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漩
(南京中醫藥大學無錫附屬醫院,江蘇 無錫 214001)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中醫護理干預
劉 漩
(南京中醫藥大學無錫附屬醫院,江蘇 無錫 214001)
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護理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療效的影響。方法 將16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除按常規護理外,加予生活起居護理、飲食護理、情志護理、用藥護理,并根據不同中醫證型給予辨證施護。結果 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且住院時間明顯縮短。結論 中醫護理干預能提高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療效,更有助于患者康復。
冠心病 心絞痛 辨證施護
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1]。如治療護理不當,有發生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險。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筆者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西醫常規護理基礎上注重結合中醫護理,強調辨證施護,取得較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12月符合入選條件我院心血管科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60例,按入住先后順序分為兩組,2009年1-6月收治的8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齡(71.85±10.41)歲。2009年7-12月收治的80例為觀察組,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齡(72.25±9.91)歲。兩組病情、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定時監測血壓、呼吸、脈搏和心率等生命體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護理操作。觀察組除根據病情給予常規護理外,還從生活起居、飲食、情志、用藥及辨證施護等幾個方面進行護理干預。辨證施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及本院心血管科專科診療規范,將冠心病心絞痛辨證分為氣陰兩虛證40例,痰濁壅塞證21例,心血瘀阻證13例,寒凝心脈證6例。
1.3 觀察指標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制訂。顯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增加運動量后無心絞痛發作。有效:疼痛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有明顯減輕。無效:癥狀無變化或有時加重。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結 果
1.5.1兩組癥狀療效比較 見表1。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癥狀療效比較(n)
1.5.2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對照組住院時間 (15.51±6.80)d,觀察組為(13.13±6.24)d,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本病屬于中醫學“胸痹”、“心痛”范疇。本病多發于中老年人,人至中老年以后,臟腑氣血衰弱,氣虛則無力推動血脈,加之七情內郁,肝失條達,氣滯心胸,“氣止則血滯”,導致瘀血內生,日久化火,灼津成痰,痰濁、瘀血皆系陰邪,日久上乘陽位,損傷陽氣,致心陽虛衰,無力推動血行而致心血瘀阻[4]。此病發病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結合不同的證候特點,對患者給予食療、情志、陰陽氣機調和等整體辨證護理,才能更有利于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2.1 一般護理 (1)生活起居護理。保持病房舒適安靜,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保證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適當進行有氧運動,避免負重及參加競爭激烈的娛樂活動。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流量2~4L/min。合理起居,避免寒冷刺激,隨氣溫適時增減衣被,避免外感風寒,以防增加心臟負擔。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協助患者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必要時給予麻仁丸或開塞露,切忌努責而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絞痛。囑咐患者不在飽餐后饑餓時洗澡,水溫與體溫要相當,不超過41℃,冬天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時盡量有人陪伴。(2)飲食護理。飲食宜少量多餐,不宜過饑過飽,宜進食低脂、低膽固醇、低熱量、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服用刺激性的酸、辣之品及冷食。(3)情志護理。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已意識到情志與疾病的關系,《靈樞》中記載 “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頻發心絞痛的患者,易產生緊張恐懼感,應加強心理疏導,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解釋病情,安慰患者,使患者感到溫暖、舒適,解除思想顧慮,積極配合治療。(4)用藥護理。嚴格遵照醫囑給藥,指導患者正確服藥。中藥宜在兩餐之間溫服。硝酸酯類藥物是緩解心絞痛的首選藥,但此類藥物會引起血壓下降,特別是在血容量不足、應用利尿藥及合并應用其他血管擴張藥時,因此,要指導患者更換體位時動作不宜過快,以免引起低血壓致暈厥。起床時堅持“3個半分鐘”,即醒后平躺半分鐘,坐起半分鐘,雙腿垂到床下半分鐘后下床。靜脈用藥時,注意控制滴速。(5)病情觀察。心主神明,為五臟之首。嚴密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及血壓、心律、心率、脈象、面色、汗液的變化及用藥后反應,并做好記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往往在半夜時發作或加重,故夜班護理人員要有高度責任心,增加夜間巡視的次數(一般每 30 分鐘巡視 1 次)[3]。
2.2 辨證施護 (1)氣陰兩虛證。主要表現為心胸隱痛,心悸氣短,倦怠乏力,虛煩失眠,五心煩熱,口干盜汗,面色少華或面色潮紅,舌紅胖嫩或有齒痕,苔薄,脈細或結代。①護理上以益氣養陰為原則。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耗氣傷津。②飲食上注重補氣。將大棗、黃芪、西洋參煎水代茶飲或熬粥以調補氣血。③加強保暖,避免外感風寒。病室溫度保持恒定,保持空氣流通,注意隔離感染患者,減少醫源性感染。(2)痰濁壅塞證。主要表現為胸悶如窒而心痛輕微,肥胖體沉,氣短喘促,口黏痰多,苔濁膩或白滑,脈滑。①護理上以通陽泄濁,豁痰開結為原則。保持室內干燥和空氣新鮮,每日開窗通風2次。②飲食宜清淡,多食蘿卜、柑桔、枇杷等淡滲利濕的果蔬,平時可以陳皮薏苡仁粥食療以助健脾化痰,忌食生冷、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以免助濕生痰。③取蓖麻子3~4粒搗碎,貼于雙足涌泉穴,外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以引痰濁下行。(3)氣滯血瘀證。主要表現為心胸疼痛劇烈,如刺如絞,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痛引肩背,時發時止,舌質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脈弦澀或結代。①護理上以行氣活血,通脈止痛為原則。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避免精神刺激,忌憂傷悲怒,以免肝郁氣滯,氣機升降失常,加重病情。②飲食上可將玫瑰、山楂泡茶飲用,以理氣活血化瘀。③梔子、桃仁各12g,共研為細末,用蜂蜜調成膏,貼于心前區痛處,每日1次,以活血化瘀,暢通心脈。(4)寒凝心脈證。主要表現為卒然心痛如絞,心悸氣短,重則喘息不得平臥,形寒,手足不溫,冷汗自出。苔薄白,脈沉緊或促。①護理上以祛寒活血、宣痹通陽為原則。將患者安置在向陽房間,病室溫暖,冬季溫度20~22℃,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汗出較多時,及時更衣,同時注意肢體保溫。②飲食方面忌食生冷、寒涼之品,以免損傷陽氣。可以瓜蔞12g,薤白9g,米酒適量,共煎取汁分次服用,以開痹通陽。③溫水泡腳:囑患者早晚用溫水(40~50℃)泡腳 1次,每次 10~20min,以溫陽通脈促進血液循環。④艾灸腎俞、心俞、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以溫通心陽。
[1]尤黎明.內科學護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60.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張明雪,曹洪欣,常艷鵬.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證候演變規律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0,25(10):24-27.
[4]賈曉玲,倪志強.冠心病心絞痛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0):1578-1579.
R248.1
B
1004-745X(2012)02-0339-02
20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