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何世念 鐘大海 杜志炎

□ 圖為茂名石化全景。中國石化圖片網 供圖
鎮海煉化、茂名石化正滿懷信心、快馬加鞭地向世界一流目標邁進。
鎮海煉化、茂名石化是中國石化煉油板塊中裝置規模、經濟技術指標、效益、管理水平領先的兩大企業,可以稱為中國石化的“煉油雙雄”。兩大企業怎樣打造世界一流?記者在近日采訪中明顯地感到,他們正滿懷信心、有條不紊、快馬加鞭地向世界一流目標邁進。
在兩個企業,記者都強烈地感受到滿懷豪情創一流的濃厚氛圍,各企業都制了打造世界一流的詳盡計劃。
走進鎮海煉化辦公區,一幅“堅定不移推進‘三位一體’發展規劃,在中國石化率先打造世界一流”的標語格外引人注目。鎮海煉化總經理江正洪說:“煉油率先打造成世界一流,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因為我們鎮海煉化人有敢于創新的勇氣,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有堅定不移的執著。”
茂名石化總經理余夕志表達了同樣的信心:“煉油是中國石化的長板,集團公司黨組審時度勢,提出率先把煉油打造成世界一流,非常鼓舞人心。同時,我們感到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一種強大的動力。現在,干部職工士氣旺盛,斗志高昂,對把茂名石化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煉油企業充滿了信心。”
茂名石化的煉油加工損失率、綜合能耗等指標在中國石化煉油系統名列前茅。據茂名石化計劃部部長毛遠洪介紹,茂名石化早在去年10月份就啟動了建立“十二五”創世界一流指標體系的工作,對照世界一流指標和國內先進企業指標,根據贏利水平、運營水平、質量水平、安全水平、環保水平、工程管理水平、人事管理水平、物資供應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等九個方面,建立了四級(公司級、分部級、車間級和班組級)創一流指標體系、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明確了“十二五”創世界一流指標的分階段目標值、措施、責任人和考核辦法。并根據世界先進指標的變化,對指標體系及時進行動態調整,以確保實現世界一流目標。
鎮海煉化作為國內首家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的煉化企業,率先成為世界一流自然是責無旁貸。江正洪說,在2015年以前,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上達到世界一流并不難,鎮海煉化已經做好了具體的計劃安排,制定了保障措施。
他的自信和底氣,源于鎮海煉化已經初步具備了與國際一流論劍的強勁實力。據美國所羅門咨詢公司去年11月的評估,鎮海煉化煉油板塊競爭力繼續保持亞太地區領先水平,其中凈現金利潤、現金操作費用、投資利潤率、煉油單位能耗指標均處于第一群組,具有良好的國際競爭力。噸油廢水外排量、原油運輸途耗等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
據該公司副總工程師、計劃部部長胡江青介紹,鎮海煉化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全面完成向煉化一體化轉型。第二步,到2015年,煉油、乙烯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水平實現較大幅度提升。第三步,通過10年~15年努力,實現“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大的煉化企業”和“建設世界級煉化一體化標志性企業”的目標。
目前鎮海煉化正在全力推進項目發展、管理變革、人力資源“三位一體”的發展規劃,力爭用10到15年的時間,使煉油加工量達到4100萬噸/年,乙烯規模達到220萬噸/年,將職工總數降到3500人以內,以實現規模翻倍、人員減半實現,“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大的煉化企業”的目標。
一流煉廠必須創造一流指標。“要實現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就必須仔細對照自己的發展短板,認真吸取紡織行業的前車之鑒,堅定不移開創精細化工發展之路。要充分挖掘潛力,發揮好大煉油優勢,利用煉油廉價原料發展我們的精細化工,早日將化工打造成鎮海煉化的優勢長板。”江正洪闡明了鎮海煉化的戰略思路。
鎮海煉化副總經理張玉明說:“打造世界一流,就必須主動和國際上的先進企業進行對標,把埃克森美孚、SK作為參照體系,和他們分析對比,不斷提升我們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
茂名石化煉油的小裝置多、設備陳舊、集約化程度低,但煉油效益和技術經濟指標卻穩居中國石化前列,其中的奧秘在哪里呢?
“這得益于差異化戰略的成功實施。”余夕志說,“針對裝置結構與設備短板問題,茂名石化借助煉化一體化和燃料、化工、潤滑油煉廠的優勢,在資源、技術和產品上做足差異化文章,補齊短板,力爭效益最大化。”
茂名石化面向南海,背靠大西南。他們敏銳地觸摸到市場的變化,不斷優化調整產品結構。該公司煉油分部副經理關志鵬介紹說,茂名石化以“細分物料、細分用戶、貼近指標、精心調配”為原則,以市場為導向,及時預測及排出產品贏利能力排序表,增產價高利厚產品,確保煉油效益最大化。
有“優化大師”美譽的煉油分部副經理許楚榮說,加工損失率和綜合能耗是最能體現煉油水平的兩大代表性指標。對此,茂名石化確立了“‘十二五’末,煉油確保達到世界先進,力爭世界領先”的目標,確保實現加工損失率、綜合能耗超過當前世界先進水平。目前,他們擬定了12項措施,煉油加工損失率將降到0.36%以下,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擬定了53大項、58小項的節能降耗項目,滾動提出和實施新的節能措施,確保在“十二五”末綜合能耗降至46.76千克標油/噸,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采訪過程中,江正洪講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管理”。他說,企業未來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管理的競爭。在技術經濟指標上達到世界一流不難,難的是在管理上達到世界一流。
為提高管理水平,鎮海煉化從抓管理制度科學化入手,開展了“三項制度”(即職責劃分、業務流程和規章制度)清理工作,優化組織架構、明晰職責劃分、再造流程程序,整合各類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整套覆蓋所有業務所有部門、分級分類管理的一體化的科學合理、高效運轉、標準化、文本化的制度體系。并以此為基礎,對企業組織架構、運行機制、管理體系、績效考評、發展規劃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和創新,探索建立起了“新國企”的管理模式。
鎮海煉化人教部部長俞勇鋒說,鎮海煉化建立了精干高效的組織機構,明確機關、機構、基層在企業體制架構中的職能定位,解決“誰管誰”的問題。按照“行政管理集約化、技術管理專業化、運行管理現場化”的思路,優化調整,建立精簡高效的組織機構。與此同時,進一步合并機關同類崗位、規范崗位分工、理順崗位層級、明確崗位職責,為打造精干高效的機關奠定了基礎。
為了打造世界一流,鎮海煉化正在從發展理念、組織機構、管理體制機制、內部環境等方面推進創新和變革,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無獨有偶,余夕志正在茂名石化大力推行精細管理。他反復強調三個基本管理目標:管理過程必須科學規范,管理行為必須優化到位,管理結果必須事爭第一。
余夕志說:“世界一流的企業都有自身顯著的管理特點,公司目前打造世界一流已經起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按照‘把精細化管理打造成為茂名石化的內涵、特色和品牌’的目標,努力打造精細化管理的企業品牌。”
如今,新修訂的《茂名石化全面深化精細管理總體方案》正在各單位、各部門實施。毛遠洪說:“全面深化精細管理,就是要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創造最大效益為中心,要以安全、環保、質量為基礎,全面提升公司的競爭實力,努力為打造世界一流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如今這個時代,誰先擁有信息,誰就能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余夕志說:“打造世界一流還必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沒有信息化平臺的支撐,打造一流就會成為一句空話。”茂名石化正加強信息化建設,依托辦公自動化系統,開發投用了管理體系文件信息系統,在中國石化煉化企業中首家成功上線運行了合同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
鎮海煉化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廠。江正洪深有感觸地說:“信息化對打造世界一流非常重要。目前,最關鍵的是要加強數據庫建設。把數據庫建好了,就可以在上面建高樓大廈了。”
近年來,鎮海煉化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水平,開展以“業務流程管理系統”(BPM)為平臺的制度信息化建設,實現了ERP與15個其他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在亞太地區煉廠中首家實施ASPEN ONE項目。其最終目標是走出一條擁有“ERP的骨骼、BPM的皮膚、‘三項制度’的血肉”獨具特色的信息化之路。
“世界一流”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經濟指標,而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動態性的概念。對全面達到世界一流,鎮海煉化和茂名石化也都感到了挑戰和壓力。
余夕志非常坦率地說:“茂名石化與世界一流企業比、與系統內先進企業比,還存在不小差距;一方面,我們目前的一些指標與世界一流標準相比還有明顯差距。另一方面,煉油總體規模雖然不小,但裝置數量多,部分裝置設備陳舊、技術落后,營運和維修成本偏高。同時,煉油高附加值、有特色的產品比例低,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如芳烴類產品、氣體類產品。與此同時,職工人數還偏多,加工量當量人數僅僅處于中石化煉油企業中游。”
“我們與世界先進煉廠最大的差距還是在安全和環保上。過去,總是能省則省,導致在安全和環保方面的投入還不夠,設備的新度系數低、隱患多。要打造世界一流,必須首先把基礎打好,把安全、設備的根基扎牢。”余夕志舉例說,國外先進煉廠在安全環保方面要求嚴格、投入大,到廠區里聞不到什么異味,而我們的廠區還做不到這一點。
在鎮海煉化,記者強烈地感受到一種居安思危的緊迫感和只爭朝夕的使命感。胡江青說,和世界一流企業相比,真正的差距還是在軟實力上,在管理、制度、文化方面與國外先進企業有明顯差距。
江正洪表示,在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征程中,要更加注重人才培養、制度建設和管理整合,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企業應對市場危機和抵御風險能力。
一流的企業必須擁有一流的人才。目前,鎮海煉化正面臨寧波化工園區大型民營石化企業的人才爭奪戰,為實現“以最少的人管最大的煉化企業”的發展目標,他們正大力實施人才戰略,推進人才通道建設,探索構建新的用人留人激勵機制。
打造一流,時不我待。煉油雙雄正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率先實現世界一流的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