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陳曉明 高羽潔

▲ 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齊曉彤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后,乳和乳制品質量安全問題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關注,農業部、工信部等有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對乳和乳制品的監管力度,各地也因地制宜,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措施。2010年12月,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聯合中國電信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奶業信息平臺的建設,建成了“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并受到有關領導的高度贊揚和各方的好評。“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是如何運行,實現了哪些功能,對全國具有哪些示范推廣作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了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奶業管理辦公室,采訪了齊曉彤主任。
作為齊齊哈爾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的齊曉彤,三句話不離本行,只要一談到他所創建的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齊曉彤眉宇間總帶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表情,言語中都充滿著無法言說的自信與驕傲,就像談著他的孩子,期待他的降生,并竭盡全力助他快速成長。交談中,記者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到“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在齊曉彤心中的份量,仿佛它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他所珍視的一項“事業”。目標決定行動,帶著這種對于事業孜孜不倦的信念和追求,齊曉彤一直在構建完善“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的事業中奔走。
來到齊曉彤的辦公室,他告訴記者,這里既是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奶業管理辦公室,又是奶業信息平臺的控制中心,在這里可以隨時監控生產一線的情況,對奶站日常工作進行監管。步入監控中心,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臺幾乎占據了整面墻的液晶顯示屏,屏幕上是一行行的數據。“這就是‘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齊曉彤指著監控數據說,“我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這個平臺,通過查看信息平臺準確地掌握奶站收奶量、奶農交奶量和乳品企業的收購量等數據,同時將兩組數據進行對比,監管奶站、乳企交售量是否一致,從而達到防范非法添加行為的發生。”液晶顯示屏的周圍還有四個小型液晶顯示屏,齊曉彤告訴記者,他可以通過這四個小液晶屏實時監控奶站收奶的總體情況。
在談到信息化服務平臺的構建與采用的技術時,齊曉彤說,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依托中國電信3G網絡和物聯網技術,將政府、乳品企業、奶站和奶戶四方聯結在一起,數據上傳通過天翼手機刷無線POS機實現,同時,信息平臺可對政府、乳品企業、奶站及奶戶提供不同權限的信息統計和查詢功能。當地畜牧獸醫部門通過平臺一級界面掌握全部系統數據;乳品加工企業通過二級界面掌握自己企業的全部數據;奶站通過三級界面查詢相關數據;奶農則通過四級界面公共查詢窗口,用電腦或手機登陸以后,查詢自己的交奶數量和奶資發放記錄。整個系統信息最低保存三年。

▲ 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齊曉彤(左)向《中國乳業》雜志社社長馮艷秋(右)介紹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的操作流程
當問及當時是出于何種想法建立“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的時候,齊曉彤告訴記者,主要是為了解決奶戶、奶站、乳品企業和政府在奶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安全監管、利益糾紛等問題。
奶戶是奶業產業鏈中最薄弱的環節,他們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奶賬為手工記錄,不易保存,容易引起奶資糾紛;奶戶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缺乏獲得科學養殖技術的有效渠道;國內乳品質量安全公信力缺失,導致原料奶收購價格低迷,奶戶養殖成本上升,利潤微薄。因此,奶農對信息化有迫切的要求,希望奶資結算能夠透明化,從而避免奶資糾紛。
奶站是生鮮乳購銷的關鍵環節,奶賬和奶資結算需要信息化;奶戶奶牛數量等基礎數據需要精確化。雖然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后,有關部門加大了對奶站的整頓和監管,但是奶站仍然普遍存在著技術和管理水平低下,缺乏信息化手段等問題。奶站有大量數據需要記錄、保存和統計,人工操作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這些數據如果不準確,缺乏實時性,就會導致政府統計數據不精確,影響宏觀管控。另外,奶站在生產管理上如果存在漏洞,也容易造成奶站業主的經濟損失。
乳品加工企業是奶業的中間環節,上連奶牛養殖業,下接消費市場。乳品企業所遇到的問題是:無法實時獲取生鮮乳生產、收購、貯存和運輸等各個環節的動態信息,造成原料奶收購環節與乳品加工環節管理脫鉤,且存在安全隱患;對奶站榨奶間、儲奶罐衛生及奶車安全監管缺乏有效手段,并且常年耗費大量人力和財力;企業內部ERP管理系統缺乏對奶戶及進站奶牛數量等基礎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上傳的手段。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乳品企業通過信息化完善企業內部管理體系。
對于政府主管部門來說,因奶資、奶價問題引發的奶戶糾紛、投訴和上訪,耗費了主管部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由于缺少直接證據,一直以來很難解決。另外,生鮮乳購銷和運輸是奶源質量安全監管的重點環節,但主管部門沒有有效的手段對生鮮乳質量和數量進行實時動態監管以及有效的產品追溯。主管部門遇到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由于沒有信息化統計手段,缺乏對奶戶數量和奶牛存欄頭數的實時統計數據,不利于各種惠農政策的有效執行。因此,政府部門需要以信息化手段獲得處理各種糾紛的第一手原始數據,確保奶戶、奶站和乳品企業的各方利益;也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實時監管奶站和乳品企業的異常奶量,并及時進行調查和處理,從根本上杜絕生鮮乳摻假現象,確保奶源質量安全;更需要通過信息化建設,打造整個奶業產業鏈的信息化體系,不僅滿足奶源質量安全監管的需求,還要為奶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奶戶對于及時獲取政策法規、科學養殖、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信息也有強烈的需求,同時希望政府能夠加強奶源質量監管,提升生鮮乳質量,制定收購生鮮乳收購保護價,從而促進奶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為了滿足奶戶、奶站、乳品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對信息化的需求,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奶業辦公室產生了創建奶業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想法。2010年9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42號),要求各部門從生產流通到原料奶、出廠產品的檢驗,再到風險監測和評估,進行“全程監控”;強化檢驗檢測和監測評估,加強對生鮮乳、原料乳粉和奶畜飼料、乳制品出廠和流通環節的檢驗;要完善乳制品追溯制度,完善進貨查驗制度,建立電子信息追溯系統,實現從奶源、采購、生產、出廠、運輸到銷售終端的全程有效監管;政府進一步加強對加工企業的監管,實行乳制品追溯制度,強化監測環節,加大打擊力度,使乳品行業整個產業鏈如原奶來源、采購流程、生產過程等都處于有效監管。這更加堅定了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奶業管理辦公室建設信息化平臺的信心和決心。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齊齊哈爾分公司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理念:依托中國電信3G網絡,結合翼機通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以天翼手機作為操作工具和信息載體,實現奶業發展系統化,生鮮乳質量監管網絡化,奶資奶帳統計結算電子化,奶站奶車管控實時化。這種想法與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的奶業信息化建設思路“不謀而合”,雙方的合作也迅速展開。
2011年1 月,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就與中國電信齊齊哈爾分公司簽約啟動了齊齊哈爾市奶業信息平臺。中國電信齊齊哈爾分公司無償提供信息平臺所有軟硬件設施,包括投資開發系統運營軟件,乳品企業和奶站收奶用的POS機,奶農手機、手機卡和物聯網卡,以及無線網絡傳輸設備和設備設施維護、應用培訓等。畜牧獸醫部門則主要負責奶業信息平臺各環節的推進落實,鼓勵奶農交奶時用手機刷POS機,要求奶車到乳品企業檢斤驗質后刷POS機。

▲ 奶罐車安裝攝像頭
為了保證平臺的順利運行,齊曉彤告訴記者,“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正式推出之前,還于2010年12月進行了試點,試點就選在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并打造了首個奶業監管服務系統——“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試點證明,該信息平臺能夠滿足奶業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功能需求,滿足了政府監管、乳品企業信息采集、奶站信息化管理、奶戶信息服務等多方面的需求,確保了基礎數據的準確性,保護了奶戶利益,完善了乳品企業的質量監管體系,同時為奶戶提供了完善的信息服務體系。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市畜牧獸醫局才開始在全市穩步推廣。
對于平臺推廣后產生的功能和效果,齊曉彤非常滿意。他表示,平臺實現了六大功能。一是實現了奶站生產管理的信息化,在生鮮乳收購過程中,信息平臺和奶戶手機都可實時記錄相關信息,杜絕了以往奶站和奶戶之間因手工記賬而產生的糾紛,保護了奶戶的利益。二是實現了政府對生鮮乳購銷數量和質量的監管,通過信息平臺,政府主管部門可實時對奶站的日常收購量和乳品企業收購量進行對比和統計,對異常數據進行調查和處理,從根本上杜絕生鮮乳摻假,確保了奶源質量。三是實現了高效的信息溝通渠道,政府主管部門可依托信息平臺進行行業監管,及時發布政策法規以及科學養殖、疾病防治等信息。同時建立了奶戶和政府之間直接的信息溝通渠道,如奶戶意見箱、舉報投訴等。四是實現了惠農政策的信息化管理,如奶牛貸款、奶牛補貼、奶牛保險理賠、養殖投入品購銷等各項業務,均可通過信息平臺來實現。五是實現了奶牛合作醫療服務,奶農可通過撥打“服務熱線”(6010000)進行病牛的遠程診斷、刷POS機取藥、憑POS機憑條和交奶手機領取藥費報銷款。六是實現了專家熱線咨詢服務,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為廣大奶戶提供了奶業專家咨詢熱線服務,奶戶可獲取政策法規、科學養殖、疾病防治和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服務。
齊曉彤還特別向記者介紹了信息化平臺在收奶過程中和奶罐運輸過程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以前,奶農到奶站送奶,按月結算時,奶量和奶資經常存在誤差,為此奶戶和奶站都感到十分頭痛。齊齊哈爾市完成了機械化榨乳布局和信息化平臺建設后,奶農要牽牛到奶站擠奶。奶站將奶量和奶價信息輸入POS機,奶農核對無誤后,用自己的手機在POS機上刷機確認,確認后奶農會收到短信,短信載明奶量、奶資的實時和累計數據,從而解決了奶量、奶資糾紛。這些數據會同步傳輸到控制中心,并自動生成當日、當月、本年度該奶農、該奶站和所有奶站的奶量、奶資數據,從而得到精準的統計結果。系統生成每個奶站當天的收奶量以后,自動比對該奶站向乳品企業交售的生鮮乳數量,一旦發現哪個奶站收奶量和交售量差異超過合理誤差,系統在控制中心界面提示的同時,還會向監管人員手機發送“報警“短信,監管人員馬上介入調查,這個環節為徹底杜絕“非法添加”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生鮮乳的運輸,也是監管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防止在這個環節出現問題,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給每輛奶車都加裝了GPS定位系統和車載奶罐口開啟自動抓拍裝置。一旦哪輛奶車中途停車開啟奶罐口,監管人員就會收到“報警”短信,20 秒之內該車奶罐口實拍圖像就會傳送到控制中心的屏幕上,監管部門可以隨時調取奶車運行情況。另外,在奶站關鍵部位,市畜牧獸醫局還安裝了3至6 個攝像頭,影像數據二次壓縮后,通過中國電信2G CDMA卡傳至控制中心,監管人員隨時調取實時數據,管控生鮮乳收購、貯存過程。這樣,一個小小的監控室就可以使奶農、乳品企業以及奶站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齊齊哈爾市的“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推出后,得到了省市及農業部等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評價,對奶農通過手機刷卡確認奶量的方式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能確保各項惠農政策及時貫徹和實施,對奶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當記者問到 “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下一步推進計劃和部署時,齊曉彤表示,齊齊哈爾市的奶業信息平臺建設起步良好,2011年末,我們已經在奶業重點縣(市、區)全面完成了奶業信息平臺建設,我們計劃到2012年末,實現奶業信息平臺建設全覆蓋。
最后,齊曉彤告訴記者,我們將在農業部、黑龍江省財政廳、畜牧獸醫局以及各級政府相應的資金和項目支持下,與中國電信密切配合,精心組織,扎實推進,把奶業信息化工作進一步抓緊、抓實、抓好,力爭使我市成為農業部奶業信息平臺建設的試點地市,成為全省奶業數字化平臺和信息化中心,為進一步加快奶業發展,振興民族乳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 奶農利用手機刷POS機交奶

▲ 工作人員通過奶業信息化服務平臺解答奶農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