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辦實事

訪談嘉賓:夏菊花
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文聯副主席
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主席
本刊記者:丁敦明
在我國雜技表演界,“夏菊花”這個名字如同業界標志,眾人皆知,美譽如潮。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雜技表演藝術家,夏菊花不但是國家一級演員,還歷任武漢市文化局局長,湖北省雜技家協會及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委員、副主席,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常務理事等重要職務,曾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
自1964年參加第三屆全國人大至今,這位素有“頂碗皇后”“雜技女皇”之稱的老一代表演藝術家,已經連續九屆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期間于第四、第五屆兩次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48年來,夏菊花對自己參與國是的議政之路最深的感悟是:人民代表的責任就是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把美好留給人民。
如今已經75歲的夏菊花一輩子奮斗在雜技文化事業上,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坎坷人生,遭受過很多事業上的艱辛,同時也收獲了事業帶來的豐厚回報。
“練功再累我都堅持,只要能演好。演不好不行,我會吃不下飯。”這就是夏菊花面對事業的態度。從演員到領隊,從團長到評委,夏菊花始終在業務上嚴格要求自己。而夏菊花帶領的雜技隊伍也從未離開過一線舞臺。“只有到人民生活中去,才能感受到人民需要什么。好的精神食糧是健康向上的,鼓舞人民的。”一直到當了領導,夏菊花一直是這樣告誡演員的。
夏菊花在雜技界的貢獻和影響不僅僅在國內,她的名字在國際雜技界也一樣錚錚響亮。不少國家頒給她榮譽市民的稱號,給予她至高的獎賞,但她始終強調自己是中國人。真正讓她值得驕傲的是,自己作為一名中國雜技表演藝術家,能夠用藝術的魅力和精神征服國際舞臺。爆滿的演出大廳、經久不息的掌聲,乃至自愿追隨的外國同行,都讓夏菊花深感為國爭光的榮耀。
早在“七五”期間,夏菊花作為全國人大常委、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主席,就曾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表述過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在北京建成一座國家馬戲院,將中國歷史悠久的雜技文化發揚光大,為國爭光。但是種種原因,心愿至今未能實現,這成了夏菊花30年來一直未了的遺憾。一輩子奉獻于雜技事業,已經讓她深深感受到雜技文化在國際文化領域的影響和重要性,“中國雜技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們中國雜技人在國外受到了很多贊譽,為什么不讓世界看到中國人的‘了不得’呢!多辦實事,這是我們人大代表應該做的事。”在夏菊花的努力下,武漢雜技廳順利建成,但是在北京建一座國家馬戲院,“這不是某個人的事,是國家的事,應該創造條件,打造一個世界上最好的馬戲團,這個‘第一’應該屬于中國。”她說。
提及今年兩會,夏菊花表示“做了這么多年全國人大代表,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責任。錢再多,利再大,不利于祖國和人民的事堅決不能做。所以有人說我傻、單純、理想主義,說就說了。人生是有限的,人生的價值無限。應該多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黨和人民多留下一些美好。”
人生是有限的,人生的價值無限。應該多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黨和人民多留下一些美好。
book=442012,ebook=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