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維霞 張 軍
(浙江省衢州市中醫醫院,浙江 衢州 324000)
穴位按摩操在預防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中的應用
柴維霞 張 軍
(浙江省衢州市中醫醫院,浙江 衢州 324000)
目的 觀察穴位按摩操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中的預防作用。方法 將96例胸腰椎骨折接受保守治療患者隨機分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予宣教骨科常規預防便秘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實施一套穴位按摩操。結果 觀察組便秘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 穴位按摩操能有效預防胸腰椎骨折患者發生便秘。
穴位按摩 胸腰椎骨折 預防 便秘
胸腰椎骨折患者因骨折后造成脊椎周圍軟組織損傷,局部出血形成血腫壓迫,需長期臥床治療等因素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胃腸蠕動功能減慢,常常出現腹脹、便秘并發癥[1]。便秘的發生,更加劇了腹脹、腹痛程度,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我院骨科根據中西醫理論知識,創立了一套穴位按摩操,比較有效地預防了接受保守治療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發生。現介紹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療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6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36例;年齡18~76歲,中位年齡52歲;骨折部位:T8~T12胸椎骨折36例、L1~L5椎體骨折52例、橫突骨折及棘突骨折共8例。均無脊髓損傷,以往無習慣性便秘,孕婦除外。根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以1∶5分配方式分單號組為對照組,雙號組為觀察組。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宣教骨科常規預防便秘的方法,包括飲食調護、收腹縮肛運動、情志調節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實施一套穴位按摩操,并由高年資護士參與實施,建立資料。(1)取穴:取腹部氣海(臍中下1.5寸)、中脘(臍中上4寸)、天樞(臍中旁開2寸)、大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歸來(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2)操作步驟:患者取平臥位,松馳腹部肌肉。用手掌大小魚際肌順結腸走行方向作環形按摩(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力量由輕至重,以能忍受為主[2],直至整個腹部發熱,大約5~10min。雙手重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力用在中指指腹,有節奏地進行穴位按摩,依次按摩中脘→左天摳→左大巨→左歸來→氣海→右歸來→右大巨→右天摳→中腕,一般每穴按摩1min,力度以有酸、脹為宜。囑患者用鼻深吸氣鼓腹部一般順時針按摩腹部,一邊囑患者吐氣,直至5個循環。(3)注意事項:實施者剪除指甲,防止損傷腹部皮膚,一般餐后2h實施,頻率每日2次。(4)評價指標排便正常為3d內排便1次或1次以上,大便質軟,排便通暢;便秘為3d 內未排便,便質干結[3]。
兩組排便情況見表1。結果示穴位按摩操能有效預防胸腰椎骨折患者發生便秘。

表1 兩組排便情況比較n(%)
3.1 接受保守治療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發生便秘的原因及危害疾病早期由于腹膜后血腫刺激,極易引起腹痛、腹脹,加之骨折部位疼痛、臥床等患者不愿多動,導致腸腑積氣,升降失調,糟粕內停,不得下行,大便秘結。一旦發生便秘體內毒素排除不暢,胃腸功能進一步紊亂腹痛、腹脹進一步加劇。一方面易發生習慣性便秘、另一方面影響康復進程。
3.2 穴位按摩操機理 氣海穴具有溫補下元、調整三焦氣機的功能,中脘是胃募穴具有理氣和胃功能,天樞穴是大腸募穴,具有通調臟腑,理氣散結的功能[4],大巨、歸來穴具有推動腸腑氣血運行順暢功能。穴位按摩操按照結腸的走行方向進行按摩,有效地刺激腸蠕動的恢復及排出腸道內多余氣體,同時通過穴位刺激進一步調理了胃腸及臟腑功能,預防了便秘的發生。
[1]何桂娟,虞偉力.胸腰椎骨折病人腹脹便秘的全程中醫護理干預[J].中醫正骨,2010,22(5):65.
[2]賀燕爾.腰椎骨折AF釘內固定術后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9,8(3):207.
[3]朱建英,陳建意.早期鼻飼生大黃粉預防重度顱腦損傷后便秘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護,2007,6(10):713.
[4]梁國麗.穴位手法按摩對解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干預作用[J].臨床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3(7):16-17.
R248.2
B
1004-745X(2012)02-0342-01
201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