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郝祥平 田曉東
民企要敢于創新
本刊記者/郝祥平 田曉東
許金和 全國人大代表 福建眾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我希望咱們企業家代表能發揮熱情、豪爽和靈敏的優勢,捕捉到每一個可能為我所用的機遇,在良性競爭的環境中壯大自己。”而這些用于企業創新的機會,要在不斷學習和交流中來發掘。
“我們的產品別人沒有。我們的面料到歐洲去參展,他們看到這么漂亮的面料,都非常吃驚,想不到中國能生產出這么好的東西。” 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高級經濟師,福建眾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許金和激動地說。
談及自己創業的奮斗史,許金和非常感慨。眾和股份從當初5萬元的創業資金到如今每年數千萬元以上的凈利潤;從自己動手設計、組裝染色機和烘干機等設備到現在設有一個50多人的省級技術開發中心,每年投入上千萬元的資金開發新品種,還聘請了法國服裝協會的副會長為顧問,和法國的幾家企業共同搞研發。每年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達到1250萬元,是凈利潤的30%;從最初撿些國有大企業不屑一顧的訂單到現如今成功打入國際市場,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棉面料印染企業。許金和笑稱:“進入國際市場,對服裝的流行趨勢才能了然于胸。”據悉,國內的服裝面料流行趨勢一般遲于歐美兩年時間,公司的面料產品太早或太遲推入市場,都不會受歡迎。
許金和認為,學習也是一種創新,基層人大代表應時刻記住,要在學習中創新,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但創新不是口頭說說,要實現起來不是一件易事。“我希望咱們企業家代表能發揮熱情、豪爽和靈敏的優勢,捕捉到每一個可能為我所用的機遇,在良性競爭的環境中壯大自己。”而這些用于企業創新的機會,要在不斷學習和交流中來發掘。
除了日常學習交流,許金和表示,科技創新、思想創新能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民企要敢于創新,在創新中探索出路。還應主動迎合時代的需要,通過創新評選等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并合理利用政策,迅速抓住機會點帶動企業全面發展。
許金和說,在履行人大代表職責期間,他積極向兩會建言獻策,如修改義務教育法、制定住房保障法議案,盡快建立國家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在湄洲島設立海峽兩岸文化經貿合作實驗區、支持廈門打造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幫扶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對一次性消毒餐具實行衛生許可、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老農保銜接等建議。累計提交的議案、建議多達18件,內容涵蓋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等多個方面。
據有關資料顯示,眾和股份初始登陸深圳中小企業板,公司股價以15.00元開盤,出乎不少股票分析師先前的預計。最終收盤收報14.42元,比發行價上漲了63.12%,按照這一收盤價格,眾和股份總市值達到15.57億元,許金和家族持股的市值達到7.8億元。 但許金和向記者透露,他現如今城里沒有一磚一瓦一間房產,吃住在農村,以廠為家,與工人一起生活。他非常感謝黨的好政策,成就了他做一名企業家的夢想。他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祖國,回報人民,爭取為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book=63,ebook=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