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紅
[摘 要] 學校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班級”是實施這項工程的基層組織。班級管理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質量和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教育者、領導者,校規校紀的執行者,教與學雙向交流的信息員及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的輔導員、服務員,肩負著領導、引導、輔導和幫助學生更好發展的責任。
[關鍵詞] 班級管理優化溫馨班級自我管理競爭
我校一直以嚴格的班級管理為特色,因為每一位教師深深知道,如果沒有帶好一個班級,會留下不少后遺癥,對學校的影響就不只一年,而是幾年,會直接影響班風、校風的建設,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結合“以德立校”、“質量強校” 和“科研興校”的治學方略,學校把抓好班級管理工作放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班主任作為班級這個基層組織的“領袖”,其班級管理藝術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的高低。
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建設班級、管理班級,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育效果,益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學會正確關愛,營造溫馨班級
一個班就是一個大家庭,如果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個同學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照顧著、鼓舞著,那么它便是溫馨的,溫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來營造一個溫馨的班級的呢?
1、偏愛后進生。在班集體中,我總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努力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如我班有這么一位學生:單親家庭、厭學、遲到,嚴重影響班級榮譽,雖經各種努力,但收效甚微。面對這種狀況,我在班級宣布,允許這個學生一周犯兩次錯誤,令我想不到的是這個學生居然改正了上述不足,我深深體會到:用百分之百的熱情,去爭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也是值得的。
2、不遷就優等生。優等生,誰都愛他們。也正因為如此,優等生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視、袒護。對這類學生,我從不寵壞他們,更不遷就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先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情的人,向上的人。優生不單純是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心胸要廣,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贊譽的學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愛之中,嚴格要求,警鐘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點,取得更大進步。我班有個女孩,人格獨立,成績優秀,做事非常有主見,但缺乏對班集體的熱愛。總覺得為大家服務會耽誤自己的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我除了找她談心,告訴她這個社會更需要具有服務意識的人。并有意安排班中成績薄弱的同學讓她輔導,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她體會到了助人的快樂。特別是家長會上,因她的幫助而取得進步的同學深深向她鞠躬致謝的時候,她激動得熱淚盈眶。
3、充分地尊重、理解、信任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個班中容易忽略的群體,他們有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他們既不像優等生那樣容易產生優越感,也不像后進生那樣容易自暴自棄。他們是班集體的一面鏡子,他們希望老師重視他們,但又害怕拋頭露面。我的一位學生在周記中寫道:我是一名中等生,盡管比有些同學成績好,也從不違反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但總覺得不入老師的眼,甚至懷疑老師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我被他的話深深刺痛了,覺得作為班主任,工作是多么失職,甚至對他們所造成的心里傷害而自責。從那刻起,在所帶的每屆學生中,我都會高度重視這部分學生,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他們的反復,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們。
二、實施自我管理,培養管理能力
班級常規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把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構筑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我想方設法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制,讓每個學生都有服務同學、鍛煉自己、表現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
1、建立值日班長制。按學號輪流來當值日班長,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長全權負責,檢查當天的衛生、紀律,督促每一位同學做好自己的份內事,記載班務日志,檢查班干部的工作情況,常務班長協助工作。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才能,班級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強,班集體內部也日趨團結。
2、民主改選班干部。為了使更多的學生有鍛煉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相信“我能行”。我采取干部定期輪換制的方法,班干部從同學中間選舉產生,這樣既可以給更多的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又有利于學生干部擺正個人和集體的位置,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3、事事落實到個人。為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就要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班級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擔負一項具體的工作,人人都為集體作貢獻,人人都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我在班級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在這種廣泛的參與過程中,使學生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覺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形成強烈的責任意識。特別是對小學從未擔任過班干部的學生,參與班級事務不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而且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三、建立競爭機制,形成競爭氛圍
讓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長其才能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在班級中建立競爭機制,創造競爭氣氛。
1、人人都有一個競爭對手。每個學生自找一名水平相當的對手,將競爭對手的名字貼在自己的文具盒內,與競爭對手比學習、比思想、比進步,以便時時激勵自己。通過這樣的競爭,優等生更優,基礎薄弱的學生也不甘落后,奮起直追,進步也較快。
2、每組都有一個追擊目標。除了個人競賽,我在班上還實行“一幫一、一盯一”,“最佳表現小組”、 “最佳合作小組”等,分別對得分最高的、競爭最激烈的、小組最團結的三個小組進行獎勵,鼓勵其他小組都朝這個方向發展。并幫助尚需努力的小組想出響應方案。通過競爭,班級中形成了一種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氛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和諧、生動、活潑地發展。
四、塑造自身形象,贏得學生信賴
孔子早在兩千年前就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要為人師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個性教育學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我要求學生做到的,我會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學生不遲到,我就會學生到校之前到;我要求學生按時交作業,我就一定會按時批改完作業;做不到的事就不說,說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師的這種示范表率作用在學生的身上會轉化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動力,這樣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學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總之,我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作為班主任應有高度的責任心、上進心和使命感,運用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實到實處、細處。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班主任是教育者、引路人,只要我們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風細雨,定然潤物無聲,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就會做得更好,實現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我們的學生就會自尊、自立、自律、自強。
參考文獻:
[1]《班主任之友》.
[2]《甘肅教育》.
[3]《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 孫曉云.
[4]《學校管理》.
[5]《中小學管理》.
[6]《做最好的老師》李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