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杏梅 程憶蘭
目前的臨床醫學中,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多用于終止早孕妊娠。我國對于12~20周妊娠終止,多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內注射。本研究針對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和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對于終止12~20周妊娠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要求引產的孕婦240例,孕周為12~20周,初產婦185例,經產婦55例,年齡18~35歲,平均年齡(24.6±2.43)歲,B超診斷全部為宮內妊娠,婦科常規、肝腎功能、血尿常規等檢查均未見異常。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方面無明顯差別,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藥物 米索前列醇0.2 mg/片,美國searle藥廠生產;米非司酮25 mg/片,上海華聯制藥廠生產;依沙吖啶,江蘇省海門市制藥廠生產。
1.2.2 用法 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組孕婦120例(觀察組),早9時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 mg、晚9時空腹口服25 mg,共2 d,第3天早上口服米索前列醇0.3 mg,陰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3 mg,之后根據宮縮情況加服米索前列醇(最大劑量1.5 mg),若服用米非司酮期間胎兒、胎盤已娩出,則不需服用米索前列醇。
依沙吖啶組孕婦120例(對照組),100 mg依沙吖啶以10 ml滅菌注射水溶解,進行羊膜腔內注射。兩組均在胎兒、胎盤娩出后24 h進行B超常規清宮。
1.3 臨床觀察 兩組孕婦用藥后,觀察并詳細記錄引產的效果、胎兒及胎盤排出時間、陰道出血量及不良反應,測量胎兒身長,測定并對比兩組孕婦與用藥前和引產后體內血紅蛋白情況,用同一型號的衛生巾在流產后24 h內收集陰道出血,用稱重法測量兩組孕婦引產24 h內陰道出血量。胎兒、胎盤娩出后,B超測量兩組孕婦子宮內部殘留物最大前后徑。在胎兒、胎盤娩出后24 h進行B超常規清宮,對清宮所刮出組織物進行病理檢查。
1.4 效果評價標準 完全流產:觀察組患者初次服用米索前列醇48 h之內胎兒、胎盤排出為完全流產;對照組患者在羊膜腔依沙吖啶注射后72 h內排出胎兒、胎盤為完全流產。兩組患者進行常規清宮術刮出的組織物經檢查不得出現絨毛組織或胎盤殘留。不完全流產:觀察組在初次服用米索前列醇48 h之內、對照組在羊膜腔依沙吖啶注射后72 h內胎兒、胎盤排出,常規清宮后刮出物查出殘留有胎盤后絨毛組織。完全流產和不完全流產均視為成功引產。無效引產:觀察組初次服用米索前列醇48 h之內胎兒、胎盤未排出則視為引產失敗;對照組羊膜腔依沙吖啶注射后72 h內未排出胎兒、胎盤為引產失敗。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孕婦120例,使用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完全流產85例,不完全流產31例,有效引產116例,引產失敗4例,引產有效率96.7%;對照組孕婦120例,使用依沙吖啶后完全引產42例,不完全流產39例,有效引產81例,失敗引產39例,引產有效率67.5%,觀察組引產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結果見表1。觀察組陰道出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陰道出血量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引產未見明顯副作用。

表1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例,%)
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少有腹瀉、惡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癥狀;對照組有個別輕微發熱等癥狀。此外兩組患者均未見皮疹、過敏、產道損傷、產道感染、羊水栓塞等現象。
隨著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國內外早孕臨床方面的廣泛應用,采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終止中期妊娠的研究和探索已為國內外醫學界廣泛關注。懷孕婦女與12~20周選擇終止妊娠,臨床難度相對較大。12~15周妊娠的孕婦宮腔對藥物作用不敏感,且采用傳統的宮腔內注射藥液難度較高,孕婦機體對注射時的穿刺有明顯疼痛感[1]。國內終止12~20周妊娠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羊膜腔內注射依沙吖啶。依沙吖啶引產屬于侵入性操作,其操作方法和藥物本身都對孕婦有明顯的負面影響,增加了孕婦感染、并發癥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進行引產后,孕婦出血時間少于對照組使用依沙吖啶的陰道出血時間。使用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完全流產85例,不完全流產31例,有效引產116例,引產失敗4例,引產有效率96.7%;對照組孕婦120例,使用依沙吖啶后完全引產42例,不完全流產39例,有效引產81例,失敗引產39例,引產有效率67.5%,觀察組引產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本研究證明,使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終止12~20周妊娠相對于采用羊膜腔內注射依沙吖啶更安全、有效,使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終止12~20周妊娠可有效提高12~20周妊娠引產中的完全引產率、有效引產率,降低羊膜腔注射類方法對孕婦的刺激,減輕孕婦痛苦,且使用使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不屬于侵入性操作,對患者使用地點沒有過于嚴格的限定,患者可靈活根據實際情況按照醫囑安排在家中服用,從而大大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研究組采用了稍大劑量、較低頻次的用藥,并同時采用陰道用藥,關于用藥的頻次和最佳用藥量,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米非司酮是受體型的抗孕藥物,其可代替孕婦體內的孕酮和孕酮受體結合,有較強的抗孕酮效果,米索前列醇可協同米非司酮作用于子宮,是平滑肌興奮,促進引產順利進行[2]。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替代羊膜腔穿刺手術,減輕患者痛苦,縮短引產時間,提高引產成功率,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終止妊娠方法。
[1]張妮,何遠紅,劉福蘭等.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宮術在終止不同妊娠周期的臨床觀察與護理.中國醫藥導報,2011,08(26):160-161.
[2]曾成英,肖小敏,郭遂群等.不同方式終止14~24周妊娠的效果探討.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19(6):357-35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