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久丞,鄭文美,郭江,代志國
(河北省遷安市林業局 064400)

核桃耐瘠薄、抗逆性強、管理方便,果實具有較高的營養及藥用價值,用途廣泛,是深受果農喜愛的經濟樹種之一。但是在生產上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導致產量低、質量次、效益差,制約了核桃產業化的發展,應努力加以克服。
1.1 實生栽培比重過大 由于核桃枝條中含有的單寧物質在嫁接過程中易被氧化而形成隔離層,成為核桃嫁接成活的限制因素,果農難以掌握其嫁接要領,只能高薪聘請專業嫁接技術人員,或直接從市場上購買價格高達8~10元/株的優種嫁接苗木,太高的生產投入使果農難以承受,因此核桃優種嫁接在生產上一直未得到大面積推廣。據調查,遷安市核桃優種化栽培的比重不足40%,失去優質、高效栽培的基礎。
1.2 栽培密度不規范 眾所周知,果樹的栽培密度與果樹的品種特性、栽培園地的立地條件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關的,核桃也是一樣。有的地方對核桃栽培密度的限制因素考慮較少,只是片面強調核桃的密植栽培,認為只要密植栽培就能高產高效,有的3m×4m,有的2m×3m,有的甚至1m×2m。由于規劃設計不規范,栽培品種特性了解較少,整形修剪措施不配套,出現了早期郁閉、結果外移、低產質次的結局,有的甚至只能砍伐后重新種植農作物。
1.3 地下肥水管理缺失 一是栽培園地缺乏水土保持的設施和措施,水土流失嚴重,干旱時不能及時補墑,使核桃失去高效栽培的物質基礎。二是施肥不規范,尤其缺乏有機肥,使樹體不能吸收利用多種營養元素。三是單一使用化肥,致使樹體旺長推遲結果,枝條木質化程度低造成冬季抽條。
1.4 放任生長 表現為苗木栽植后不及時進行整形修剪等技術管理作業,造成樹體結構紊亂,主側枝從屬關系不明,大枝叢生,郁閉嚴重,結果部位外移,樹體早衰,產量低,經濟效益不高。
1.5 主干高度、主枝角度不合理 有的果農為了縮短整形期,采用了低位定干的作法,其結果是樹冠離地面太近,不僅不利于管理作業,而且結果后下部枝條拖地,影響了樹冠的光照條件。有的定干過高,雖然方便了管理作業,但是整形期長,樹冠成型晚,推遲了結果期。有的果農將用在蘋果樹上的拉枝開角的方法用在了核桃的栽培上,出發點并沒有錯,殊不知核桃如果開角過大,生長勢往往偏弱,結果后樹冠會加速早衰,衰弱到一定程度后再需要更新復壯時已經無能為力了。
1.6 花果管理不到位 一是不疏雄。很多果農不重視疏雄,致使樹體因大量開花而白白消耗了水分和養分。二是不搞人工輔助授粉。許多果農不了解人工授粉的作用,人工授粉也就無從談起了。三是不疏果。目前密植栽培的核桃多采用早實型,結果早且多,多數果農不忍心甚至不愿疏果,導致樹體因結果過多而早衰。
1.7 間作不合理 為了增加經濟效益、盡快收回建園投資,在核桃幼齡階段時,適當間作農作物的作法是必要的,但是有的果農卻不注意間作農作物的合理搭配,間作了高稈農作物(如高粱、玉米)、小麥、晚熟青菜等,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高稈農作物嚴重影響了核桃的光照條件,削弱了核桃葉片的光和作用,使核桃不能正常生長和結果。小麥屬于需水型農作物,成熟季節可將核桃樹冠下部的枝條烤干致死,致使核桃推遲結果甚至整株死亡。晚熟青菜易招引大青葉蟬,青菜收獲后大青葉蟬會轉移到核桃上繼續危害、產卵,產卵時造成的傷口會使枝條失水,冬季抽條死亡。
1.8 病蟲害防治不及時 病蟲危害嚴重,導致樹體早衰甚至死亡,核桃質量降低。
2.1 良種化栽培 良種化是保證核桃優質高效栽培的前提。
對現有的實生樹,可以采用優種高接換頭的方法,實現其良種化栽培。如果新建密植核桃園,可以先行育好優種苗木,然后栽植建園,直接實現良種化栽培,也可以到農業科研院所購買優種苗木,以保證苗木純度。建園時配置好授粉樹。
2.2 合理密植 建園時對栽培密度的限制因素應綜合考慮。品種干性強、土層厚、管理水平高,以4m×5m或3m×5m且應用主干疏層形;品種干性強、立地條件中等或偏下、管理水平高,以3m×4m或2.5m×3m且應用自然開心形;立地條件差、管理水平低,最好不要建立密植園。
2.3 加強肥水管理 山地核桃園的肥水管理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好水土保持工程,修好梯田,做好樹盤,采用覆草技術(厚度30cm),以培肥地力。
幼樹應遵循少施勤施的施肥原則,栽植成活后的5~8月,每月施肥一次,前期以氮素肥料為主,后期以磷鉀肥料為主,9月底施一次基肥。第2~4年在3、6、8、10月各施肥一次。
成齡樹每年采果后結合深翻施有機肥一次,施肥量5000kg/667m2,同時加入適量的尿素、磷鉀肥。夏季壓一次綠肥,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追肥每年三次,第一次萌芽前施用,施肥量為尿素30 kg/667m2。第二次在幼果膨大期施用,施肥量為硫酸鉀30~40kg/667m2。第三次在硬核期施用,施肥量為果樹專用肥40~50kg/667m2。生長季節每隔15d葉面噴施1次,前期以0.3%~0.5%的尿素溶液為主,后期以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為主。
一般每年灌4次水,分別在萌芽前、果實膨大期、硬核期和土壤封凍前進行,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
2.4 科學整形修剪 主干疏層形的樹體結構為:定干60~80cm,樹冠2層,第一層3個主枝,每個主枝上留2~3個側枝,第二層2~3個主枝,主枝上著生結果枝組,層間距60~70cm,樹高3.5~4m。自然開心形定干50~70cm,每株著生3~5個主枝,各主枝斜向上生長呈開心形,每個主枝上留4~6個側枝。
修剪時要注意樹體結構的調整,培養好主側枝,合理利用徒長枝,疏除干枯枝、病蟲枝、重疊枝、細弱枝,處理好背下枝。幼樹期對中心領導枝及主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以擴大樹冠,利用春季刻芽、生長季節摘心等措施提高萌芽率,增加枝量。對主枝拉枝開角至60~65°,對徒長枝無生長空間的疏除,有空間的適當短截培養成結果枝組。結果樹應注意結果枝組的更新復壯,采用去弱留強、縮放結合的方法更新枝組,防止結果部位外移,保持立體結果的良好樹體結構。
2.5 重視花果管理 在雄花萌動期人工疏雄 ,疏掉雄花數量的90%~95%,保留樹冠頂部及外圍的少量雄花,可以節省營養和水分,促進雌花發育和果實生長,提高坐果率和產量。
人工輔助授粉是保證核桃豐產穩產的重要措施。雌花開花前采集將要散粉的雄花序,放在干燥的室內陰干,在20~25℃條件下,待大部分雄花開放散粉時,收集好花粉置于2~5℃的低溫下備用。
雌花柱頭開裂呈倒八字形、柱頭突起并分泌大量粘液時為最佳授粉時期,噴授、抖授均可。噴授時將花粉用水稀釋至5000倍,用噴霧器噴灑,抖授時用10倍的面粉與花粉混合均勻,然后用雙層紗布袋裝好在雌花上輕輕抖動即可。
一般苗木栽植后的1~3年,應疏除全部果實,第4年少量結果,目的是促進樹體生長。到盛果期后,為保持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相對平衡,保證高產、穩產、優質,應進行疏果。疏果的時期是在生理落果期之后,一般在雌花受精后的20~30d,即當子房發育到l~1.5cm時進行為宜。
疏果量要依據樹勢及栽培條件而定,一般留果量為60~lOO個/m2,其余疏除。強壯樹或枝條適當多留,反之少留,使坐果部位分布均勻,郁密的內膛可適當多疏。疏果僅限于坐果率高的早實核桃品種或樹勢弱但結果多的樹。
2.6 合理間作 在不影響樹體生長的前提下,幼樹期可以間作農作物,農作物以矮桿為主,如大豆、花生等,但應距樹干1m以上,不能間作小麥和蔬菜。
2.7 及時防治病蟲害 在病蟲測報的基礎上搞好綜合防治,側重農業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學防治要做到適時合理用藥,杜絕使用劇毒農藥,以最大限度保護樹體,提高果實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