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記者 蔣葉俊
酒博會 匯聚世界精彩
文Ⅰ本刊記者 蔣葉俊
在萬眾期待中,2012年9月9日至13日,第二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在貴陽如期舉行。為期五天的酒博會,以“展示全球佳釀,促進合作交流”為主題,薈萃各地美酒,以國際性、高水準展現了一場“貴州風格、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酒博盛會。
“你們帶來了一個地區的特色,必將帶回全世界的精彩。”9月9日,酒博會開幕式上,貴州省委書記、省長趙克志如是說。作為全球美酒盛宴,本屆酒博會堅持創新、注重實效,各項工作精細到位,四方賓客乘興而來、載興而歸,堪稱“圓滿、成功、精彩”。
本屆酒博會更為貴州這個正日益開放創新的西部省份再一次注入了“世界眼光”:以更加寬廣開闊的視野觀察世界、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面向世界、以更加虛心的態度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的文明成果、研究和學習其他地區行業發展的有益經驗,奮力實現后發趕超。
2011年8月,在籌備時間不足兩個月的情況下,首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在貴陽拉開帷幕。作為我國舉辦的首個國際性酒類博覽會,貴州省舉辦的第一個世界性展會,首屆酒博會一展貴州“開放、創新、團結、奮進”的新形象。展期由3天延至5天,世界名酒集中亮相,簽約投資成果豐碩……無疑,首屆酒博會精彩而成功。
高起點樹立高標準。以首屆酒博會為起點,2012年9月,第二屆酒博會全面邁上新高度,無論是參會參展規模還是活動安排、投資洽談等各方面均大幅增長。參展企業1346家,比去年增加526家,其中境外企業662家,比去年增加474家;參展人數2萬多人,比去年增加2倍多,參展的境外企業人數3310人,比去年增加2370人;共簽訂酒類貿易合同2128個,比去年增加261個,合同額553.6億元(其中展會現場簽約73.7億元),比去年增加56.2億元。8萬平方米的展館匯集了全球佳釀。拉菲、拉圖、木桐、瑪歌,法國頂級葡萄酒莊抱團參展。智利GVP葡萄酒公司、澳大利亞馬蹄莊園、新西蘭斯特靈藤有限公司、庫佰斯酒莊、達克河酒莊以及智利阿雷蒂諾S.C.A葡萄酒酒窖等,也集中亮相外國名酒廊。國內白酒,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董酒、西鳳酒等老牌名酒悉數到場;在國外名牌紅酒扎堆參展的情況下,通化葡萄酒、張裕葡萄酒、莫高葡萄酒等國內葡萄酒也不甘落后,一展身姿;雪花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金星啤酒等國內知名啤酒更以大氣、清爽的風格亮相名酒展區。
從1號館至8號館,白酒、紅酒、啤酒、果酒、保健酒……各種酒品及酒類衍生品名目繁多;法國展區、意大利展區、美國展區、智利展區……各個國家、地區各具特色;一線品牌,二線品牌、地方品牌各展自身優勢。每個展區均有展銷人員為參觀者準備了品酒器具,有好飲者,一路品來,館未游完,人已微醺。場館內時時散發著不可言妙的混合酒香。
以酒會友,話酒論道。作為此次酒博會的重頭戲,2012中國酒業高峰論壇成為關注焦點。圍繞“傳統與創新——中國酒業國際化之路”主題,300多位國內外知名酒企負責人、酒業專家共聚一堂,深入探討全球酒業發展和創新大計,共話區域交流合作、企業國際化發展、傳統與創新等關乎整個世界酒業發展尤其是中國白酒發展的長遠問題。此次論壇,為整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思想視角。
不僅以酒會友,本屆酒博會更是以酒為媒,以樂會友、以畫會友。“清樂如詩留醉山水”,一場高水準的交響樂會為酒博會倍增文化氣息。除了交響樂,更有名家書畫、詩歌創作展示,“九月九的酒”大型廣場歌舞詩、酒博會形象大使選拔等各式圍繞酒博會進行的文化活動,讓八方來客、四方友人一覽貴州精神文化建設新氣象。
本屆酒博會,孕育著中國酒行業發展的新思路。
酒博會既是一場名酒盛宴,也是一場激烈的品牌競爭。如何通過此次博覽會進一步樹立品牌,吸引實力采購商、尋找優質代理商是各酒企參展的首要目的。
面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強大購買力,各國酒商、酒企都不甘落后,紛紛出擊。
德國威海姆酒莊是德國的一家小型家族葡萄酒釀造企業。此次酒博會上,該酒莊莊主弗蘭茨·威海姆坦言:“不僅想要推廣我們的葡萄酒,也想更多地了解中國、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我期待著能夠在這次酒博會上建立新的商業聯系。”
“紅酒是西班牙最成熟、最完美的產業,中國則是放眼望去最強大的經濟大國,所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是必要的。”來自西班牙的政府官員艾琳娜·比斯巴爾直接表達了參展的目的。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李志剛感嘆,“進口葡萄酒與國產葡萄酒品牌之間的競爭從未如此激烈,給原本份額不大的通化葡萄酒帶來了壓力。”“營銷創新和國際化是必經之路。”
不僅國內紅酒廠商普遍感到生存、發展壓力,洋酒的涌入也給白酒市場帶來了沖擊,白酒行業同樣面臨著全球競爭的巨大挑戰。
因此,在此次酒博會開幕式上,省委書記、省長趙克志指出,當今白酒行業,全國各區域發揮地緣優勢、加強合作交流,共筑區域產業板塊,是大勢所趨、潮流所向。“貴州將以本屆酒博會為新的起點,與四川一道,攜手共鑄“中國白酒金三角”,全力打造世界著名白酒產業核心區,共同提升中國白酒產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在此次酒博會上,茅臺、五糧液,作為黔、川兩省的龍頭企業,圍繞區域發展,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達成初步共識。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認為,中國白酒要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走出“叢林法則”的局限,在競爭的同時,加強溝通與合作。五糧液集團公司總裁唐橋表明,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是中國白酒走向國際的必然選擇,酒企應當抱團出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以此次酒博會為新起點,貴州將積極加強與川滇兩省的政府間合作,共創協商機制,共搭發展平臺,共建產業園區,共連交通體系,共保生態環境,共拓品牌市場,共享人才技術,共建原料基地。
黔酒是酒博會一道最為靚麗的風景。
“國酒茅臺”、“懂天下事不如董酒”、“習酒國營60年”、“洞藏青酒”、“傳奇珍酒”……黔酒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優良的品質成為全場焦點。
不僅在酒博會上,黔酒成為焦點,近年來,黔酒的快速發展同樣成為行業焦點。去年貴州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提出到2015年貴州白酒產量達到全國白酒市場10%的份額,2020年達到20%的目標,并確立了加快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第一品牌”、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和努力做到“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的奮斗目標。
在國酒茅臺的引領下,黔酒強勁復蘇、崛起,董酒、珍酒、安酒等一批老牌名酒開始全面復蘇,習酒、國臺等一大批名優酒企市場銷量穩步增長。2011年,貴州省白酒生產企業達到527家,擁有白酒許可證255張,規模以上白酒企業66戶,白酒產量24.66萬千升,增長47.57%,增速在全國排第4位。產量從2010年全國的第12位上升到第11位;實現工業增加值231.78億元,增長27.9%,高于貴州省工業增速6.8個百分點,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13.4%,實現利稅184.5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60%;貴州省酒類出口大幅度增長,出口1206千升,貨值1.0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4.2%和69.4%,酒類產品一躍成為貴州省出口貨值最高的食品。
隨著國內白酒中高端市場的不斷擴大,之前由于成本偏高而長期占據“小份額”的醬酒市場進入了發展的春天。貴州作為醬香型白酒的主產區,白酒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空杯留香,酒神徜徉。酒博會已經完美謝幕,但酒盡杯留香。這香氣由世界各地匯集貴州,雖只有5天融合發酵,卻讓整個世界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在中國的大西南山區,有個酒神徜徉之地——貴州,正以世界的眼光、開放的胸襟、堅定的腳步迎接新一輪全球競爭的歷史機遇。
貴州的努力,讓世人可以期待:下屆酒博會,精彩繼續。(責任編輯/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