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王圣媛 時意晴
壯大西部衛生技術人才隊伍
本刊記者/王圣媛 時意晴
菊紅花 全國政協委員 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蒙醫醫院副院長

人才是一切事業的基礎。要想壯大西部地區的基層衛生技術人才隊伍,就要從細節上切實解決技術人才面臨的各種問題,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報告指出,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突出重點,更加注重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大對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來自基層的醫療工作者代表菊紅花對此深有感觸。
“國家推進新醫改三年來給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為醫療衛生機構帶來了發展的春天,為醫務人員帶來了干事的活力。”菊紅花在接受采訪時對本刊記者說,“拿青海來講,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推進醫改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全省各族人民幸福指數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來抓,在醫改工作上取得了明顯成效。”對于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菊紅花委員深思熟慮,她帶來了《關于有效解決西部地區基層衛生技術人才緊缺的提案》以及《關于實施鄉鎮衛生院職工生活周轉房建設項目的提案》。她認為,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廣大群眾普受醫改實惠,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可持續發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調動。同時,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在一些舊的困難尚未得到徹底解決的同時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一是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基層衛生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二是吸納急需人才的空間有限。為此,菊紅花建議國家實施西部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規劃項目,加強基層衛生管理和緊缺人才的培養;建議國家研究出臺提高西部地區基層衛生人才待遇政策,切實體現待遇留人、事業留人;建議國家實施特崗醫師制度,鼓勵和引導優秀人才到基層執業;建議加大中醫、民族醫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建議以醫院分級管理標準來核定西部地區各級各類公立醫院編制,保障醫院各功能科室正常開展業務,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在菊紅花委員看來,人才是一切事業的基礎。要想壯大西部地區的基層衛生技術人才隊伍,就要從細節上切實解決技術人才面臨的各種問題,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比如,基層的鄉鎮衛生院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的樞紐,主要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提供和社會衛生管理三大功能任務。但是,長期奮戰在農村衛生工作第一線的鄉鎮衛生院職工,他們既沒有享受房改政策,也沒有商品房可購買,其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必須24小時堅守崗位。“在青海,現有鄉鎮衛生院生活周轉房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多年來國家再未安排建設,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威脅著職工生命財產安全。”菊紅花委員對記者說,“近年來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化,鄉鎮衛生院人員增加,很多職工處于無房可住的境地,甚至擠占業務用房,成為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下不去、留不住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充分調動基層人員積極性。”為此,菊紅花帶來的提案建議是國家將鄉鎮衛生院職工生活周轉房和縣級醫院對口幫扶團隊宿舍建設,納入“十二五”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之中。同時,明確制定基層醫務人員可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大力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長年奮戰在基層一線的菊紅花委員,是這一改革進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她表示,回到青海后,將把政策的春風帶回基層,繼續以無限的熱情推動她所熱愛的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
book=802012,ebook=58