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實體經濟 發揮商會作用

訪談嘉賓:何幫喜
全國人大代表
北京希瑪集團總裁
北京安徽企業商會會長
本刊記者:齊尚 吳浪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重點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實體經濟如何發展成為今年兩會上備受關注的議題。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希瑪集團總裁、北京安徽企業商會會長何幫喜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實根基實體經濟,既是擴大就業的主體,又是擴大內需的主要方面。但當前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以制造業為代表的部分實體經濟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經營困難,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動其發展刻不容緩。
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減緩,國際市場需求明顯不足,全球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當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面臨嚴峻形勢,面臨著資金困難、外需低迷、成本高、利潤薄等困境,一些實體企業為了追逐高回報紛紛放松主業,轉向炒作房地產和民間借貸市場,投機氛圍日漸濃烈。
何幫喜認為,把社會資源更多地集中起來,要有組織地、合法地把民間、家庭資本引導投向實體經濟上來,保持投資穩定增長,鼓勵居民消費,促進投資和消費良性互動。這樣才能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改善群眾生活、促進經濟持續發展,通過投資、存款和消費三個方面將民間資本引入實體經濟中,可以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防止虛擬經濟自我循環和膨脹及實體產業空心化現象,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近年來,北京安徽商會在如何實現商會更好地服務企業建設,推動安徽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集體智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談及北京安徽企業商會如何為“致力家鄉經濟發展,實現安徽中部崛起”作貢獻時,作為商會會長的何幫喜頗為自豪。他向記者介紹道,商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在協調會員企業與當地政府關系、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一直致力于服務安徽經濟的發展,積極促成會員企業回鄉投資,在企業和家鄉建設之間形成了良性的互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商會大膽創新和嘗試,為安徽相對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北京安徽企業商會的開發模式和當地政府的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模式不謀而合,通過點的開發,拉動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北京安徽企業商會不局限于這樣縱向的內部聯系,而是更加關注于橫向的外部合作。他們加強和其他地方商會的合作,形成點、線、面的開發模式,既發揮商會內部企業縱向開發的優勢積極回鄉投資開發,同時又和其他商會通力合作,努力開拓新的領域,把其他商會的企業吸引進來,進行橫向開發,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何幫喜說,2011年北京安徽企業商會做了三件事,一是引導商會會員企業參與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二是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創業基金,無償資助一批在京安徽籍大學畢業生創業;三是對擬建的北京徽商大廈進行選址,給在北京經商的安徽人一個聚集地和注冊地,集中納稅、集中管理,為京皖兩地的經濟發展作貢獻。
book=402012,ebook=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