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昕 劉麗平 許曉燕
山東省冠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山東冠縣 252500
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關系的研究
李秀昕 劉麗平 許曉燕
山東省冠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山東冠縣 252500
目的探討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的關系方法選擇臨床確診的冠心病患者43例及同期健康查體者50例,分別檢測兩組對象的血尿酸、血脂以及血糖結果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與健康人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2、3支冠脈病變與單支病變者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明顯升高,高尿酸血癥很可能是冠心病發生的另一大危險因素。
高尿酸血癥;冠心病;關系;研究
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是指嘌呤物質的代謝出現障礙而導致的一種病患。隨著現代生活的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出現了明顯的改變,HUA患病率隨之升高,且由于HUA與傳統的多種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血脂不正常及冠心病等關聯,因此,HUA與冠心病二者的關系,對冠心病存在的影響備受人們的關注[1]。已有資料證實,高尿酸血癥的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高于非冠心病患者[2]。本文選擇43例臨床確診的冠心病患者與50例健康查體者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探討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之間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收集2011年1~10月本院住院患者,其中,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為冠心病者43例作為觀察組,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齡(55±13)歲。排除痛風患者、使用利尿劑、肝腎嚴重疾病、惡性腫瘤及其他慢性疾病等。另選擇同期50例健康查體者作為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3±10)歲,同樣排除痛風、其他慢性疾病等。兩組對象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采集空腹靜脈血,分離收集血清,分別檢測血清中尿酸(UA)、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總膽固醇(TC)及血糖(GLU)的含量。 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其中尿酸采用雙試劑尿酸酶法檢測,直接法測定HDL,酶法測定TC、TG、GLU。冠狀動脈造影法:常規進行多體位照射,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進行評價。確定冠狀動脈病變的程度、支數。
本實驗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結果采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具體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尿酸與其他指標的比較(±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尿酸與其他指標的比較(±s)
項目 觀察組 對照組UA(μmol/L)TC(mmol/L)TG(mmol/L)HDL(mmol/L)LDL(mmol/L)GLU(mmol/L)508.68±62.57 5.18±1.04 1.98±0.78 1.27±0.35 2.93±1.12 5.32±1.24 307.65±54.28 4.67±0.82 1.65±0.75 1.57±0.36 2.71±0.35 5.05±0.96
由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血尿酸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高尿酸血癥是冠心病的可能危險因素之一。兩組間HDL、LDL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1);TC、TG、GLU這3組之間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的結果,將不同的冠狀動脈病變范圍患者血尿酸水平進行比較,見表2。
尿酸是人體內嘌呤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其主要在肝臟及腸道通過2種黃嘌呤氧化、還原酶轉化。黃嘌呤脫氫酶(XDH)與黃嘌呤氧化酶(XO),氧化次黃嘌呤、黃嘌呤形成了終產物—尿酸。在機體缺血、缺氧的狀況下,XDH可逆性地轉化為XO,同時,UA的底物增多可生成大量UA[3]。尿酸也是一種主要的水溶性內源性的抗氧化劑,而氧化劑的增加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而動脈粥樣硬化又正是冠心病發生、發展的基礎。
表2 不同的冠狀動脈病變范圍血尿酸水平比較(±s)

表2 不同的冠狀動脈病變范圍血尿酸水平比較(±s)
注:2支病變組與單支病變組比較,P<0.05;3支病變組與單支病變組比較,P<0.01
?
但尿酸升高到一定程度,尿酸的抗氧化能力則被氧化應激所掩蓋,從而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4]。其次,尿酸濃度升高可導致尿酸鹽結晶在血管壁上沉積,直接損傷血管內膜,促進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和發展。另外,UA可激活血小板,促使ADP等血管活性物質釋放增多,從而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加速了脂質的沉積。同時促進LDL的氧化及脂質的過氧化,并產生更多的氧自由基,使血小板的黏附性明顯增加[5],加速形成動脈硬化。
大量研究提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除了肥胖、高血壓、脂質紊亂、高糖外,血尿酸的增高也可作為CHD發病的獨立危險因子。最近研究又發現,尿酸作為心血管病的一個危險因子是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觀察指標,與多種炎性因子具有獨立相關性[6]。本試驗結果顯示,CHD患者血清中UA較對照組水平明顯增高(P<0.01),提示高尿酸血癥是冠心病的可能危險因素之一;而且冠狀動脈病變越嚴重,其UA水平越高。
為了預防冠心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除了注意糖與脂的代謝,減輕體重,控制血壓,同時預防高尿酸血癥的發生,是非常有必要的。早期預防并發癥,少量甚至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適當鍛煉,多飲水等多種途徑降低尿酸;慎用利尿劑、戒酒,從而做到預防高尿酸血癥和(或)痛風的發生。而對冠心病患者應常規進行UA測定及定期監測,并進行早期干預,對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1]王翠,李文健.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危險因素關系的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4):380-381.
[2]張賽丹,楊天倫,唐紅專,等.冠心病與血尿酸的水平相關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1,11(8):30-31.
[3]Onat A,Uyarel H,Hergenc G,et al.Serum uric acid is a determina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m J Hypertens,2006,19(10):1055-1062.
[4]Strazzullo P,Puig JG.Uric acid and oxidative impact on cardiovascular risk[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07,17(6):409-414.
[5]黨曉霞,蔡琴,趙旅.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與血尿酸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3):151.
[6]Ruggiero C,Cherubini A,Ble A,et al.Uric acid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J].Eur Heart J,2006,27(10):1174-1181.
Research of relationship of hyperuricemia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 Xiuxin LIU Liping XU Xiaoyan
Cardiology Department,G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Guan County 2525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hyperuricemia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Forty-three cases clinically diagnos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same period 50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detected the serum uric acid,lipids and blood sugar.ResultsSerum uric acid,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peopl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The 2,3 branch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ompared to single artery les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serum uric acid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hyperuricemia is likely another major risk fa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eruricemia;Coronary artery disease;Relationship;Research
R541.4
A
1674-4721(2012)10(c)-0059-02
2012-08-07 本文編輯: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