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君
B超在絕經后婦女宮內節育器取出術中的應用
張愛君
目的探討B超在絕經后婦女宮內節育器取出術中的應用。方法將124例絕經后取環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并發癥及取環成功率。結果實驗組并發癥顯著下降,取環成功率100%,與對照組對比,有統計不差異(P<0.01)。結論B超在絕經后婦女宮內節育器取出術中有利于降低并發癥,增加手術安全性,提高手術成功率。
絕經后婦女;B超;宮內節育器取出術
宮內節育器(IUD),是一種安全、有效、簡便、經濟、可逆的避孕工具,為我國育齡婦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目前約有70%婦女選用宮內節育器作為避孕方法[1]。但這些婦女絕經后因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生殖系統萎縮,導致絕經后婦女取環困難。本所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對124例絕經后取環患者采取隨機分組后進行取環手術,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對124例絕經后取環患者,年齡46~65歲,平均年齡為53.4歲,產次1~7次,流產0~5次,絕經時間1~16年,平均絕經時間為7.6年,放置IUD時間為10~34年,平均放置時間24.7年。
1.2 術前準備 詳細詢問病史及常規體格檢查,排除藥品過敏史及心、肝、腎疾患。全面婦科檢查,分泌物檢查及體溫測量排除手術禁忌證,同時了解宮內節育器放置時間、絕經時間,并且所有取環患者在術前均行腹部或陰道B超檢查了解子宮位置、大小、宮內節育器的位置、形態和類型。
1.3 儀器 選用GE LOGIQ200型,探頭頻率3.5MHz。
1.4 研究方法 所有取環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按宮內節育器取出術操作常規,在B超監視下使用探針探查宮內節育器位置及宮腔深度,同時在B超引導下,用取環鉤輕輕牽拉宮內節育器,取環過程中密切觀察器械始終保持在宮腔內,對照組常規消毒后按操作常規進行操作。手術結束仔細檢查宮內節育器是否完整,有無殘留,術后均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2.1 并發癥 在B超引導下取環術,可以降低子宮損傷、出血、穿孔、IUD斷裂、殘留、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2.2 取環成功率 取出宮內節育器,同時宮內節育器未發生斷裂或變形者為取器成功,取環鉤無法進入宮腔或雖進入宮腔,但宮內節育器發生斷裂、斷裂、扭曲、異位、嵌頓等情況。
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鎮痛效果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取環成功率比較
3.1 宮腔手術是婦產科常見手術操作,但不是在直視下而是僅憑手術者感覺進行操作。絕經后婦女,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生殖系統出現萎縮,如宮頸萎縮狹窄,宮頸口緊閉,缺乏彈性,子宮萎縮加重了宮內節育器對子宮內膜及肌壁的損傷及嵌頓,因此絕經后婦女取環較為困難。
3.2 隨著絕經時間增加,同時IUD放置時間延長,取環的失敗率隨之增加。為了減少IUD取出困難,建議帶環婦女絕經1年之內將環取出。
3.3 在B超引導下進行取環,可直觀的觀察到子宮形態、大小、宮腔的方向、深度、屈曲度、IUD的位置、是否斷裂、嵌頓或殘留等情況,同時更直觀的觀察到術中取環器在宮腔操作的具體情況,臨床醫生能準確快速地鉤取或鉗夾節育環,減少盲目鉤取宮內節育器導致子宮損傷、出血、穿孔、IUD斷裂、殘留及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2],因此,在B超下取環,能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取環手術的成功率。
[1]樂杰.婦產科學.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64.
[2]孫繼芬劉薇.腹部B超在絕經后婦女取環中的應用.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9):32.
210012南京市雨花臺區婦幼保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