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教育問題關注貧困學生
訪談嘉賓:王樹國
全國人大代表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
關注話題:教育
本刊記者:宋文芳 吳浪

我們目前的高等教育質量缺乏社會監督,無論教育質量如何,學校照樣生存。
王樹國
全國人大代表王樹國是一名機器人研究領域專家,10年前回到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出任校長,他又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3月9日,本刊記者采訪了王校長,他對兩會熱議的教育問題侃侃而談。
記者:溫總理講話中提出高等教育要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需要緊密結合。您認為我國的高等教育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王樹國:在2012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并且確定了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教育經費。可以看出,教育被放在了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這次我們聽到政府工作報告心情是非常高興的。但是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到目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和社會需求有些相互脫節。實際上,很多教育問題都與社會價值取向有關,比如一線勞動者和其他一些職業沒有取得同樣的社會尊重和地位,學生的擇業觀念肯定會受到影響;而學校也更多地關注對博士生的培養。
另一方面,我們目前的高等教育質量缺乏社會監督,無論教育質量如何,學校照樣生存。我認為只有我們糾正了社會價值取向,明確了教育目的,就會更加明確高等教育政策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的方面。
記者:您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特邀專家組成員之一。那么今年的兩會您是否有相關的建議?
王樹國:我們想要說的都在《綱要》里了,因此我并沒有在兩會上再提出什么建議。現在我所關注的就是,《綱要》怎么落實。
溫總理不可能在政府報告中把《綱要》全都提到,但是只是一句加快落實,就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記者:哈工大嘗試自主招生從2007年開始至今也有五年了,這是高考改革的一個重要嘗試。自主招生給哈工大帶來了哪些變化?
王樹國:自主招生對我校來說改變很多。雖然一個學校的力量很小,但我們還是盡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像我校這幾年招生,就改變了以前總是盯著省級的重點高中的作法,開始向下關注,關注縣級以下的高中。今年,對縣級以下的普通高中,我們都給了自主招生的指標。
這就是一個導向,是想讓社會知道,大學不是光看分數的,還要看你的綜合素質。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因為家庭困難可能上不了省重點高中,但這不代表他們不優秀。我們非常歡迎那些德才兼備,有社會責任感的學生進入哈工大。
我們希望以我們微小的力量去扭轉應試教育的社會價值觀。
記者: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抓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在學生的就業方面,哈工大是怎么做的?
王樹國:目前我校從農村來的孩子占30%,是一個很高的比例。我校有意識地給邊疆地區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更多的指標。留給大中城市的指標相對減少。我們希望能以我們微薄的力量來幫助那些地方的發展。
在就業時,我們也更多地幫助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現在高校總是強調總體學生的就業率,每個學生都要求有接收單位。實際上畢業生中一些家庭富裕的孩子,他們的就業不需要我們去發愁,他們中的有些人選擇出國,有些可能是回到家族企業。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他們的就業能夠改善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
因此我要求我們學校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就業率要達到100%。如果每個學校做到這一點,中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book=282012,ebook=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