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陽
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南縣人民醫院,廣西平南 537300
老年腫瘤患者本身多身體虛弱,免疫力下降的情況,而放/化療又可加重免疫力下降,因此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在醫院進行放/化療的期間易發生院內感染。現對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放/化療合并院內感染的老年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2010年6 月~2011年6月在筆者所在科室進行放/化療的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合并感染者共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齡62~79歲,平均(68.2±11.5)歲。其中肺癌12例,肝癌11例,乳腺癌9例,胰腺癌4例,其他9例。住院時間28~60 d,平均(39.3±16.4)d。所有患者均符合《醫院醫院感染診斷標準》[1]。
本資料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合并院內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相關因素分析主要從年齡、性別、是否存在易感因素(包括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劑等)、白細胞計數等方面探討院內感染的相關因素。
采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s)差表示,采用 t檢驗,當 P < 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0年6 月~2011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放/化療的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共652例,發生院內感染者45例,感染率為6.9%。
院內感染系統分部詳見表1。

表1 院內感染系統分部(n=45)
院內感染相關性分析詳見表2。

表2 院內感染相關因素分析
醫院是患者聚集的地方,其空氣中及物體面的病原菌高于其他公共場合,因此易引起內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老年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常體制弱,免疫力下降,加上化療或放療,也會降低其免疫力,因此此類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幾率較高[2-4],本研究結果為6.9%。
對老年惡性腫瘤進行放/化療的合并院內感染的患者進行相關因素分析,結果發現,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發病率并無差異,說明性別與院內感染發生率無關。年齡>70歲的患者感染率明顯高于≤70歲的患者,說明年齡越大,發生感染的幾率也高,這可能與年齡大的患者體制差有關。住院時間長的患者更易發生院內感染,這可能與住院時間長的患者本身病情較重,體制較弱有關,也與長期在醫院環境中,接觸病原菌的機會也較多有關。白細胞明顯下降的患者易患院內感染。白細胞是體內抗感染的重要屏障,白細胞下降的患者更易受病原體感染。接受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也更易感染。免疫抑制劑本身會降低免疫力,而抗生素的使用易導致耐藥菌的產生[5-7],均可導致感染不易治愈。侵入性操作是院內感染的常見原因之一,本資料結果也限制,接受侵入性的患者更易患院內感染。感染的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為主,這可能與癌癥患者長期臥床,活動少有關。泌尿系的感染考慮用侵入性操作有關。
綜上所述,因老年惡性腫瘤進行患者本身體質較弱,在進行放/化療過程中,注意預防院內感染的發生,一旦發生院內感染,要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實驗,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治療。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2]鄧先芳,付秀全,譚鴻,等. 734例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分析[J].西部醫學,2010,22(6):1081-1083.
[3]陳珠華.105例惡性腫瘤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海南醫學,20l0,21(13):142-144.
[4]龍巖,劉德寶,周婷.某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J].臨床軍醫雜志,2010,38(3):467.
[5]李云霞,鄧明佳,沈麗達.惡性腫瘤患者院內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07,22(3):311-312.
[6]林華明,歐文新,黃毅超,等.惡性腫瘤患者院內感染分析[J].河北醫學,2005,11(7):47.
[7]姜愚,李俊美,李梅,等.癌癥患者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癌癥2004,23(12):1707-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