壞正常的胸液循環,更由于癌組織的惡性生長,消耗患者的身體,使白蛋白急劇減少,加劇胸水產生的速度[3]。
肺癌合并胸腔積液機械性的限制了肺部的擴張,嚴重影響心肺功能,使患者的咳嗽加劇、持續性胸痛,更有吸氣性呼吸困難的表現,隨著呼吸困難的加重,患者發紺較為明顯。臨床上對其主要的治療措施是穿刺引流,可以適當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但是經常反復的穿刺可以導致胸膜性休克、氣胸、胸腔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4],又加速了胸水的產生,使患者飽受病痛的折磨。因此,能否有效及時的控制胸腔積液對延長患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采用胸腔熱灌注治療胸腔積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有資料表明,溫熱療法能使腫瘤細胞的細胞膜及其核蛋白發生變性,從而使腫瘤細胞的DNA合成障礙[5],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其作用機制為:腫瘤細胞在43℃環境中1 h就可出現不可逆的損害,通常輔以胸部熱療的溫度可以達到45℃,既能使腫瘤細胞出現不可逆性損害,又不會損傷正常細胞;另外加熱后改變了腫瘤細胞膜的通透性,加大了其對灌注的化療藥物的吸收,加熱后周圍血液循環豐富,更使靜脈內化療藥物大量的進入腫瘤細胞內[6]。同時所采用的順鉑可以明顯的抑制腫瘤細胞的DNA合成。胸腔熱灌注聯合靜脈化療藥物治療肺癌合并胸腔積液,“三管齊下”,明顯抑制的腫瘤細胞的生長,并且劑量與普通靜脈化療方案相同,不加重不良反應的發生,患者耐受性較好。
總之,胸腔熱灌注聯合靜脈化療藥物治療肺癌胸腔積液,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其生存時間,更人性化的治療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樊衛飛,王峻,楊民,等.腹腔熱化療聯合靜脈化療治療老年人惡性腹水的臨床觀察 [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7,12(2):117-119.
[2]許其珍.腫瘤病人化療后骨髓移植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0,5(12):3641.[2]周西菁,方青蕓,裘友好,等.順鉑胸腔灌注聯合熱療治療癌性胸水的臨床觀察 [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0,5(2):114-115.
[3]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57.
[4]尹向前.香菇多糖的抗腫瘤活性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9,22(3):337.
[5]邱瀾,何文勝.抗腫瘤溫熱療法的作用機制及用藥方法[J].中國藥業,2009,18(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