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劉劍
湖北省鄂州市中醫醫院藥劑科,湖北 鄂州 436000
衛生部早在2002年頒布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1]第六章二十七條明確規定:“為保證患者用藥安全,藥品一經發出,不得退換。”但在實際執行中,因各種原因造成的退藥現象時有發生,給患者帶來諸多不變的同時也增加了用藥的不安全因素。藥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用藥安全。依此筆者統計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至10月的門、急診藥房退藥情況,對有關退藥原因、類型及處理進行統計分析,力求在減少退藥的同時,保證患者用藥安全,維護醫院權益。
資料來源于2011年1-10月我院抽取門、急診藥房的523張退藥處方,按退藥原因、藥品類別、退藥科室等分別進行統計分析。
2011年1-10月門、急診藥房退藥處方523張,涉及退藥金額46960.18元。退藥原因統計結果見表1,退藥類別統計結果見表2,退藥科室統計結果見表3。

表1 退藥原因統計結果

表2 退藥類別統計結果
表1統計結果顯示,不良反應是造成退藥的主要原因,多見于過敏反應 (皮膚瘙癢、神經系統反應、蕁麻疹等)。還有一部分患者是因為仔細閱讀過藥品說明書后,看到有諸多的不良反應而出現過度擔心不敢用藥進而退藥的。患者因開藥過多或重復用藥退藥的比例也較高。相當一部分患者就診于不同科室,同一種藥品可能存在不同廠家、不同規格、不同劑型,有些年資較低的醫師對醫院藥品情況不是特別熟悉,造成有些患者重復用藥或不同就診科室開具不同廠家同類藥品。因取消各種檢查退藥比例位居第三。一方面醫師和患者沒能進行很好的溝通,一部分患者臨近檢查前有所恐懼和顧慮,臨時取消檢查造成一些診斷用藥退藥,另一方面一部分患者不能接受預約等待時間過長取消檢查退藥,還有因為檢查儀器突然出現故障而被迫取消檢查造成的退藥。
表2是退藥類別統計結果。經統計退藥類別主要有以下七大類:抗微生物類是退藥最多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有一部分患者使用前皮試會出現假陰性結果,進而出現退藥,而此類抗生素又是門、急診臨床使用最多的。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用藥的退藥情況僅次于抗微生物類,主要是急診留觀患者所退的大型輸液。一部分急診患者由于患者病情變化,改變治療方案;一部分因為患者入院治療需要退藥;還有一小部分是患者死亡所剩的藥品退藥。

表3 退藥科室統計
表3是退藥科室統計結果。分別以中風科、急診科、腎內科三大科室位居退藥前三位。中風科和腎內科大多數為高齡患者,生理功能減退且并發癥較多,涉及用藥品種較多,藥物相互作用復雜,不良反應多,故造成退藥現象也較多;急診科患者病情大都不穩定,變化較快,用藥品種很多,也是導致退藥較多的原因之一。規范退藥程序,為保證廣大患者的用藥安全,規范退藥行為,減少退藥和退藥帶來的不安全隱患。
有下列情況可以退換:經證實確屬藥房人員工作失誤錯發的藥品,無論情況如何,藥房予以退換;經證實確屬因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的;經證實屬藥物質量問題;經證實確屬醫師開方問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經醫務部門批準才能退藥:①因醫生責任心不強,沒有問清患者病史、過敏史、用藥情況等而錯開或重復開藥的。②因醫生跨科開藥,不了解藥品情況而錯開的。③違反有關規定,給患者開大處方、超量多等,患者要求退藥的。④違反醫保、新農合等規定,開貴重藥、自費藥,未經申報或患者同意,患者存在報銷問題要求退藥的 (如住院患者)。⑤患者在治療中死亡的。⑥患者病情發生變化,經上級醫師批準,需采取新的治療方案的。⑦急診患者轉為住院治療,經會診需更改治療方案的。⑧患者因病情變化需推遲治療或轉科治療的,經會診需更改治療方案的。
下列情況不予退換:發出藥品接觸肝炎、結核傳染病患者的;麻醉藥品 (患者死亡的按有關規定辦理);分裝的口服藥品;輸液原則上不予退藥;病區藥房擺藥發出的藥品。退藥程序:患者必須持有本院原始收據和底方;因藥劑科工作人員失誤或藥品質量問題退藥者,可到相關藥房退藥;確因對藥物過敏需要退藥時,開方醫生填寫《不良反應報告表》后予以退藥;屬第三條第四款各種情形,患者要求退藥時,均須得到醫務科批準后,藥房才辦理退藥;藥房工作人員核實相關手續,檢查退回藥品符合要求后,在收據上、處方上簽字,將收據、處方交給患者。藥房要填寫《藥品銷后退回登記表》;患者攜帶本院原始收據、處方,按財務有關規定到收費處辦理退費。
退回藥品的處理:能確認藥品質量沒問題的,可以再使用;不能辨認質量狀況的,按報廢處理。因本院工作人員失誤而致患者退回藥品不能再使用的,經濟損失由相關人員承擔。不屬于上述各種情況的,勸阻退藥無效的,由醫務部門和藥劑科領導協商解決。
4.1 加強醫患溝通,提高患者依從性 醫師診治過程中應仔細詢問患者用藥情況和過敏史,并盡可能詳細告知其所用藥品的不良反應及其注意事項,幫助其克服恐懼心理,正確認識藥物的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
4.2 提高業務水平,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醫務人員要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業務上精益求精;不為經濟利益所驅動,不開大處方,不做不必要的檢查,減少醫患糾紛,增強患者信任度,提高診治水平,合理用藥。
4.3 開展臨床藥學服務,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藥師與其他醫務人員有效合作,深入臨床參與醫師查房,利用所掌握的藥學知識,配合臨床醫師提出治療用藥合理化建議,提高療效,減少退藥現象發生。
4.4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完善電子藥品說明書、臨床常用藥物手冊、電子藥品字典等相關信息,為醫師提供快捷方便的查閱服務。藥師負責收集臨床藥品不良反應等相關信息,及時反饋給全院臨床醫師,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減少退藥,保障患者持續治療,促進合理用藥,安全用藥。
[1]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藥發[2002]年24號.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S].第六章,第二十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