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龍 陳小盼 宋欽華 王轉鎖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海南 海口 570102)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是導致腎衰的常見病因,也成為糖尿病主要死亡因素之一,故DN早發現早治療十分重要,有效藥物治療往往能延緩、阻滯、甚至逆轉病情的發展。本文應用氟伐他汀聯合貝那普利治療早期DN患者,取得一定療效。
1.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內分泌科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70例DN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及早期DN診斷標準〔1〕。所有患者無急、慢性腎炎、尿路感染、發熱、酮癥酸中毒、冠心病、肝炎等病變,近1個月未服用他汀類調脂藥物。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5例(男18例、女17例),對照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齡38~72歲,病程3~11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控制飲食、口服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降糖治療,空腹血糖降至4.2~7.0 mmol/L,蛋白攝入量控制在0.8 g·kg-1·d-1。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口服貝那普利片10 mg/d(北京諾和制藥公司);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氟伐他汀膠囊40 mg/d(北京諾和制藥公司),每晚睡前口服,總療程12 w。
1.3 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前后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UAER、C反應蛋白(CR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平均動脈壓(MAP)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所有數據以x±s表示,治療前后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見表1。治療組治療后 TC、TG、LDL、CRP、UAER水平與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相比均顯著下降(P<0.05);兩組Scr、BUN水平治療后比治療前略有下降,但差異不明顯(P>0.05)。兩組MAP治療后比治療前均有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下肢肌肉輕度酸痛1例,兩組治療后肝功能未見明顯變化。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情況(x ± s,n=35)
DN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生率約為35%〔2〕,早期DN主要是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毛細血管內壓增高,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質增加,表現為尿微量白蛋白增加;早期有效治療可逆轉病情,若隨著病情發展,出現大量蛋白尿甚至腎衰可導致死亡,故早期藥物干預治療十分重要。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活性增加在DN的發病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3〕。血管緊張素Ⅱ(AngⅡ)與靶器官內的血管緊張素Ⅱ的Ⅰ型(AT1)受體結合后,能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全身和腎臟局部的血流動力學,引起血管收縮,并促進腎小管對水及鈉鹽的重吸收〔4〕。貝那普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能夠降低糖尿病患者血壓;還能通過抑制腎內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降低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緩解早期DN的高濾過,減少蛋白尿,改善腎血流動力學改變,發揮腎臟保護作用。同時,貝那普利還有增加硫酸類肝素樣物質合成的作用,阻礙腎小球系膜細胞和內皮細胞的增生,阻止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故臨床上常用來治療DN。
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除了調脂外,還能夠誘導系膜細胞凋亡,減少細胞外基質蛋白的沉淀,保護腎小球足細胞,改善腎小球血管內皮細胞功能〔5〕。另外,該類藥物還能改善炎癥細胞功能及多種細胞因子水平,抑制炎癥反應,減輕對腎臟的損傷〔6〕。氟伐他汀是一種新型的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 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能有效治療DN的高脂血癥,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腎臟微循環,減少尿白蛋白的排泄,保護腎臟〔7〕。
綜上所述,氟伐他汀聯合貝那普利比單用貝那普利治療早期DN能顯著降低TC、TG、LDL,明顯減少 UAER、CRP水平,表明氟伐他汀除了降低血脂外,還能減少尿蛋白,降低炎癥因子,抑制炎癥反應,有效延緩早期糖尿病腎病進展,具有腎臟保護作用,且無明顯副作用,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王海燕.腎臟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956.
2 佟之復,李寧華,苗俊梅,等.2型糖尿病腎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1;21(3):241-3.
3 Colhoun HM,Betteridge DJ,Durrington PN,et al.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kidney outcom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ananalysis from the Collaborative Atorvastatin Diabetes Study(CARDS)〔J〕.Am J Kidney Dis,2009;54(5):810-9.
4 楊明正,張小如,李 龍.阿托伐他汀對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和腎組織核因子kB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7;15(2):91-3.
5 李 龍,楊明正,周忠啟,等.阿托伐他汀對糖尿病大鼠腎臟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6;22(10):2059-61.
6 Abdin AA,Hassanien MA,Ibrahim EA,et al.Modulating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paraoxonase 1 activity in type 2 diabetic Egyptia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nephropathy〔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10;24(5):325-33.
7 伍業星,德 良,濮先明氟伐他汀對糖尿病血脂、血液流變學及尿蛋白的影響〔J〕.現代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2004;10(5):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