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節能減排強化政策引導
訪談嘉賓:潘一新
全國人大代表
安徽安慶環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關注話題:環保
本刊記者:齊尚

對于購買新能源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應給予不同比例的購置稅減免。
潘一新
近幾年來的兩會,有關節能減排和節能環保建議、提案越來越多,2012年的兩會上也是如此。這種現象顯示了兩會代表委員們對節能減排領域的關注和熱情。本次全國兩會上,節能減排也成為汽車界代表和委員討論最多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潘一新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的建議顯示了作為一個汽車工業企業的代表,對節能減排政策的高度關注。
潘一新認為,政府首先應該從宏觀層面制定能源節約的標準,以及環境控制的標準,從而使各生產企業有一個強制性的標準可以執行。因為實行更加嚴厲的節能減排政策,也會觸及汽車企業的利益,使得企業的汽車生產成本提高,在沒有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企業是難以主動而為的。
在潘一新看來,國家近年來對節能減排事業越來越重視,《“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發布,也顯示出政府大力推動節能減排的決心。而潘一新代表覺得這還不夠,還應該進一步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扶持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能夠將節能減排的政策落到實處。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他分別從節能產品和生產過程兩個環節解讀了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對汽車工業的影響,以及節能減排政策的如何在汽車工業企業中落地執行。
他認為,節能減排的政策首先應該體現在國家對節能產品的優惠補貼和扶持上。新能源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應該在消費環節實施惠民補貼或者消費稅減免。目前,很多產品都有消費稅,即便是節能產品也不例外,特別是對于汽車產品來說,還有一個購置稅。在這方面,潘一新希望國家在消費稅和購置稅方面能夠有一些扶持或者減免政策。比如我國曾經實行過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5%和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對于引導消費者去購買小排量的汽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無形中也推動了汽車行業能耗的降低和尾氣排放的減少。因此他建議,國家和各個城市要對新能源和混合動力能源的汽車購置有一個扶持性的政策,對于購買新能源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應給予不同比例的購置稅減免。
對于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也應該有一個行業性的標準。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告訴我們,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在汽車尾氣污染空氣的同時,高消耗、高污染的破壞型生產方式也日漸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瓶頸。潘一新建議,以家庭為單位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作為參考指標,企業達到什么樣的指標,可以相應地在產品的增值稅和所得稅方面予以政策傾斜。
目前,汽車尾氣已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物、尤其是PM2.5的主要來源。從環保的角度而言,應該對尾氣排放制定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在這方面,我們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潘一新談到這個問題時非常痛心:“人家能源消耗是我們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排放也是我們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這難道不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嗎?”他建議,在減排方面國家應該研究一些政策,制定更高的尾氣排放國家標準,加大對尾氣排放的收費力度。雖然我國也制定了一些標準,但是很低。在個問題上,不能完全靠宣傳和自律,國家還應該執行強制性的標準,加大對超標的監督、處罰力度,提高行業的準入門檻。
節能減排的目的是減少能源消耗,減少大氣污染。國家加大節能減排的投入,實際上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扶持新興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book=29,ebook=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