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少澤
辯證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指導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在教學中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最顯著的特點是它的實踐性,公然申明辯證唯物論對于實踐的依賴關系,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就是要達到使學生能夠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為行為指南,堅定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
(一)由灌輸式的教學向灌輸式和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轉變
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是以課本、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灌輸式教學方法重視了傳授知識,不重視或者忽視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聯系實際分析現實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結果是教師講得勞神費力,學生聽得乏味,學生聽課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故而去死記硬背,因此教學效果不佳。啟發式教學,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的實質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領會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礎上激發學生積極思考??鬃釉唬骸安粦嵅粏?,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三反者不復教也。”啟,是教師的開導,使人有所覺悟;發,是經過教師開導后,學生對不清楚的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沒有教師的啟,就沒有學生的發??追蜃拥囊馑际且蠼處熢诮虒W中善于啟發學生思維,能調動學生去主動地接受知識,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并最終獲得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啟發式教學的主要特點在于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并發展其智力。
正確地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必須注意:(1)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始終注重發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能動作用。(2)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基本原理,在教師指導下分析具體的現實問題。啟發式教學可貫穿于任何具體教學方式或方法之中。如以課堂討論和課堂辯論的方式將啟發式教學法貫穿其中。課堂討論的題目緊密結合實際,用所學習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分析現實問題,討論過程中通過向學生指出某一原理的現實指導或借鑒意義,啟發學生思維,開發智慧,從而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從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上看,課堂討論要注重搞好幾方面工作:一是如何抓好重點、難點、熱點,針對社會實際和學生思想展開討論;二是在討論中如何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思考問題;三是如何引導學生敢于發言、辯論,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四是教師怎樣精練地做好討論的總結。
(二)由理論的專題講授向理論與豐富多彩的實際相結合的轉變
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必須貫徹這一原則。(1)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決定了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即內容的抽象性、語言的規范性和效果的深遠性。這些特點往往使學生覺得深奧難懂。因而,要思想政治理論課使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就必須將抽象的理論與活生生的現實聯系起來,用事實來說話而又以理服人,用事實驗證理論,又用理論指導實踐。(2)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決定了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著眼于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他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打下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這一教學目的和任務,要求我們應該注意研究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緊密聯系國際國內形勢,深刻把握學生的思想理論實際,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感。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途徑,增強學生對理論的認同感和用理論改造主觀世界的自覺性。(3)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規律決定了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主要解決的是立場、觀點、信仰問題及思想認識和思想方法問題,影響著學生的道德準則,制約著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身心素質和行為習慣。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規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必須遵循這一規律。馬克思主義的能動反映論,揭示了正確思想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根本原則。馬克思主義的灌輸論,揭示了科學思想體系,正確的世界觀只能通過學習、教育、實踐而自覺形成,不能通過盲目的經驗的方式自發產生,這是科學思想、正確世界觀形成發展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
課堂上理論講解首先在內容上要講要點、講重點和難點。所謂講要點,是要細致地講解教材的理論脈絡,其縱向是每章講到,其橫向是章節目講到,使學生把握理論邏輯體系的完整性。講重點,如在政治經濟學中,是著重突出講解“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規律”,從而正確地認識到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講難點,是以多種手段講清講透深奧的理論問題,使學生領會掌握。其次,在講授理論過程中,最重要的在于理論與當代實際的結合。但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的講解并不是簡單的把某一理論與實例相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舉例是一種形象說明事物本質的方法,二者有很大區別。不可否認,舉例說明原理有理論聯系實際的因素,有時也確實貫徹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所舉事例的確反映了現實中的重大現實問題。但一般情況下,舉例只是通過一些生動的事例通俗地說明原理內容,并沒有分析重大的社會問題及其在意識領域中反映的思想問題。如果將二者混淆,不僅容易使學生對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產生誤解,而且會產生錯誤的導向,使學生誤認為馬克思主義原理就是一些簡單事例的堆積,這既不利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不利于引導學生面向實際,把理論作為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的思想武器。
(三)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相結合
課堂討論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方法之一,它是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能力的初級實踐,而走向社會的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則是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的一種更高級實踐。過去有一種誤解,認為只要對大學生進行理論灌輸就行,沒有必要花時間和精力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這種狀況造成了學校與社會、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社會實踐和調查是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聯系實際,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形式。理論聯系實際不只是在課堂上舉幾個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更重要的是創造條件,使學生置于現實生活中去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社會實踐是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要幫助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而且要培養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解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何進行社會實踐教學,我認為: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社會實踐方式的選擇應該堅持以下原則:(1)針對性原則。即社會實踐方式的選擇,必須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來確定,不搞形式主義。(2)實效性原則。提高社會實踐實效性的關鍵是要準確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難點、疑點和重點,同時配以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3)時踐性原則。社會實踐活動要反映現實社會的發展,體現時代特征。其次,組織社會實踐要處理好幾個關系:正確處理實踐內容與教學大綱的關系;正確處理集中與分散的關系;正確處理了解社會與服務社會關系。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案實施以來,特別是在教學課時壓縮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創新教學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上述三個方面只是本人的一點教學心得。我認為:“方法的基本問題是選擇”,“最適合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的實效性,教學方法有待進一步創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