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勛
云南省云龍縣人民醫院,云南云龍 672700
高血壓病病因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是由遺傳、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至的全身性疾病。云龍縣縣城地區漢族、白族居民長期混居共處,其文化、生活、飲食習慣、職業環境基本相同。筆者對兩個民族的高血壓患病情況及患病人群中心腦血管事件并發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探討在環境因素相似時,漢族、白族兩個不同民族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及其并發心腦血管事件之異同。
云龍縣縣城地區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辦、農村辦所屬的長住人口中年齡在30周歲以上的漢族、白族居民。
調查開始前10天在云龍縣廣播電視局有線電視廣泛宣傳此次高血壓調查工作,使居民普遍知曉情況;在云龍縣醫院門診大廳設調查點,對符合條件的來檢者均進行調查;血壓測量方法及高血壓診斷標準采用中國高血壓聯盟制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有關標準和方法進行;腦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者從病史中確認后記錄。
連續設點調查16 d,共完成符合條件的來檢者1 166人,最小年齡30歲,最大年齡79歲。其中漢族449人,男223人,女226人;白族717人,男325人,女392人;檢出高血壓病人296人,其中漢族121人,患病率為26.95%,白族175人,患病率為24.41%。并發腦血管意外患者漢族4人,白族4人,并發心肌梗死漢族1人,白族為0。漢族、白族居民高血壓病患病情況及其高血壓病人并發心腦血管事件情況見表1,2。

表1 漢族、白族居民高血壓病患病情況比較

表2 漢族、白族高血壓患者并發心腦血管事件比較
高血壓病目前認為是由多基因遺傳、環境及多種危險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1]。人群間生態學對比研究,橫斷面研究和隊列研究一致表明:超重、飲酒、高鹽膳食是我國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指出我國人群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是高鹽低鉀膳食、超重和肥胖、飲酒、精神緊張,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年齡、高血壓家族史、缺乏體力活動等[2]。
云龍縣縣城地區漢族、白族居民長期混居共處,其文化、生活、飲食習慣、職業環境基本相同。對兩個民族群體而言環境因素很近似。已知高血壓的發病有較明顯的家族集聚性,即存在多基因遺傳因素的作用。不同民族高血壓發病存在著差別:西藏拉薩藏族、內蒙錫盟蒙族、吉林延邊朝鮮族屬高發;新疆塔吉克族、哈薩克族、浙江山區畬族屬較高發;四川涼山彝族、新疆柯爾柯孜族、維吾爾族、云南楚雄彝族、云南文山壯族則屬低發[3]。對于漢族、白族居民高血壓病患病率有無差異性,本項調查的結果提示:云南云龍漢族、白族居民高血壓病患病率差異無顯著性(x2=0.941 6,P > 0.05)。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為高血壓,血壓升高是中國人群腦卒中發病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我國10組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血壓水平和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呈對數線性關系,即在控制了其他危險因素之后,基線收縮壓每升高10 mm Hg,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高49%(缺血性卒中增高4.7%,出血性卒中增高54%);舒張壓每增加5 mm Hg,腦卒中發病危險增高46%[4]。
研究同樣表明,血壓升高是中國人群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不論是穩定的或不穩定的,收縮期的或舒張期的,在任何年齡,任何性別,都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對于漢族白族居民中高血壓病患者并發腦卒中和心肌梗死事件有無差異性,本組調查結果顯示:漢族、白族居民中高血壓病患者并發腦卒中和心肌梗死事件發生率差異無顯著性(x2=0.827 4,P>0.05)。
[1]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42.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82.
[3]陳敏章.中華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937.
[4]劉力生,龔蘭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0,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