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洋奶粉行業應加強規范

訪談嘉賓:張彥森
全國政協委員
天津狗不理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刊記者:王圣媛 時意晴
前幾年出現了三聚氰胺事件后,奶粉產品就成為老百姓最為關心的食品之一。然而,奶粉市場究竟應該怎樣做好進一步規范?對此,食品餐飲行業的兩會代表委員分外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人大代表張彥森這一次來北京參加兩會,就帶來了有關“我國嬰幼兒羊奶粉行業應規范品牌雜、暗添加問題”的提案。作為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天津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天津宏仁堂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彥森是食品餐飲行業的名人,他本人對我國的食品行業的發展也有很多獨到的認識和見解。
張彥森發現,近年來,嬰幼兒羊奶粉以豐富營養、不易導致過敏等優點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成為我國乳制品消費中增長速度最快的產品。近幾年,嬰幼兒羊奶粉在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成為乳制品消費的重要產品,是很多寶寶依賴的食品。但該領域存在貼牌生產、暗自添加麥芽糊精等問題,給嬰幼兒食品安全帶來不確定性,他建議盡快整治規范。
張彥森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羊奶主產區集中于陜西、黑龍江、山東等省市,大多用于加工嬰幼兒羊奶粉,并主要銷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年產值數十億元。目前,浙江杭州、溫州等地區市場上嬰幼兒羊奶品牌多達80多個,涉及近30家乳品企業。品牌數量之多,令人驚訝。在奶粉的標簽上,產銷分離現象十分普遍,生產廠家大多集中于陜西、黑龍江、江西等地,但品牌運營商很多,分散于多個東部沿海城市。有的乳品生產企業,同時有六七個嬰幼兒羊奶牌子,有的甚至高達十四五個牌子。
可以說,品牌雜亂是幼兒羊奶粉市場面臨的新問題。張彥森對記者說,近年來,嬰幼兒羊奶粉發展勢頭良好,市場售價比牛奶粉價格高,吸引了眾多投資者進入該領域。但囿于QS認證和嬰幼兒奶粉生產許可資質的門檻很高,于是有些人就借雞下蛋,找有資質的乳品廠定制羊奶品牌開展營銷。受暴利驅使,食品領域的貼牌生產、產銷分離問題目前較為突出,在嬰幼兒羊奶粉市場更成為普遍現象。
除了品牌雜亂的現象外,羊奶粉的成分也值得市場監督。他對記者說,嬰幼兒奶粉中添加大量糊精導致食用奶粉的嬰兒營養嚴重缺乏,是造成幾年前安徽“大頭娃娃”事件的主因。那么目前市場上的羊奶粉質量如何呢?近日,相關部門在浙江市場上通過多家店面,隨機購買了產自陜西、天津、黑龍江、江西等地區的7家嬰幼兒羊奶粉生產企業的8種產品,通過國家乳品權威檢測機構—農業部乳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對糊精等進行了檢測。其中,糊精含量最高的達11%,最低的含量僅為0.23%”,相差50倍。據業內專家介紹,糊精說白了就是變性淀粉,添加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些嬰幼兒羊奶中含有大量糊精,但產品配料表中卻未明確標示。
張彥森因此建議,相關部門應盡快開展專項整治,規范行業發展,打擊違法企業,從而保證嬰幼兒食品安全,促進行業整體健康發展。一是徹底取締嬰幼兒羊奶粉的貼牌生產。對標有進口羊奶粉的,有關部門應借鑒進口牛奶粉標示管理辦法,根據進口羊乳粉的數量,對分裝或銷售原裝羊奶粉的企業,頒發一定數量的進口許可證;二是有關部門應對嬰幼兒奶粉中添加麥芽糊精等行為進行專項研究,從標準層面確定允許添加量的上限,并將麥芽糊精的含量作為質量檢測的必檢項目。對違法國家食品標簽規定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企業及時進行處理。定期加強對嬰幼兒奶粉的市場抽檢,向社會公布檢測結果。
book=582012,ebook=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