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耐若
[摘要] 學生學習和能力的形成有兩個方面的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由于中專學校大部分的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討厭學習,并且已經形成了學習障礙,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與當前國家發展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作者認為問題不是出在智力因素上,而是出在非智力因素上。為改變學生不良學習狀況,本文主要從非智力因素中的學習動機、興趣、好奇心、情感等方面來研究解決學生學習的困惑。
[關鍵詞] 非智力因素服裝專業學習動機
職業中專學校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數以億計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提高職業中專學生的職業素質,使他們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合格的建設人才,既是當今社會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中等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要求,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發展成才的根本。幫助學生克服消極的非智力因素,培育樹立積極的非智力因素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如何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教育要“以人為本”,如何通過優化學生的非智力品質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當務之急。中國是服裝加工制作大國,服裝行業急需大批量專業技術人才。因此,在服裝專業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
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習動機,引發任務興趣或欣賞
好奇心不單純一個“奇”字,“好奇心”是什么呢?是一種心理需求,好奇心產生的興趣,產生的關注,產生的熱情,是學生學習最根本的動機之一。教師通過提出問題或其它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或懸念,讓學生覺察需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具備的能力。
教師在項目課程進行之前,根據服裝專業的特點,找出一些圖片或通過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與教學課程有關的作品或影像資料,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欣賞美的服裝作品。在學生的興趣高漲時,教師及時引入到所要進行的課程中去。此外,提醒學生在自己操作過程中所要面對的難題,讓學生有所期待。提醒學生掌握這些技能是制作好作品的基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保持持久。
學習動機是指學生尋找有意義、有價值的學習活動,并努力從中獲得預期的學習益處的傾向。學習動機是一種認知反應,涉及嘗試領會活動的意義、理解它產生出的知識和掌握它所促進的技能。每一項目課程開始時,圍繞學生的興趣設計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訓練操作作業的第一部分對他們來講是容易的或熟悉的,為下一步的訓練操作提供良好的基礎。教師布置任務的難度要減低;讓學生有成就感。訓練操作作業要少、精、要分階段分步驟;利用他們最佳的學習小組組織教學;確保作業的順利完成并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在第一個項目訓練中一定讓他們對做得差的作業進行修改,讓學生覺得習一件嚴謹的事情,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功能粗心。并且一定確保他們在需要幫助時可以得到幫助;安排學習能力好的學生與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在一起,讓這些同學通過提供幫助、互相學習,建立學習伙伴系統與同學合作關系。
例如:在服裝材料的有關纖維定義教學中,首先舉例說明現今國際上最新的纖維材料。如牛奶纖維、玉米纖維、大豆纖維等。講解它們的特性及品質。特別說明大豆纖維是中國人自己研制出來。引發起學生的興趣。此時老師的講課語氣是輕松、愉快的。然后老師引入纖維的定義等文字性知識。這時老師要轉換為中、慢語速,態度是嚴謹的。讓學生跟隨著老師的思路,張弛有度、輕松學習了很枯燥的知識。
二、保持學習動機持久性
在一堂課或一項活動開始前,明確告訴學生所要達到的主要學習結果或學習目的,以及它們與整個課程的相關程度,讓學生理解它的重要性。澄清學習目標可以幫助學生關注重要技能、技法及應用,并帶著目的去學習。如果學生認識現在所學到的知識或技能在就業中的作用,他們會很努力去做,他們控制自己的學習興趣,持之以恒直到他們學會他們應該學習的知識與技能。?
根據服裝專業的特點,教師在訓練指導時要語言簡潔,必要時可把訓練分為若干部分,把訓練細分化。讓學生的每一步訓練都有明確、肯定的目標。教師在訓練時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講授與訓練相結合。教師的講授時間與學生的訓練時間要交叉進行。教師講解一部分,學生練習一部分。縮短練習時間,即可使學生保持強烈的求知欲望又不至于使學生產生疲勞感。
2.難易程度相結合。教師在剛開始教學時,一定要先進行簡單容易的訓練,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在學生的興趣高漲起來后,教師要逐漸引入到難度大的訓練上。逐漸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易相結合,即符合中專學生生理特點,又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還會使學生持續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作學習、共同學習
在專業課訓練中,學生分成4-6人一個學習小組,最后要上交一件作品,作為小組共同努力的成果。其優點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每一個小組里面找出一個學習能力好的學生作教師的助手,在小組共同學習的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這樣就會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跟上教師的授課節奏,并取得一定的訓練成果。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在服裝制作工藝課程中的訓練中,這種合作學習關系特別重要。
在服裝專業實踐課中運用創造教育的原則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例如,在服裝工藝實踐課上,讓學生合作地完成一件作品,從作品款式的選定、時間安排的制定、面輔材料的選擇、完成的過程到最后實驗報告的撰寫,教師都不加以干涉,放手讓學生獨立操作,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出現了問題,首先要求學生自行分析,自行處理,必要時才進行指導,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動腦能力和獨立操作的動手能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還可以使學生通過經歷挫折,體驗創造的艱辛,從而培養出良好的創造人格。
總上所述,要想提高服裝專業學生的技能與能力,不僅僅是智力方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非智力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因此作為一名中專學校的教師,要從以上幾個方面著手去探索、研究該如何調動、開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研究該如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真正掌握技能與能力;研究該如何為社會培養有用的技能型人才這個非常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