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赫章縣河口水庫位于貴州省赫章縣羅洲鄉境內的后河上,后河系六沖河一級支流,六沖河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本工程水庫規模為中型,工程主要任務為供水及灌溉,兼顧發電。工程區有赫章至羅洲鄉的公路從壩區右岸通過,縣城駐地距地區所在地畢節市96km,距省會貴陽市340km。
河口水庫為中型工程,主要任務為供水及灌溉,兼顧發電。水庫最大庫容為3699 萬m3,最大壩高為83.5m。工程總體布置主要有大壩樞紐,供水及灌區工程兩大部分。供水及灌區工程主要包括兩個大片區:第一片區位于河道左岸為中田、魚塘、財神鎮片區,為提灌片區,管道設計引用流量1.627~1.555m3/s。第二片區為:營盤、西屯、赫章縣、黃泥坡、野馬川等片區,為自流片區,管道設計引用流量1.20~0.504m3/s。附屬電站裝機容量7000kW,多年平均發電量2406 萬kW·h。灌區設計灌溉面積2124.67hm2。
根據選定壩址河段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條件,并結合水工建筑物布置,選取了上、下兩個壩址,上壩址位于王家院下游400m 處,距離上游右岸沖溝100m。下壩址位于吁墟峽谷出口上游670m 處。上、下壩址相距1.3km。
通過上、下壩址方案在水文、地形、地質條件,樞紐布置,料場布置等方面情況基本比較,最終工程地質條件和經濟指標成為選擇的制約因素。
為了評定上、下壩址的優劣,為選擇合適的壩址提供地質依據,對上下壩址的基本工程地質條件和經濟比選結果列表評述如下。上、下壩址工程地質條件比較各有優劣不祥述,本文主要從經濟比較角度來闡述方案比較結論。
經對上、下壩址拱壩方案進行同精度設計,其投資比較表如表1所示:

表1 上、下壩址拱壩方案工程投資比較表 (萬元)
由表1可知,上壩址拱壩方案投資較下壩址拱壩方案投資少3405 萬元,上下壩址方案的國民經濟評價指標見表2:

表2 國民經濟評價指標表
上、下壩址方案供水量差值折算成效益相差302 萬元,附屬電站裝機容量及發電效益相同,該部分的工程投資及效益也是相同的。利用差額內部收益率對增加部分投資和供水量進行比較,從上表可以看出,在相同評價標準下,兩個方案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均大于8%;經濟凈現值大于0;效益費用比大于1,國民經濟評價都可行。從評價指標可以看出下壩址各項指標均優于上壩址。再用差額內部收益率對兩個方案進行比較。其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為8.26%,大于8%的基準收益率,投資現值大的方案經濟效果好,淘汰上壩址所以,本階段把下壩址作為推薦方案。
將工程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統一計算成本和收入,再根據水量和初步選定的原水水價、電量和上網電價,總成本費用、稅金、一定的利潤率進行初步貸款能力測算分析。
灌溉水價按0.15 元/m3,鄉鎮供水價格按0.5 元/m3,電站上網電價按0.25 元/kW·h 時,測算城鎮供水與工業供水的水價。
貸款年限取10年,銀行貸款利率7.05%,建設期不還貸,還貸資金由未分配利潤和折舊費組成。供水工程增值稅率為13%;發電工程增值稅率為6%銷售稅金附加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按規定稅率分別為5%和3%。所得稅稅率為25%,根據國務院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2年免征、3年減半征收。還貸期資本金應付利潤率按0%。測算結果如下表15-11。

表3 貸款能力測算表
從表3擬定的4 個方案可以看出,當城鎮及工業供水水價為3.5 元/m3 時,貸款比例為8%~12%,但投資利潤率小于零,方案不可行;當城鎮及工業供水水價為4.0 元/m3 時,貸款比例為17.05%,但投資利潤率也小于零,方案不可行;只有當水價到4.5 元/m3 時,貸款比例可以為17.05%,投資利潤率大于零,方案基本可行。若再提高水價,則會超過項目的城鎮與工業供水的承受能力,因此綜合來看方案四基本可行。
城鎮供水與工業供水工程原水水價4.5 元/m3 略偏高,考慮本工程所處的階段,下一步應盡可能進行設計優化,降低工程投資,提高投資效益。
通過對工程可行性方案的優化比選和貸款能力分析,為項目的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融資方案的可行性和經濟性做出初步判斷,為項目選擇設計方案和融資方案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