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力度
訪談嘉賓:謝華安
全國人大代表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
關注話題:農業
本刊記者:齊尚 張瑞山

國家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但有些政策還是需要逐步完善,尤其是農業投入仍顯不足,需要國家通過立法的方式,來保障農業生產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謝華安一個明顯的缺憾是:保守有余,創新不足,習慣因循守舊。所以,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使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充滿創新激情,自覺為創新去豐富知識,學習技術,開闊視野和思路,就必須要培育我們國民的創新意識,推進文化創新。
總而言之,推進文化創新要從三方面來抓:一是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改革束縛和制約我們文化創新的體制和機制;二是通過擴大開放,吸收外來的適合我國國情的優秀文化,激發我們文化的創新活力;三是通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這樣的文化創新實踐推進我們的國民去進行文化創新,用文化創意產業生動活潑的產品和服務影響我們的國民去創新文化,推動文化創新。通過三者合力去推進文化創新,我們的創新文化必然會加快提升,包括科技創新在內的創新型國家必然會加快實現,必然在加快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從事農業研究的代表,謝華安院士十分關注基層、關注民生。多年來,他提交的議案、建議都是體現最基層的聲音,提交的每件議案都有落點實、操作性強的特點。
謝華安說,從事農業科研工作可以接觸農村最基層、了解農民最真實的情況,人大代表就要通過聆聽基層聲音、反映群眾心聲,起到連接政府和農民的紐帶作用。在同謝華安的交談過程中,記者從他身上感受到了他對基層群眾那淳樸而真摯的感情,言語之間,透露了他始終以服務“三農”為追求的高尚情懷,以及作為一名農業代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讓這位常年在田間地頭從事科研工作的中科院院士非常興奮。他認為,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對農業科技的投入,是糧食要增產、農民要增收的重要保障。因為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國家對農業的重視,主要表現為三方面:一是保證糧食安全,二是為社會提供豐富的農產品,三是增加農民的收入。抓好這三個方面,可以進一步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謝華安說,國家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但有些政策還是需要逐步完善,尤其是農業投入仍顯不足,需要國家通過立法的方式,來保障農業生產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謝華安認為,制定的農業投入法應包括四個方面內容。建機制,在全社會形成農民積極籌資投勞、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保重點,將支農資金重點投入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農業機械普及推廣等領域,同時進一步擴大農業補貼范圍;拓渠道,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業投入,并對他們實行優惠政策;強監督,建立健全支農資金監管機制,明確對違法行為處罰的辦法和標準,設立重大支農資金投放使用管理專戶。
book=21,ebook=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