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 龔 霆 吳 飚 丁秀麗 張晨光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安徽 蚌埠 233003)
肺結核患者由于肺部病理改變致支氣管和肺上皮細胞結構和功能受損,且治療時間長、藥物副作用大,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易并發肺部感染[1],影響治療和康復。多數肺結核患者就診時有明顯發熱,咳嗽、咯痰或者咯血,此時已合并有肺部感染。因此,積極控制感染也是肺結核治療的關鍵。筆者近年來采用痰熱清注射液聯合抗生素及結核藥治療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疾病,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觀察對象為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感染科住院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病例,共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30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采用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抗生素治療,選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3.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每日2次。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靜滴,每日1次,療程10d。
1.3 觀察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每日監測體溫、咳嗽頻率、咯痰顏色性狀量多少以及肺部干濕性羅音情況,治療10d前后復查血常規、尿常規、胸片、一般細菌涂片及培養、肝腎功能、心電圖,評估療效及不良反應。
1.4 療效標準 顯效:用藥7d內體溫下降,咳嗽、咯痰、肺部啰音顯著減少或消失、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或中性粒細胞數恢復正常,胸片有明顯好轉。有效:用藥7~10d體溫下降,咳嗽、咯痰、肺部啰音減少,但未完全消失,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或中性粒細胞數下降。無效:用藥超過10d,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總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主要癥狀療效比較 結果示治療組咳嗽30例,治療后消失27例;咯痰28例,消失25例;發熱27例,消失24例;胸片示炎癥28例,消失25例,血象異常27例,消失24例。對照組咳嗽30例,治療后消失20例;咯痰29例,消失20例;發熱26例,消失17例;胸片示炎癥27例,消失18例,血象異常25例,消失16例。治療組改善咳嗽、發熱、血象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目前,肺結核仍存在高感染、高發病、高耐藥、死亡人數多等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結核病處于“全球緊急狀態”[2]。雖然我國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控制該病,但由于肺結核患者長期消耗,免疫功能低下,機體抵抗力下降,肺實質損害嚴重,容易導致其他致病菌在肺組織內生長繁殖繼發感染。
痰熱清注射液由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組方,具有清熱解毒、抗炎抑菌、鎮咳、平喘、祛痰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痰熱清注射液亦可抑制炎性滲出和肺間質水腫,抑制或減低炎性細胞的浸潤,阻止急性肺泡細胞炎癥損傷,改善低氧狀態,同時可以降低內毒素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達到抗菌的目的[3]。黃芩、連翹也是中醫治療結核病的主要藥物,因此,在正規抗結核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不僅能治療并發癥,還具有抗結核的作用。痰熱清注射液可以改善結核中毒癥狀,可使支氣管、肺泡內的痰液以及細菌代謝物及時排除,使抗結核藥物充分到達病變部位,提高了藥物生物利用度,而且不易產生抗藥性[4]。本觀察顯示,痰熱清注射液聯合抗生素對改善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臨床癥狀,控制咳嗽、咯痰、發熱等癥狀及胸片吸收等方面療效優于單獨使用抗生素,從而減少聯合使用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減少耐藥的發生。患者在治療劑量范圍內未發現明顯毒副反應及配伍禁忌,不失為一種治療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的好方法。
[1]何根,覃美逢,周蓮娣,等.肺結核并醫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險因素[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6):432-434.
[2]張敦熔.現代結核病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540.
[3]劉成梅.老年人肺炎 97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4):541-542.
[4]勒寶寧.痰熱清治療肺結核并肺部感染32例[J].陜西中醫,2007,28(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