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芹
1990年,花甲之年的劉智林從崗位上退了下來,這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畢業的高材生,數十年來,自己勤勤懇懇的工作,但業績平平,目前雖已退休,但決不能如此了此一生。“春蠶到死絲方盡”,自己一定要用自己的余熱為老區的經濟建設和農民的小康建設出把力。
1992年春天,在同學和朋友的協助下,老劉自籌資金2000元從農科院一次引進3周齡的雛雞28只,1995年火雞發展到3萬只,同年7月,在北京特養展銷會上,王光英、劉江等領導同志觀看了展出,認為火雞飼養是一個前景廣闊的特種養殖項目。到1997年經老劉推廣20多家的火雞達到十萬只,幾年來,老劉從燕國古都來到紫荊關城,從狼牙山腳下到洪崖山巔,跑遍了易縣所有火雞飼養戶,送技術,送種雞到家門,被大家尊稱“雞財神”。
1996年4月份,中央電視臺農村科教中心來易縣拍攝了我國第一部長達15分鐘的火雞飼養科教片。同年在八達嶺召開的特種養殖研討會上,劉智林在會上做了發言。
如今他的火雞育種基地已經建成,并將火雞飼養覆蓋全縣,他決心使火雞真正火起來,成為農村畜牧業發展的支柱。老劉為了發展火雞養殖業撰寫了《火雞飼養管理》、《火雞常見病的防治》、《火雞孵化技術》、《珍珠雞飼養管理要點》等四本實用技術資料。1996年被中央電視臺拍攝了我國首部《火雞、珍珠雞》兩部科教系列片,向全國推廣。同年被邀參加在八達嶺召開的全國特種經濟動植物行業研討會作重點發言,受到與會領導、專家、教授們的認定和好評。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培植題詞“發展火雞養殖業,脫貧致富奔小康”,并被定為全國首家火雞育種基地。1997年春迎來全國特種養殖現場會在易縣召開,為農民脫貧致富一大支柱產業快速發展拉開了序幕,并榮獲火雞養殖項目的科技扶貧、科技興農的《榮譽證書》。1998年被中央電視臺《星火科技》欄目,河北省電視臺《豪峰五色土》欄目組對火雞養殖致富進行了跟蹤報道。僅1998年、1999兩年來,培育出種火雞5萬余只、火雞種蛋種雞已遍布廣西、江蘇、吉林、重慶、山東、甘肅、寧夏、北京等十八個省、市自治區。中國畜牧水產報、農民日報、科技日報、中國特產級、中華合作時報等10多家新聞單位,作為農民致富的好項目火雞養殖“火”萬家進行了報道。在全國特種養殖業及相關行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