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記者 馬 芳 譚芳芳 彭美玉 張 舒
綠殼雞蛋:長順農民的“金元寶”
文Ⅰ本刊記者 馬 芳 譚芳芳 彭美玉 張 舒
目前,長順縣為抓住綠殼蛋雞品種資源優勢,在人工草地、退耕還林地、果園地大力實施林草綜合配套養殖綠殼蛋雞,形成了林(果)下養雞、草地養雞、林草地養雞等模式,促進了綠殼蛋雞生態養殖快速發展。
8月4日上午,在麻山腹地的長順縣廣順鎮,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賽事”拉開序幕。抓綠殼蛋雞比賽、夾綠殼雞蛋比賽、堆綠殼雞蛋比賽、運綠殼雞蛋比賽……豐富多彩的“雞蛋”活動吸引了長順縣十里八鄉的群眾,不管姑娘小伙、大叔大嬸都挽起了袖子、扎起了衣擺,投入到熱火朝天的比賽中。
在堆綠殼雞蛋的比賽高臺上,一位身著大花苗傳統服飾的大嬸手腳麻利地壘著雞蛋對記者自豪地說:“可別小看了這一枚小小的綠殼雞蛋,它是我們長順的好寶貝,是‘雞蛋中的人參’呢?!?/p>
記者從養殖基地負責人柏昌明那里了解到,綠殼雞蛋是長順縣的一項特色農產品,所含硒、鋅、碘比普通雞蛋高3–6倍,膽固醇含量低20%,蛋白質含量高12.7%,卵磷脂含量是普通雞蛋的18倍,是貨真價實的“金蛋”。
“過去長順縣就出產綠殼雞蛋,那時老百姓弄不懂它有什么具體的營養價值,但婦女生產后坐月子都要吃綠殼雞蛋來養身子?!卑夭鹘榻B道,“最近幾年,隨著長順縣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綠殼雞蛋的價值漸漸被人們挖掘出來。經過多年的保種和申報,2009年10月還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遠銷到各大沿海城市,成為了那里的市民餐桌上備受歡迎的綠色食品?!?/p>
每一枚綠殼雞蛋的蛋身上都貼有獨一無二的條形碼標簽,不僅可以驗明“正身”,而且一掃描就能迅速獲悉是哪家農戶出產的雞蛋,這樣一來就能實現綠殼雞蛋的規范化和規模化管理。目前,長順縣為抓住綠殼蛋雞品種資源優勢,在人工草地、退耕還林地、果園地大力實施林草綜合配套養殖綠殼蛋雞,形成了林(果)下養雞、草地養雞、林草地養雞等模式,促進了綠殼蛋雞生態養殖快速發展。眼下的活動舉辦地就是長順縣規模最大的國營林場林下生態散養綠殼蛋雞產業示范基地——該示范區占地將近6畝,乘車在基地內繞一圈最少也要半個小時,綠樹成蔭的林間修建了大小不一的雞舍近300間,散養了第一期工程的5萬羽綠殼蛋雞,還配套建設了10個黃粉蟲養殖點,以黃粉蟲作為天然的蛋白料補充飼喂和林下散養相結合的立體生態飼養模式,生產出天然無污染的有機雞蛋,提高雞蛋的市場價值和利潤空間。
“一個普通的雞蛋市面上最多0.6元,而長順的綠殼雞蛋一個卻能賣到2至3元。”柏昌明說,現在整個長順縣以農戶散養為基礎,建立的“協會+基地+農戶”的經濟聯合體,已發展出綠殼蛋雞養殖戶5000余戶,存欄蛋雞120萬羽,年產4000萬枚雞蛋,年產值達1.4億元。以“鼓揚—營盤—交麻—敦操—中壩—長寨”為主的綠殼雞蛋產業帶推動著長順蛋雞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小區化、基地化方向持續快速發展。從去年春節開始,長順每個月都將大量的綠殼雞蛋由龍洞堡機場源源不斷地空運至外地,直供市場。
黔南州長順縣,一個喀斯特地貌塑造而成的嶙峋腹地,一個荒漠化嚴重、部分地區糧食畝產不過200來斤的貧瘠之地,還是一個流傳著“背篼干部”感人故事的“精神高地”,在“三化同步”農業產業化進程中,靠小小的綠殼雞蛋翻了身、脫了貧、致了富,裸露的石灰巖中孵出了一個個“金元寶”,縣委宣傳部部長萬紅梅說:“長順的綠殼雞蛋發展很快,深圳等地市場巨大,但貴州本地很多人卻不知道。希望不久的將來,綠殼雞蛋不僅能做到‘墻內開花墻外香’,而是能‘香飄滿園’、‘名傳四?!??!保ㄘ熑尉庉?張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